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扩散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5538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扩散膜,包括透明基材、设置在透明基材上表面的光扩散层和设置在透明基材下表面的背层,所述背层上涂覆有涂布液,所述涂布液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物质:流平剂0.015%~0.172%;抗静电剂0.549%~0.686%;防粘连粒子2.325%~3.923%;粘合剂树脂27.465%~34.322%;交联剂2.059%~7.427%;溶剂58.838%~65.916%;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酯共聚物。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有效兼顾保护膜黏结牢度以及保证防静电效果。顾保护膜黏结牢度以及保证防静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扩散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扩散膜。

技术介绍

[0002]光学扩散膜是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关键组件之一,主要功能为液晶显示器提供一个均匀的面光源。光学扩散膜一般包括基材、设置在基材上表面的光扩散层和设置在基材下表面的背层。薄型光学扩散膜在下道工序的裁切分条过程中,为了避免外界粉尘颗粒等异物的污染及起到支撑作用,需要在光学扩散膜背层贴覆保护膜处理。
[0003]行业内一般通过无防静电效果的光学扩散膜背层与低粘保护膜之间静电吸附作用进行贴合,贴覆上的保护膜牢度不够,容易脱落;而且在下道工序中,贴有保护膜的光学扩散膜片材需要撕掉保护膜,组装成背光模组时扩散膜表面存在大量静电,危害大。还有通过保护膜自带胶黏层贴覆在带有防静电效果的光学扩散膜背层上,这种方案虽然无明显的静电危害,但是也存在保护膜贴合牢度不够的问题。因而光学扩散膜兼顾与保护膜黏着牢固和防静电效果是行业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扩散膜,其能有效兼顾保护膜黏结牢度以及防静电效果。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学扩散膜,包括透明基材、设置在透明基材上表面的光扩散层和设置在透明基材下表面的背层,所述背层上涂覆有涂布液,所述涂布液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物质:
[0006]流平剂0.015%~0.172%;
[0007]抗静电剂0.549%~0.686%;
[0008]防粘连粒子2.325%~3.923%;
[0009]粘合剂树脂27.465%~34.322%;
[0010]交联剂2.059%~7.427%;
[0011]溶剂58.838%~65.916%;
[0012]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酯共聚物,具有以下结构式:—(CH2CR1COOR2)x—(CH2CR3COOR4)y—,
[0013]其中,R1为甲基或氢,R2为C4~C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3为甲基或氢,R4为羟乙基、羟丙基或缩水甘油基,x为50~70,y为7~9。
[0014]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抗静电剂为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磷酸酯盐或烷基季铵盐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百分含量的多种。
[0015]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粘连粒子为粒径为3~7μm、粒径变异系数为15%以下、并凸出涂层高度为1~2μm的高聚物树脂微珠,所述高聚物树脂微珠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酰胺、聚氨酯微珠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百分含量的多种。
[0016]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粘合剂树脂为羟基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百分含量的多种。
[0017]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交联剂为脂肪族聚异氰酸酯。
[0018]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溶剂为高挥发速率溶剂、中等挥发速率溶剂及低挥发速率溶剂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百分含量的多种;所述高挥发速率溶剂为丙酮、丁酮、乙酸乙酯和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百分含量的多种;所述中挥发速率溶剂为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丁酯、甲苯、二甲苯和乙酸戊酯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百分含量的多种;所述低挥发速率溶剂为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丁醚、二丙二醇甲醚和环己酮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百分含量的多种。
[0019]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材为PET薄膜,所述基材厚度为25~250μm;所述基材表面经过电晕或等离子处理。
[0020]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扩散层为具有40%~99%雾度的光学扩散层。
[0021]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涂布液采用如下方式制备:在配液桶中先加入配方量的溶剂和粘合剂树脂搅拌均匀,再加入配方量的流平剂、抗静电剂和防粘连粒子搅拌均匀,使用前10分钟加入配方量交联剂搅拌均匀,备用。
[0022]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涂布液采用微凹版涂布法:
[0023]将背层涂布液涂布到设置光学扩散层的透明基材的另一表面上,经过烘箱烘干溶剂同时进行交联反应,烘箱的温度范围为90℃~120℃,烘干时间为0.5min~5min;置于40℃的熟化室中熟化48h~96h,得到包括所述背层的光学扩散膜。
[0024]有益效果
[0025](1)本申请的流平剂具有低分子量与中低极性,在用于光学扩散膜的涂布液时,轻微降低表面张力而不影响涂层的覆膜牢度。
[0026](2)本申请的丙烯酸酯共聚物通过有限相容性迁移至粘合剂树脂的表面,促进湿膜表层的表面张力均匀化,提高涂层表面平整性,从而提高涂层的覆膜牢度。
[0027](3)本申请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含有羟基官能团,使流平剂在涂层固化过程能够与树脂反应,提高流平剂与树脂的相容性;在用于光学扩散膜时,适当降低其在粘合剂树脂中的迁出能力,减少流平剂在涂层表面析出导致的雾影,从而进一步提高涂层的覆膜牢度。
[0028](4)本申请的涂布液通过粒径变异系数为15%以下的防粘连粒子,即具有粒径相同或者窄粒径分布的粒子,设计粒子凸出涂层高度为1~2μm,提高粒子凸出涂层的平整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扩散膜背层与贴合保护膜之间的覆膜牢度。
[0029](5)本申请的涂布液选用的抗静电剂、丙烯酸酯共聚物流平剂与粘合剂树脂具有适度相容性,不影响抗静电剂迁移至涂层表面,从而使涂层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效果。
[0030]综上,本申请的流平剂、涂布液应用于光学扩散膜时,具有表面张力适度与表面平整度高的特性,与所覆保护膜之间黏着牢度好,同时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效果,可以解决光学扩散膜兼顾与保护膜的覆膜牢度和防静电效果的技术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
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33]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学扩散膜,包括透明基材、设置在透明基材上表面的光扩散层和设置在透明基材下表面的背层,所述背层上涂覆有涂布液。光扩散层+透明基材+背层,组成完整的扩散膜产品。
[0034]所述透明基材为PET薄膜,所述基材厚度为25μm~250μm。透明基材并未特别限定其材质和厚度,具有良好的表面平滑性(合适的表面粗糙度)、机械强度(合适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耐温性(合适的耐热尺寸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扩散膜,包括透明基材、设置在透明基材上表面的光扩散层和设置在透明基材下表面的背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层上涂覆有涂布液,所述涂布液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物质:流平剂0.015%~0.172%;抗静电剂0.549%~0.686%;防粘连粒子2.325%~3.923%;粘合剂树脂27.465%~34.322%;交联剂2.059%~7.427%;溶剂58.838%~65.916%;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酯共聚物,具有以下结构式:—(CH2CR1COOR2)x—(CH2CR3COOR4)y—,其中,R1为甲基或氢,R2为C4~C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3为甲基或氢,R4为羟乙基、羟丙基或缩水甘油基,x为50~70,y为7~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为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磷酸酯盐或烷基季铵盐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百分含量的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粒子为粒径为3~7μm、粒径变异系数为15%以下、并凸出涂层高度为1~2μm的高聚物树脂微珠,所述高聚物树脂微珠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酰胺、聚氨酯微珠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百分含量的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树脂为羟基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百分含量的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扩散膜,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彩翠郑宇翔严志雄王增敏周守发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