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嘉洛专利>正文

一种印刷/涂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578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或涂布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涂布设备,包括放卷装置、至少两组印刷/涂布装置、后干燥装置、若干辊轮和用于收起卷材的收料装置,至少在最后一组印刷/涂布装置上设有转向辊,所述放卷装置放出的卷材经最后一组印刷/涂布装置的转向辊转向后进入后干燥装置干燥,再经收料装置收料;最先一组所述印刷/涂布装置起至后干燥装置的辊轮位于卷材非印刷面的同一面。在印刷/涂布装置和后干燥装置之间,卷材的非印刷面与辊轮接触,以限制卷材的印刷面出现拖花及因过度干燥导致卷材伸缩及套印不准等质量问题,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及生产速度和效率。产品的质量及生产速度和效率。产品的质量及生产速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涂布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和/或涂布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涂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印刷及涂布设备常用于印刷包装行业。印刷包装行业的印刷/涂布设备以轮转式为主(对卷材进行印刷、涂布),传统的印刷/涂布设备的结构包括卫星式、层叠式和组立式。
[0003]组立式印刷设备因每个色组印刷后必须进行完全干燥(印刷期间导辊会接触到印刷面),加上组立式印刷设备由于长度长、占地面积大、能耗大、及因干燥导致的质量问题多,不利于推广使用。
[0004]由于卫星式及层叠式印刷设备的进料及出料特性及位置、角度所限,色座上能布置的印刷、涂布色组是有限的,一般每个色座只能安装6-8个色组,否则会影响卷材的干燥、卷材印刷/涂布辊的安装位置及周长和印刷/涂布设备的操作便利性等,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大幅增加设备投资。
[0005]当需要更多色组时,目前的方法是增加色座的安装;由于卫星式及层叠式的进料及出料特性及位置、角度所限,传统的解决方法为:当卷材通过第一色座印刷、涂布后,必须进行干燥(完全干燥)才能进入下一个色座(见附图1),不仅导致卷材走料的长度增大,废品率大幅增加,而且印刷、涂布期间导辊会接触到印刷面,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通常,卷材上的油墨、涂料必须完全干燥后,才能保证卷材不被拖花;但因为需要完全干燥才能进入下一个色座,会导致干燥过量(超过卷材的伸缩变形临界点)而产生的卷材伸缩,引起印刷、涂布套印不准,而现有的自动套印装置并不能解决因卷材伸缩引致的套印问题。因此制约了套印精度及多色印刷的发展。
[0006]因此,在传统上更倾向于在同一个色座上尽量安装多个色组(数量仍然非常有限),但这又造成了其他干燥问题,如色组之间距离太短,生产速度、生产效率和印刷/涂布滚筒长度受限,操作不便等,设备实用性能严重受限,为平衡以上缺点,导致设备更复杂、更庞大和造价更贵,但最终问题仍不能完全解决。
[0007]卫星式及层叠式印刷设备由于进料出料特性、位置和角度所限,必须经过完全干燥才可以进入下一个色座,以避免辊轮刮花印刷面;参考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794279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十色组合式凹版印刷机,当卷材从第一压印滚筒转至第二压印滚筒时,若卷材没有完全干燥,则卷材进入第二压印滚筒的色组时,卷材的印刷面无可避免的会与导辊及印版滚筒接触,会被印版滚筒拖花,影响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严重时会全部变成废品;因此,第一压印滚筒至第二压印滚筒之间必须设置烘干装置,烘干装置烘干的卷材会发生伸缩变形(产品长度已经不是原来的印版滚筒的标准长度),使得卷材在第二压印滚筒出现套印不准。加上卫星式的布置,由于进料出料特性、位置和角度所限,第二压印滚筒上根本没有足够的位置去合理布置干燥及收卷,而且亦无可避免的增加操作困难。
[0008]由于环保及可循环、持续发展的国策,减少砍伐树木,推广循环再造纸及采用水性油墨、涂料进行印刷及涂布是大势所趋;但循环再造纸的纤维短和伸缩不一。再者,水性油
墨、涂料不易干燥,循环再造纸在印刷、涂布过程中被水墨、涂料湿润后再干燥,其伸缩不一,导致印刷过程中会出现更多的套印问题,使得废品率增加,降低了印刷速度和精度。
[0009]本技术提出一种崭新的印刷/涂布设备,针对以上问题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可按需要无限制地增加色组。与现有的卷筒材料轮转印刷设备相比,其具有拓宽产品/工艺范围,提高印刷质量及档次,更高速、高效和稳定生产,节能、降低废品率及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价便宜、方便增加色组和灵活布置的印刷/涂布设备;在印刷/涂布装置设有转向辊,以便于卷材经转向辊转向至另一印刷/涂布装置或干燥装置,有利于增加色域,从而制备更加精美的产品;缩短了相邻两色座之间的距离及色组之间的卷材,从而有效减少废品率。
