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和方法,系统首先接收车辆传感器识别到事件后上传的数据;经过地图匹配等预处理步骤后,对上报事件集合的位置进行基于路网拓扑距离的空间聚类;最后将融合后的事件推送给订阅用户。该方法输出的交通事件数据可作为官方发布信息的有益补充,增强了短周期交通事件播报的时效性和覆盖率。报的时效性和覆盖率。报的时效性和覆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态交通信息服务
,具体的说是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包括采集、处理和发布实时交通信息,该服务通常集成在导航电子地图上,指导订阅用户选择合适的路线,方便其出行。交通事件属于动态交通信息的一类,按持续时间可分为短周期交通事件例如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等,长周期交通事件例如施工作业、体育赛事等。目前长周期交通事件来源可靠、覆盖范围全面;而短周期交通事件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覆盖率都存在问题:官方发布的信息,例如交警定期在电台发布的事故预警,其优点是信息准确,缺点是数据覆盖不全、时效性差;用户生成内容(UGC),例如手机地图app中收集的用户上报事件数据,其优点是时效性强、覆盖范围广,缺点是数据可靠性较低。
[0003]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属于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该算法能够排除噪声数据干扰,有效区分任意形状的高密度空间数据集合。
[0004]如前所述,用户上报的交通事件可靠性较差,因为其中可能包含误报或恶意上报的内容。因此考虑对用户上报事件数据使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从而提升上报事件的数据质量,聚类后的交通事件数据可作为官方发布信息的有益补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和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包括数据存储单元、数据预处理单元、数据融合单元、实时交通事件更新接口、传感器数据接收接口;传感器数据接收接口分别连接数据存储单元、数据预处理单元,数据预处理单元依次连接数据融合单元、数据存储单元,数据存储单元连接实时交通事件更新接口;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实时交通事件相关数据;所述数据融合单元,用于融合车辆上传的点、线、面事件;所述实时交通事件更新接口,用于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交通事件数据,下发给订阅服务的车辆;所述传感器数据接收接口,用于接收车辆实时上传的传感器数据,同步更新到数据存储单元,其数据包括:上报时间戳、事件类型、事件发生时间戳、传感器数据和事件发生区间内的GPS记录;所述数据预处理单元,用于预处理传感器数据,包括按影响范围将事件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并对事件发生期间的GPS记录经纬度做地图匹配。
[0006]所述的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单元输出的交通事件数据,以TPEG规格编码存储。
[0007]所述的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的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传感器数据接收接口接收车辆数上传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安全认证并过滤无效数据,然后将传感器数据存入数据存储单元;步骤二、数据预处理单元对传感器数据预处理,分类为点、线、面三种类型的事件;步骤三、数据融合单元对点、线、面三种类型的事件分别使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最后将融合后权重大于阈值的事件编码为TPEG规格,存入数据存储单元;步骤四、实时交通事件更新接口监听数据存储单元中的交通事件数据,拉取更新的事件数据下发给订阅服务的车辆。
[0008]所述的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的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预处理步骤,包括对传感器数据解码,按影响范围将事件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并对事件发生期间的GPS记录经纬度做地图匹配;所述点事件,指影响范围为路段上某个位置的事件,例如抛锚、事故等;所述线事件,指影响范围为一条或多条路段的事件,例如湿滑道路;所述面事件,指影响范围为区域的事件,例如大雨、浓雾等。
[0009]所述的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的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以线事件的融合算法为例说明具体步骤:5.1 全量事件融合:当系统启动或地图版本更新时,执行全量事件融合算法;5.1a过滤过期事件,即事件发生时刻距当前时刻超过阈值的事件;5.1b计算事件两两间的距离,所述距离定义为,设事件E1、事件E2所在路段分别为L1、L2;L1起点s1,终点e1,长度l1;L2起点s2,终点e2,长度l2。事件E1发生位置到s1的距离为d1,事件E2发生位置到s2的距离为d
2;
