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459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透过显示方式中的色纯度高、且反射显示方式中的单色显示的显示亮度高、显示特性良好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X具有:具有显示区域构成部位(p1)的第1基体(20),该显示区域构成部位包含透明基板(21);形成于该透明基板(21)的一方主面上、且具有在膜厚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的遮光膜(22);形成于该遮光膜(22)上的光反射膜(23);形成于从遮光膜(22)的贯通孔露出的透明基板(21)的一方主面上的滤色器(24);及形成于透明基板(21)的所述一方主面侧的透明电极(26)构成;包含透明基板(31)及形成于该透明基板(31)的一方主面上的透明电极(32)构成的第2基体(30);和用于将液晶密封在第1基体(20)和第2基体30)之间的密封部件(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构成显示区域的多个象素中,包含构成为例如透过 背光灯的光的透过区域和构成为例如反射外来光的反射区域的所谓反透 过型。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不仅便携型信息终端等较小型的信息通信设备,在监视器等 较大型的电气设备中,具备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也普及起来,但 尤其在便携型信息终端等中,为了谋求功耗的降低,采用不需背光灯的反 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可是,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由于以外来光(例如太阳光) 为光源,具有在黑暗的室内等难以识别显示图像的倾向。因此,作为可谋 求功耗的降低、且同时即便在黑暗的室内等也适当地识别显示图像的液晶 显示装置,对具有透过型和反射型两者的性质的、所谓的半透过型液晶显 示装置进行了开发。这种半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在一个象素内具有用于透过来自背光灯 的光的透过部、和用于反射外来光的反射部。因此,在本结构的半透过型 液晶显示装置中,可在黑暗的室内等通过使用背光灯、经各象素的透过部 透过光来显示图像(透过显示方式),在明亮的屋外等通过利用外来光、由 各象素的反射部反射光来显示图像(反射显示方式)。因此,由于在本结构 的半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中,时常由于不使用背光灯就可以解决,所以在 降低功耗上适宜。例如在特许文献1中公开这种结构的半透过型液晶显示 装置。可是,在特许文献l中公开的半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尽管无论在 透过显示方式及反射显示方式任一中都进行彩色显示,但存在所谓的折衷(tradeoff)的问题,即,例如若提高透过显示方式中的颜色鲜艳度,则反射显示方式中的亮度就会下降,若提高反射显示方式中的亮度,则透过显示 方式中的颜色鲜艳度就会下降。另外,已开发可在透过显示方式中进行颜色鲜艳的彩色显示,同时在 反射显示方式中进行明亮的单色显示的半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在专 利文献2中公开。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2924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4-93670号公报可是,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半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中,构成为在不 形成反射膜的部位形成滤色器,在反射膜上不形成滤色器的情况下,由于 滤色器的厚度(例如1 2ym)比反射膜的厚度(例如O.lum)大,所以在两 者间会产生较大的级差(由一般的平坦化膜不能吸收的级差)。若产生这种 级差,则由于在存在于各基板电极间的液晶层的厚度(Gap)中产生较大的误 差,所以若对例如透过显示方式及反射显示方式之一的显示方式的显示特 性谋求最佳化,则另一显示方式的对比度比等特性会降低。并且,为了降 低较大的级差产生的影响,若超过一般范围增大平坦化膜的膜厚,则有时 会产生下面示出的4个问题。第l,通过平坦化膜的膜厚增大,难以确保 平坦化膜自身的膜厚的均匀性,结果,会在显示图像的画质中产生误差。 第2,通过增大通常膜厚约为2 3ixm的平坦化膜的膜厚,有时相比平坦 化膜是高硬度的隔板(粒径约4 6um)对平坦化膜的深入量变大。这样, 若深入量变大,则单元间隙易产生误差,进而驱动电压变动。第3,由于 通常平坦化膜由丙烯基树脂构成,所以对应于其存在比例增加,吸湿性升 高,液晶特性恶化。第4,由于平坦化膜的使用量增加,导致成本增加或 重量增加等。之外,在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为了减少上述级差的影响,在 形成于整个基板上的滤色器上形成具有光通过孔的反射膜构成的半透过 型液晶显示装置,但该半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残存在反射显示方式中不能 同时实现单色显示和彩色显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该问题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过显示方式中的色纯 度高、且反射显示方式中的单色显示的显示亮度高的、显示特性良好的。