[0011]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12]一种印刷/涂布设备,包括放卷装置、至少两组印刷/涂布装置、后干燥装置、若干辊轮和用于收起卷材的收料装置,至少在最后一组印刷/涂布装置上设有转向辊,所述放卷装置放出的卷材经最后一组印刷/涂布装置的转向辊转向后进入后干燥装置干燥,再经收料装置收料;最先一组所述印刷/涂布装置起至后干燥装置的辊轮位于卷材非印刷面的同一面。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材在最后一座印刷/涂布装置经转向辊转向,以限制卷材在印刷/涂布装置上出现拖花。另一方面,根据印刷/涂布装置的排列方式,只需增加转向辊布置在各个印刷/涂布装置之间,让卷材经转向辊转向才进入下一印刷/涂布装置,以便增加印刷/涂布设备的色域。这样无论增加几个印刷/涂布装置,由于卷材通过转向辊转向,可以保持印刷面不与任何辊轮接触。最先一组所述印刷/涂布装置起至后干燥装置的辊轮位于卷材非印刷面的同一面,卷材在印刷/涂布装置至后干燥装置之间的非印刷面与辊轮接触,有利于提高卷材的印刷/涂布质量,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在相邻两组印刷/涂布装置之间没有设置后干燥装置,一方面,减少了卷材的变形,提高了套印的准确性,有利于印刷出高质量的产品;另一方面,减少了印刷/涂布设备的造价,有利于提高印刷/涂布设备的市场竞争力;印刷/涂布设备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减少了损耗、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并提高速度及效率,有利于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向辊与印刷/涂布装置的轴线形成可调节的角度,所述转向辊与印刷/涂布装置的轴线形成的角度优选45
°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向辊与印刷/涂布装置的轴线形成可调节的角度,以便于卷材经转向辊转向,从而丰富卷材在印刷/涂布设备上的路径;转向辊与印刷/涂布装置的轴线形成的角度优选45
°
,使得卷材经转向辊垂直转向,从而避免了印刷面与导辊接触,保持卷材的产品质量。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向辊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所述转向辊位于两组印刷/涂布装置之间;和/或所述转向辊位于印刷/涂布装置与放卷装置之间;和/或所述转向辊位于印刷/涂布装置与后干燥装置之间;和/或所述转向辊位于后干燥装置与收料装置之间。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材在两组印刷/涂布装置、印刷/涂布装置与放卷装置、印刷/涂布装置与后干燥装置和后干燥装置与收料装置之间通过转向辊转向,从而丰富印刷/涂布设备的布置方式,使得印刷/涂布设备的布置更加灵活,降低印刷/涂布设备布置对场地的要求。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向辊与印刷/涂布装置的轴线形成可调节的角度,所述转向辊与印刷/涂布装置的轴线形成的角度优选45
°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卷材经转向辊垂直转向,丰富卷材在印刷/涂布上的路径,从而丰富印刷/涂布设备的布置方式。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轮包括导入辊,所述导入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涂布设备,包括放卷装置(2)、至少两组印刷/涂布装置(4)、后干燥装置(7)、若干辊轮(5)和用于收起卷材(8)的收料装置(3),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最后一组印刷/涂布装置(4)上设有转向辊(51),所述放卷装置(2)放出的卷材(8)经最后一组印刷/涂布装置(4)的转向辊(51)转向后进入后干燥装置(7)干燥,再经收料装置(3)收料;最先一组所述印刷/涂布装置(4)起至后干燥装置(7)的辊轮(5)位于卷材(8)非印刷面的同一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涂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辊(51)与印刷/涂布装置(4)的轴线形成可调节的角度,所述转向辊(51)与印刷/涂布装置(4)的轴线形成的角度优选4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涂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辊(51)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所述转向辊(51)位于两组印刷/涂布装置(4)之间;和/或所述转向辊(51)位于印刷/涂布装置(4)与放卷装置(2)之间;和/或所述转向辊(51)位于印刷/涂布装置(4)与后干燥装置(7)之间;和/或所述转向辊(51)位于后干燥装置(7)与收料装置(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刷/涂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辊(51)与印刷/涂布装置(4)的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嘉洛
申请(专利权)人:周嘉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