dist(E1, E2) = min(l
1-d1+dist(e1,s2)+d2, l
2-d2+dist(e2, s1)+d1);dist(e1, s2)表示路网有向图上点e1到点s2的最短路距离,dist(e2, s1)表示点e2到点s1的最短路距离;5.1c选取合适的ε-邻域和MinPts参数值,对事件集合执行DBSCAN算法,所述ε-邻域,是以对象O为中心,ε为半径的距离空间,参数ε>0,是对象的邻域半径值,所述MinPts即邻域密度阈值,是对象ε-邻域内的最小包含点数;5.1d计算聚类结果中每个簇的权重,将簇包含的事件路段合并为一条连通路径;所述簇的权重,综合考虑道路等级和车辆行驶速度等因素确定;5.2 增量事件融合:当新增上报事件,或聚类结果簇中有历史事件过期时,执行增量事件融合算法;5.2a 计算新增事件两两间,以及新增事件与历史事件的距离;5.2b 选取合适的ε-邻域和MinPts参数值,对新增事件集合执行DBSCAN算法;5.2c 计算更新的簇权重,将簇包含的事件路段合并为一条连通路径;当某簇中有历史事件过期时,将该簇中其他事件作为新增事件,执行上述步骤。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系统首先接收车辆传感器识别到事件后上传的数据;经过
地图匹配等预处理步骤后,对上报事件集合的位置进行基于路网拓扑距离的空间聚类;最后将融合后的事件推送给订阅用户。该方法输出的交通事件数据可作为官方发布信息的有益补充,增强了短周期交通事件播报的时效性和覆盖率。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模块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包括数据存储单元、数据预处理单元、数据融合单元、实时交通事件更新接口、传感器数据接收接口;传感器数据接收接口分别连接数据存储单元、数据预处理单元,数据预处理单元依次连接数据融合单元、数据存储单元,数据存储单元连接实时交通事件更新接口;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实时交通事件相关数据;所述数据融合单元,用于融合车辆上传的点、线、面事件;所述实时交通事件更新接口,用于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交通事件数据,下发给订阅服务的车辆;所述传感器数据接收接口,用于接收车辆实时上传的传感器数据,同步更新到数据存储单元,其数据包括:上报时间戳、事件类型、事件发生时间戳、传感器数据和事件发生区间内的GPS记录;所述数据预处理单元,用于预处理传感器数据,包括按影响范围将事件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并对事件发生期间的GPS记录经纬度做地图匹配。
[0013]所述数据融合单元输出的交通事件数据,以TPEG规格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包括数据存储单元、数据预处理单元、数据融合单元、实时交通事件更新接口、传感器数据接收接口;传感器数据接收接口分别连接数据存储单元、数据预处理单元,数据预处理单元依次连接数据融合单元、数据存储单元,数据存储单元连接实时交通事件更新接口;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实时交通事件相关数据;所述数据融合单元,用于融合车辆上传的点、线、面事件;所述实时交通事件更新接口,用于读取数据存储单元中的交通事件数据,下发给订阅服务的车辆;所述传感器数据接收接口,用于接收车辆实时上传的传感器数据,同步更新到数据存储单元,其数据包括:上报时间戳、事件类型、事件发生时间戳、传感器数据和事件发生区间内的GPS记录;所述数据预处理单元,用于预处理传感器数据,包括按影响范围将事件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并对事件发生期间的GPS记录经纬度做地图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单元输出的交通事件数据,以TPEG规格编码存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的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传感器数据接收接口接收车辆数上传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安全认证并过滤无效数据,然后将传感器数据存入数据存储单元;步骤二、数据预处理单元对传感器数据预处理,分类为点、线、面三种类型的事件;步骤三、数据融合单元对点、线、面三种类型的事件分别使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最后将融合后权重大于阈值的事件编码为TPEG规格,存入数据存储单元;步骤四、实时交通事件更新接口监听数据存储单元中的交通事件数据,拉取更新的事件数据下发给订阅服务的车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密度聚类的交通事件融合系统的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预处理步骤,包括对传感器数据解码,按影响范围将事件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并对事件发生期间的GPS记录经纬度做地图匹配;所述点事件,指影响范围为路段上某个位置的事件,例如抛锚、事故等;所述线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宇岩,陈耀,温宇浩,郭宇华,张茂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炬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