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文成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泵站抗旱用抽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5050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泵站抗旱用抽水装置,其结构包括主体、滚轮、把手、出水管、控制器、电源线、卷收机构和水泵,通过设置了卷收机构在主体内左端,可通过转动手轮带动卷收辊转动,卷收辊卷放软管,并使软管放置在水域中的长度适中,然后将伸缩杆与凹槽相卡接,使卷收辊的固定,有利于对软管的卷收和调节软管在使用时的长度,使软管位于水域中端,避免抽取较多泥土与垃圾,造成堵塞;通过设置了移动机构在主体内底部,可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齿圈带动导向圈移动,导向圈在卷收软管时与软管侧面相接触,导向圈内侧面的柔性层可对软管侧面挤压与接触,并可清理软管侧面的水分与水藻等,提高软管的干燥程度。提高软管的干燥程度。提高软管的干燥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泵站抗旱用抽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抽水
,具体涉及一种水利泵站抗旱用抽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泵站是能提供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压动力和气压动力的装置和工程称泵和泵站工程。排灌泵站的进水、出水、泵房等建筑物的总称,抽水是一种利用水泵将水从低处吸到高处的过程,在抽水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到水泵与水管,通过水泵将电能转化为动能产生负压将低处的水吸出,利用水管进行输送,抽水是一种电能转化为水泵的势能进而通过水泵的动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的过程
[0003]抽水装置在抽取水利泵站内储存的水量时,水泵进水管一端放置进水域中,且进水管放置进水域内的长度不易调节,进水管一端过长容易与水域底端接触,容易吸取泥土等杂物,造成堵塞,且过短不易水泵抽取水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水利泵站抗旱用抽水装置,解决了抽水装置在抽取水利泵站内储存的水量时,水泵进水管一端放置进水域中,且进水管放置进水域内的长度不易调节,进水管一端过长容易与水域底端接触,容易吸取泥土等杂物,造成堵塞,且过短不易水泵抽取水分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水利泵站抗旱用抽水装置,包括主体、滚轮、把手、出水管、控制器、电源线、卷收机构和水泵,所述主体底部与滚轮螺栓连接,所述主体右侧面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主体顶部被出水管贯穿,所述主体右侧面中端设有控制器,所述主体背端面设有电源线,所述主体内上端与水泵螺栓连接,并且水泵右端与出水管螺纹连接,所述电源线和水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卷收机构与主体左侧面转动连接,所述卷收机构由软管、卷收辊、手轮、伸缩杆、凹槽和移动机构组成,所述软管右端与水泵左端进水管相连接,所述卷收辊与主体左侧面转动连接,并且软管与卷收辊侧面相接触,所述手轮右端与卷收辊同轴转动,所述手轮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凹槽设于主体左侧面,所述移动机构与主体内底部固定连接,并且软管下端与移动机构相互接触。
[000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由电机、滑槽、导向圈、齿圈和齿轮组成,所述电机底部与主体螺栓连接,所述滑槽设于主体前端面,所述导向圈底部与滑槽滑动连接,并且导向圈与软管下端相互接触,所述齿圈左端与导向圈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圈内侧面与齿轮啮合,并且齿轮圆心处与电机同轴转动,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手轮左端设有防滑层,且防滑层厚度为1CM。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设有八个,且凹槽呈等角度安装于手轮周围。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呈左窄右宽,且伸缩杆右端与凹槽结构相同。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软管与导向圈内圈之间的间隙为0.2CM,且导向圈内侧面设有柔性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齿圈高度与滑槽右端高度相同,且齿圈上下两端与滑槽相互接触。
[0014]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与齿圈厚度相同,且齿轮与齿圈处于同一Y轴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材质为铝合金。
