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贝壳固定板、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2471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贝壳固定板、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材料制备领域。所述贝壳固定板采用发泡水泥基板预制成型的矩形水泥板,在所述矩形水泥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与贝壳的外部轮廓相适应固定凹槽,且在所述固定凹槽底部预埋金属螺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羧酸减水剂的功能基团中引入更多的三羧基、巯基和聚氧乙烯基团侧链;由于羧酸减水剂、羟甲基纤维素的羧基表面含有大量较长的极性基团,相互交织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同时为分散水泥颗粒提供了静电斥力作用,保证了发泡水泥较高的分散性能,提高使得有机分子之间与水泥基体之间的化学键合力得到显著增强;提高发泡水泥单位重量的力学强度。力学强度。力学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贝壳固定板、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配式贝壳固定板、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海产品紫菜养殖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其紫菜产品也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生命力旺盛,但紫菜养殖初期的育苗工艺却十分繁琐,效率低下,工艺落后,远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而研发出既生态环保又大幅提高效率,功能上又能适应紫菜种苗发育生长所需生态环境的新型种苗基板是当今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0003]紫菜的苗胞种子是非常微小的,通常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在海洋环境中,紫菜生物的胞种一般都是寄生在贝类壳体结构中生长、发育的,显然,贝壳是作为紫菜种子的生长基。紫菜胞种的生长过程可分为:胞种穿透珍珠层表面的交联薄层和珍珠层渗透至贝壳的中间层中,在棱柱体的间隙处安家吸收贝壳生长基中的有机物质元素和无机盐元素作为紫菜种胞生长发育的营养在海水和适当光照作用下,经一段时间发育生长最终生长成熟成为紫菜种苗脱离生长基壳贝,游离于海水中从种苗培育厂移至海洋养殖场。在种子培育过程中,贝壳作为生成基,珍珠层的交联薄层毛细孔在海水、光照、时间的各参数适当时可以收缩、扩张,起到利于种子穿过,然后又闭合,保护种子在棱柱层蜗居生成的密闭环境。中间层的结构不但为种子提供空间,而且还为种子发育提供丰富的营养,所以紫菜种苗的培育过程是海洋生物生态的繁殖过程,其原理就是寄生发育原理。
[0004]经过申请人研究,发现现有紫菜育苗工艺存在如下问题和不足:传统紫菜育苗工艺在育苗池中要人工将种子生长基贝壳有规律的摆放好,这一劳动过程要将零散的、大量的贝壳件集中摆放就必然要消耗大量的人工,且在初种到收苗慢长的6个月中,因要清洗贝壳表面污垢,要反复循环将贝壳从打散重组到再打散再重组的循环(4~6次)。每次单循环都消耗了大量的人工,整个种苗生长期累计消耗人工就更多了。
[0005]由此可见,目前这种紫菜育苗工艺繁杂、落后、效率低,消耗人工太多,这就是当前紫菜种子育苗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因此申请人研制出一种装配式贝壳固定板,既可拼装组合,降低劳动强度,又能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0006]但是,育苗池空间有限,不适合机械化搬运,因此更多为人工搬运安装,因此水泥板容重比海水密度1030kg/m
³
略大,在不漂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轻重量以便于人工搬运拼装。因此,急需一种轻质、高强度的贝壳固定板,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装配式贝壳固定板、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涉及的问题。
[0008]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贝壳固定板,所述贝壳固定板采用发泡水泥基板预制成型的矩形水泥板,在所述矩形水泥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与贝壳的外部轮廓相适应
固定凹槽,且在所述固定凹槽底部预埋金属螺杆。
[0009]在本实例中,紫菜从种胞培育到紫菜种苗形成,贝壳生长基就完成了寄生使命,下一紫菜种胞育苗周期将不能重复使用,需要更换新的贝壳,如果直接将贝壳固定在发泡水泥基板上的方法,若是下周期不循环一次性使用,可在预制发泡水泥基板浇筑时直接将贝壳嵌入即可,但此方法是不经济的。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埋螺杆固定贝壳,待下一周期拧开螺母,取下贝壳,换上打孔的新贝壳即可,可以达到水泥发泡基板在下一个,甚至在下几个周期都能使用的目的。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装配式贝壳固定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计特制砼盖板模具,在模具上方均匀分布有多个贝壳形状的凸起;S2、然后在特制砼盖板模具中预埋金属螺杆,然后一次性将发泡水泥预制成型形成矩形水泥板,将贝壳轮廓和金属螺杆固定于水泥基板主结构上;S3、待浇注完成拆除模具,对水泥板进行养护、整理。
