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电动转向管柱调节噪音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532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电动转向管柱调节噪音的结构,为了有效解决方向盘在调节过程中因碰撞产生噪音引起驾驶舒适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管柱调节结构的基础上,在角向调节和轴向调节结构中增加了软限位,规避了在调节过程中金属碰撞金属产生的噪音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中设置降噪件,从而实现在角向调节和轴向调节结构中增加软限位的目的,规避了在调节过程中金属碰撞金属产生的噪音问题;设置的条形降噪衬片及橡胶块,结构简单,装配结构稳定不易脱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且结构稳定,降噪效果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电动转向管柱调节噪音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动转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电动转向管柱调节噪音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驾驶员对车辆驾驶性能舒适性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目前管柱助力式电动转向系统(C-EPS)已经成为很多乘用车的标配。为了适应不同身高、体型驾驶员的驾驶需求,电动转向管柱具有手动和自动方向盘角向和轴向调节的功能,以满足不同驾驶位置的驾驶需求。
[0003]管柱助力式电动转向管柱安装在整车的驾驶舱内,安装位置离驾驶员较近,且整车驾驶舱密闭性好,任何轻微的噪音都能被驾驶人员听到。因此方向盘在进行角向和轴向调节时,要求具有较小的调节噪音,避免引起驾驶人员的不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有效解决方向盘在调节过程中因碰撞产生噪音引起驾驶舒适性差的问题,本技术在管柱调节结构的基础上,在角向调节和轴向调节结构中增加了软限位,规避了在调节过程中金属碰撞金属产生的噪音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降低电动转向管柱调节噪音的结构。
[0005]一种降低电动转向管柱调节噪音的结构,包括角度调节支架、外管柱筒和锁紧机构,所述外管柱筒贯穿安装在所述角度调节支架上,在所述角度调节支架上位于所述外管柱筒两侧的位置设有竖向的第一滑槽,在所述外管柱筒的两侧对应所述第一滑槽的位置均设有横向的第二滑槽;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手柄、长螺栓、锁紧件和压紧件,所述长螺栓贯穿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压紧件的内端端部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压紧件的外端端面抵接在所述角度调节支架上,所述压紧件活套在所述长螺栓上;所述锁紧件的内端端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锁紧件与所述长螺栓螺纹配合,所述长螺栓两端设置的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在所述长螺栓的一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紧件的内端端部上固套有降噪套,所述降噪套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接触且滑动配合;在所述外管柱筒上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处嵌设有条形降噪衬片,在所述条形降噪衬片上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重叠设置,所述第三滑槽的规格小于所述第二滑槽的规格,所述第三滑槽的内壁靠近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所述压紧件的内端端部位于所述第三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配合。
[000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旋动手柄,手柄转动长螺栓,长螺栓转动后的带动其两端的锁紧件和压紧件向长螺栓中部靠近或远离,从而在锁紧件和压紧件固定和解除固定角度调节支架和外管柱筒。
[0007]进一步为:所述条形降噪衬片的两端外壁上固设有卡块,在所述外管柱筒上对应
所述卡块的位置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位于所述卡槽内且与所述卡槽过盈配合;在所述条形降噪衬片的两端内壁上嵌设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一端延伸在所述第三滑槽内。卡块防止条形降噪衬片晃动,设置的橡胶块一端延伸在条形降噪衬片中,使得压紧块调整到条形降噪衬片两端时,可有效减弱压紧块的碰撞力,提升操作感。
[0008]进一步为:所述橡胶块为箭头型,所述橡胶块的尾端端部延伸在所述第三滑槽内。将橡胶块设置成箭头型,使得橡胶块嵌设在条形降噪衬片后更稳固。
[0009]进一步为:所述条形降噪衬片和降噪套均为POM材料。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中设置降噪件,从而实现在角向调节和轴向调节结构中增加软限位的目的,规避了在调节过程中金属碰撞金属产生的噪音问题;设置的条形降噪衬片及橡胶块,结构简单,装配结构稳定不易脱落;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且结构稳定,降噪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中角度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中外管柱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中条形降噪衬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中降噪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角度调节支架;11、第一滑槽;2、外管柱筒;21、第二滑槽;22、条形降噪衬片;221、卡块;222、第三滑槽;23、橡胶块;3、锁紧机构;31、长螺栓;32、压紧件;33、锁紧件;34、降噪套;35、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18]一种降低电动转向管柱调节噪音的结构,包括角度调节支架1、外管柱筒2和锁紧机构3,所述外管柱筒2贯穿安装在所述角度调节支架1上,在所述角度调节支架1上位于所述外管柱筒2两侧的位置设有竖向的第一滑槽11,在所述外管柱筒2的两侧对应所述第一滑槽11的位置均设有横向的第二滑槽22;所述锁紧机构3包括手柄35、长螺栓31、锁紧件33和压紧件32,所述长螺栓31贯穿所述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21,所述压紧件32的内端端部位于所述第二滑槽21内且与所述第二滑槽21滑动配合,所述锁紧压紧件32的外端端面抵接在所述角度调节支架1上,所述压紧件32活套在所述长螺栓31上;所述锁紧件33的内端端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1内且与所述第一滑槽11滑动配合,所述锁紧件33与所述长螺栓31螺纹配合,所述长螺栓31两端设置的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手柄35固定连接在所述长螺栓31的一端,在所述锁紧件33的内端端部上固套有降噪套34,所述降噪套34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滑槽11的内壁接触且滑动配合;在所述外管柱筒2上位于所述第二滑槽21处嵌设有条形降噪衬片221,在所述条形降噪衬片221上开设有第三滑槽222,所述第三滑槽222与所述第二滑槽21重叠设置,所述第三滑槽222的规格小于所述第二滑槽21的规格,所述第三滑槽222的内
壁靠近所述第二滑槽21的内壁,所述压紧件32的内端端部位于所述第三滑槽222内且与所述第三滑槽222滑动配合。
[0019]其中,所述条形降噪衬片22的两端外壁上固设有卡块221,在所述外管柱筒2上对应所述卡块221的位置设有卡槽,所述卡块221位于所述卡槽内且与所述卡槽过盈配合;在所述条形降噪衬片22的两端内壁上嵌设有橡胶块23,所述橡胶块23一端延伸在所述第三滑槽222内。所述橡胶块23为箭头型,所述橡胶块23的尾端端部延伸在所述第三滑槽222内。所述条形降噪衬片22和降噪套34均为POM材料。
[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电动转向管柱调节噪音的结构,包括角度调节支架、外管柱筒和锁紧机构,所述外管柱筒贯穿安装在所述角度调节支架上,在所述角度调节支架上位于所述外管柱筒两侧的位置设有竖向的第一滑槽,在所述外管柱筒的两侧对应所述第一滑槽的位置均设有横向的第二滑槽;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手柄、长螺栓、锁紧件和压紧件,所述长螺栓贯穿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压紧件的内端端部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压紧件的外端端面抵接在所述角度调节支架上,所述压紧件活套在所述长螺栓上;所述锁紧件的内端端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锁紧件与所述长螺栓螺纹配合,所述长螺栓两端设置的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在所述长螺栓的一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紧件的内端端部上固套有降噪套,所述降噪套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接触且滑动配合;在所述外管柱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留山李亚兵岳桂勋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艾迪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