[0016]进一步的,所述齿轮材质为38CrMoAl。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所述一种水利泵站抗旱用抽水装置,通过设置了卷收机构在主体内左端,可通过转动手轮带动卷收辊转动,卷收辊卷放软管,并使软管放置在水域中的长度适中,然后将伸缩杆与凹槽相卡接,使卷收辊的固定,有利于对软管的卷收和调节软管在使用时的长度,使软管位于水域中端,避免抽取较多泥土与垃圾,造成堵塞。
[0020]2)本技术所述一种水利泵站抗旱用抽水装置,通过设置了移动机构在主体内底部,可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齿圈带动导向圈移动,导向圈在卷收软管时与软管侧面相接触,导向圈内侧面的柔性层可对软管侧面挤压与接触,并可清理软管侧面的水分与水藻等,提高软管的干燥程度。
附图说明
[002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电机与主体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主体-1、滚轮-2、把手-3、出水管-4、控制器-5、电源线-6、卷收机构-7、水泵-8、软管-71、卷收辊-72、手轮-73、伸缩杆-74、凹槽-75、移动机构-76、电机-761、滑槽-762、导向圈-763、齿圈-764、齿轮-765。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泵站抗旱用抽水装置:包括主体1、滚轮2、把手3、出水管4、控制器5、电源线6、卷收机构7和水泵8,主体1底部与滚轮2螺栓连接,主体1右侧面与把手3固定连接,主体1顶部被出水管4贯穿,主体1右侧面中端设有控制器5,主体1背端面设有电源线6,主体1内上端与水泵8螺栓连接,并且水泵8右端与出水管4螺纹连接,电源线6和水泵8均与控制器5电连接,卷收机构7与主体1左侧面转动连
接,卷收机构7由软管71、卷收辊72、手轮73、伸缩杆74、凹槽75和移动机构76组成,软管71右端与水泵8左端进水管相连接,卷收辊72与主体1左侧面转动连接,并且软管71与卷收辊72侧面相接触,手轮73右端与卷收辊72同轴转动,手轮73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74,凹槽75设于主体1左侧面,可为伸缩杆74一端提供卡位效果,移动机构76与主体1内底部固定连接,并且软管71下端与移动机构76相互接触,便于带动软管71下端移动。
[0030]其中,所述移动机构76由电机761、滑槽762、导向圈763、齿圈764和齿轮765组成,所述电机761底部与主体1螺栓连接,所述滑槽762设于主体1前端面,所述导向圈763底部与滑槽762滑动连接,并且导向圈763与软管71下端相互接触,所述齿圈764左端与导向圈763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圈763内侧面与齿轮765啮合,并且齿轮765圆心处与电机761同轴转动,所述电机761与控制器5电连接。
[0031]其中,所述手轮73左端设有防滑层,且防滑层厚度为1CM,提高手轮73的摩擦程度。
[0032]其中,所述凹槽75设有八个,且凹槽75呈等角度安装于手轮73周围,便于对手轮73固定。
[0033]其中,所述伸缩杆74呈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泵站抗旱用抽水装置,包括主体(1)和水泵(8),所述主体(1)底部与滚轮(2)螺栓连接,所述主体(1)右侧面与把手(3)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顶部被出水管(4)贯穿,所述主体(1)右侧面中端设有控制器(5),所述主体(1)背端面设有电源线(6),所述主体(1)内上端与水泵(8)螺栓连接,并且水泵(8)右端与出水管(4)螺纹连接,所述电源线(6)和水泵(8)均与控制器(5)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卷收机构(7),所述卷收机构(7)与主体(1)左侧面转动连接,所述卷收机构(7)由软管(71)、卷收辊(72)、手轮(73)、伸缩杆(74)、凹槽(75)和移动机构(76)组成,所述软管(71)右端与水泵(8)左端进水管相连接,所述卷收辊(72)与主体(1)左侧面转动连接,并且软管(71)与卷收辊(72)侧面相接触,所述手轮(73)右端与卷收辊(72)同轴转动,所述手轮(73)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74),所述凹槽(75)设于主体(1)左侧面,所述移动机构(76)与主体(1)内底部固定连接,并且软管(71)下端与移动机构(76)相互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泵站抗旱用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76)由电机(761)、滑槽(762)、导向圈(763)、齿圈(764)和齿轮(765)组成,所述电机(761)底部与主体(1)螺栓连接,所述滑槽(762)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成王海军陈进缪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林文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