本专利技术第l方面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特征在于,具有具有显示区域构 成部位的第1基体,该显示区域构成部位包含透明基板;形成于该透明基 板的一方主面上、且具有在膜厚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的遮光膜;形成于该 遮光膜上的光反射膜;形成于从所述遮光膜的贯通孔露出的所述透明基板 的一方主面上的滤色器;及形成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所述一方主面侧的透明 电极构成;包含透明基板及形成于该透明基板的一方主面上的透明电极构 成的第2基体;和用于将液晶密封在所述第1基体和所述第2基体之间的 密封部件。在本液晶显示面板中,优选所述遮光膜的厚度和所述滤色器的厚度大 致相同。在本液晶显示面板中,优选所述第1基体还具有其他显示区域构成部 位,该部位包含所述透明基板;所述遮光膜;形成于从该遮光膜的贯通孔 露出的所述透明基板的一方主面上、且具有沿膜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的其 他光反射膜;形成于从该遮光膜的贯通孔露出的所述透明基板的一方主面 上及所述其他光反射膜上的其他滤色器;和所述透明电极构成。在本液晶显示面板中,优选所述遮光膜的厚度与所述其他滤色器的厚 度大致相同。本专利技术第2方面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本专利技术第l方面 的液晶显示面板;和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所述第1基体对置配置的背光灯。本专利技术第3方面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遮光 膜形成工序,在透明基板的一方主面上,形成具有在膜厚方向上贯通的贯 通孔的遮光膜;光反射膜形成工序,在第l显示区域构成部位中的所述遮 光膜上形成第l光反射膜的,并且在第2显示区域构成部位中的、从所述 遮光膜的贯通孔露出的所述透明基板的一方主面上形成具有沿膜厚方向 贯通的贯通孔的第2光反射膜;滤色器形成工序,在所述第l显示区域构 成部位中的、从所述遮光膜的贯通孔露出的所述透明基板的一方主面上形 成第l滤色器的,并且在所述第2显示区域构成部件中的、从所述遮光膜 的贯通孔露出的所述透明基板的一方主面上及所述第2光反射膜上形成第 2滤色器;和透明电极形成工序,在经过所述滤色器形成工序的所述透明基板的所述一方主面侧形成透明电极。 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第1方面的液晶显示面板在第1基体中在遮光膜上形成光反射 膜。因此,在本液晶显示面板中,为了提高透过显示方式中的色纯度,即 便增大滤色器的厚度,可也利用反射显示方式中的单色显示充分确保显示 亮度。即,在本液晶显示面板中,透过显示方式中的色纯度高,且反射显 示方式中的单色显示的显示亮度高。并且,在本液晶显示面板中,通过将遮光膜的厚度和滤色器的厚度之 差设定得小(使滤色器的厚度与光反射膜的厚度不一致),可将形成于遮光 膜上的光反射膜的上表面和滤色器的上表面之间产生的级差减小至可由 一般的平坦化膜充分吸收的程度、或者即便不设置平坦化膜也可以解决的 程度。因此,在本液晶显示面板中,除了降低由存在于第l基板和第2基 板之间的液晶构成的液晶层的厚度偏差之外,还可通过充分确保滤色器的 厚度,充分提高透过显示方式中的彩色显示的色纯度。因此,本液晶显示面板在提高显示特性(例如白色的色纯度或色域面积(NTSC比)等)方面适宜。在本液晶显示面板中,在大致相同地构成遮光膜的厚度和滤色器的厚 度的情况下,在形成于遮光膜上的光反射膜的上表面和滤色器的上表面之间产生的级差与光反射膜的厚度(例如0.1ym)实质上为同程度。因此,在 本液晶显示面板中,充分降低由存在于第1基板和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构 成的液晶层的厚度偏差。因此,本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即便对透过显示方式 及反射显示方式之一的显示方式谋求显示特性的最佳化,而另一显示方式 的对比度比等特性也可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具有: 具有显示区域构成部位的第1基体,该显示区域构成部位包含:透明基板;形成于该透明基板的一方主面上且具有在膜厚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的遮光膜;形成于该遮光膜上的光反射膜;形成于从所述遮光膜的贯通孔露出的所述透明基板的一方主面上的滤色器;及形成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所述一方主面侧的透明电极; 包含透明基板及形成于该透明基板的一方主面上的透明电极的第2基体;和 用于将液晶密封在所述第1基体和所述第2基体之间的密封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崎吉雄土田克巳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