[0011]在实施例中,基于装配式贝壳固定板制备可重复使用的水泥基板。基于上述制备方法,由于水泥制品厂在工厂中用定型塑料模具一次性可将发泡水泥基板预制成型,并将贝壳固定于基板主结构上,工艺成熟易于实现。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水泥板的容重γ为1100~1200kg/m
³
;所述水泥板的尺寸为0.6
×
0.6
×
0.04m的立方体。
[0013]如此设置,控制发泡水泥板的容重和尺寸,便于搬运、摆放。育苗池空间有限,不适合机械化搬运,因此更多为人工搬运安装,因此水泥板容重比海水密度1030kg/m
³
略大,在不漂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轻重量以便于人工搬运拼装。
[00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发泡水泥以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水泥7.32~9.15;二级粉煤灰1.79~2.24;细砂1.89~2.37;陶粒4.66~5.83;减水剂0.108~0.136;有机高分子聚合物0.108~0.136;有机发泡剂1.76~2.20;水灰比为0.45。其中,所述水泥为PO52.5硅酸盐水泥;所述细砂的颗粒粒径小于1mm;所述陶粒的颗粒粒径为0.5~1.5;所述有机发泡剂为十二烷基硫磺酸钠发泡液。
[0015]如此设置,在降低发泡水泥板容重时,保证其力学强度。为了保证水泥基板可重复使用,因此发泡水泥板需要具有优异的耐久性,不易损坏,满足多次装配不损坏。通过多次实验证明,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得到的试验品的容重γ在1100~1200kg/m
³
之间,其强度δ为10.6N/mm2,符合设计需求。
[00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减水剂为羧酸减水剂;所述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为羟甲基纤维素有机高分子。
[0017]如此设置,提高发泡水泥单位重量的力学强度,即提高强度与比容的比值。由于羧酸减水剂、羟甲基纤维素的羧基表面含有大量较长的极性基团,相互交织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同时,羧酸减水剂、羟甲基纤维素分子结构中的聚氧乙烯基团侧链,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位阻,为分散水泥颗粒提供了静电斥力作用,保证了发泡水泥较高的分散性能,提高使得有机分子之间与水泥基体之间的化学键合力得到显著增强;提高发泡水泥的强度。
[001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羧酸减水剂的结构式为:
;其中,R1为H、烷基链、羟基中的一种;R2为磺酸基、磷酸基或酰胺基中的一种;n为25~40,m为35~55,a、b、c和d为正整数。
[0019]如此设置,提高发泡水泥单位重量的力学强度,即提高强度与比容的比值。进一步设计羧酸减水剂,调整功能基团,在保留大体积侧链的同时,在功能基团中引入更多的双羧基、三羧基、磺酸基、酰胺基、阴离子基团等多种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羧酸减水剂与羟甲基纤维素有机高分子之间协同效应。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装配式贝壳固定板作为基板在构建紫菜育苗池的应用,所述育苗池包括:育苗池本体,包括采用水泥混凝土制成的地板和池墙;贝壳固定板,整齐排列在所述地板上,至铺满所述育苗池底部;在工作状态时,先将贝壳采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固定安装在固定凹槽内,将固定有贝壳的贝壳固定板摆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贝壳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贝壳固定板采用发泡水泥基板预制成型的矩形水泥板,在所述矩形水泥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与贝壳的外部轮廓相适应固定凹槽,且在所述固定凹槽底部预埋金属螺杆。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贝壳固定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设计特制砼盖板模具,在模具上方均匀分布有多个贝壳形状的凸起;S2、然后在特制砼盖板模具中预埋金属螺杆,然后一次性将发泡水泥预制成型形成矩形水泥板,将贝壳轮廓和金属螺杆固定于水泥基板主结构上;S3、待浇注完成拆除模具,对水泥板进行养护、整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贝壳固定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水泥板的容重γ为1100~1200kg/m
³
;所述水泥板的尺寸为0.6
×
0.6
×
0.04m的立方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贝壳固定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水泥以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水泥
ꢀꢀꢀꢀꢀꢀꢀꢀꢀꢀꢀꢀꢀꢀꢀꢀꢀꢀꢀ
7.32~9.15;二级粉煤灰
ꢀꢀꢀꢀꢀꢀꢀꢀꢀꢀꢀꢀꢀ
1.79~2.24;细砂
ꢀꢀꢀꢀꢀꢀꢀꢀꢀꢀꢀꢀꢀꢀꢀꢀꢀꢀꢀ
1.89~2.37;陶粒
ꢀꢀꢀꢀꢀꢀꢀꢀꢀꢀꢀꢀꢀꢀꢀꢀꢀꢀꢀ
4.66~5.83;减水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成华杜建周丁祝进颜井意颜景凯谭学立江森利王春祥李玲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东浦建筑工业化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