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桩的调度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充电调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桩的调度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电动汽车得到快速发展,但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却远无法和电动汽车的推广相匹配。2020年初,中国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位列于新基建之中。除此之外,同为新基建的5G技术,大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会促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0003]现有电动汽车的充电桩大部分还是采用手动充电桩,但是一台手动充电桩至多可提供对两个充电停车位上车辆的充电,且存在大量的无效充电时间(指电动汽车已经充满电,但手动充电枪仍挂载在车辆上)、充电时间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0004]基于此,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提供了一些智能充电桩以为电动汽车充电,但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自动充电桩的成本远高于手动充电桩,并且,若依旧实行“一桩一车“的充电模式,在具有成本高昂、占据空间大等缺点的同时,也存在大量的无效充电时间、充电时间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使得自动充电桩很难在市场上得到大面积应用。
[0005]因此,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领域亟待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充电过程中出现无效充电时间长、充电时间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桩的调度方法和系统,以缩短无效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时间利用效率。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8]一种电动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桩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用户电动车辆的预期取车时间、目标充电量、充电参数、当前停车车位号和当前电池电量;所述充电参数为单位时间内的充入电池的电量;根据所述目标充电量、所述充电参数和所述当前电池电量确定所述用户电动车辆的充电时间,记为第一充电时间;根据预期取车时间和当前时刻确定所述用户电动车辆的预期停车时间;根据所述预期停车时间和所述充电时间间的关系,确定所述用户电动车辆的预期取车时间与所述用户电动车辆的目标充电量间是否存在冲突;若存在冲突则提醒用户修改所述用户电动车辆的预期取车时间或所述用户电动车辆的目标充电量;若不存在冲突,则获取同一自动充电桩中所有待充电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和所有待充电电动汽车的停车车位号;所有所述待充电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记为第二充电时间;根据所述当前停车车位号、所有待充电电动汽车的所述停车车位号、所述第一充电时间和所述第二充电时间,确定充电序列;根据所述充电序列确定所述用户电动车辆充电至所述目标充电量的实际充电时间;判断所述实际充电时间是否早于所述预期取车时间,得到判断结果;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是,则按照所述充电序列完成对各待充电电动汽车和所述用户电动车辆的充电;若所述判断结果为否,则提醒用户修改所述用户电动车辆的预期取车时间或所述用户电动车辆的目标充电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自动充电桩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电动车辆的预期取车时间、目标充电量、充电参数、当前停车车位号和当前电池电量,之前还包括:通过手机输入所述用户电动车辆的所述预期取车时间、所述目标充电量、所述充电参数、所述当前停车车位号和所述当前电池电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自动充电桩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停车车位号、所有待充电电动汽车的所述停车车位号、所述第一充电时间和所述第二充电时间,确定充电序列,具体包括:采用迭代策略根据所述当前停车车位号、所有待充电电动汽车的所述停车车位号、所述第一充电时间和所述第二充电时间,确定充电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自动充电桩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迭代策略根据所述当前停车车位号、所有待充电电动汽车的所述停车车位号、所述第一充电时间和所述第二充电时间,确定充电序列,具体包括:在第一时刻T
h
到第二时刻T
j
之间所有的单位充电时间中,先分配D
i
个单位充电时间给第i辆车充电,再分配D
j
个单位充电时间给第j辆车充电;根据充电优先级确定从第j辆车充电完成到用户预期取车时间间的间隔D'
x
内的x号车位内的待充电车辆的单位充电时间顺序;所述充电优先级为:车位内的待充电车辆的充电顺序权重越小,充电优先级越高;若两辆车的充电顺序权重相同,则预期取车时间短的车辆的充电优先级高于预期取车时间长的
车辆的充电优先级;所述充电顺序权重通过公式确定;其中,q
x
为充电顺序权重,a为当前车辆在所有未充电车辆中进入停车点的顺序号,b为当前车辆在所有未充电车辆中离开停车点的顺序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自动充电桩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提醒用户修改所述用户电动车辆的预期取车时间或所述用户电动车辆的目标充电量之后还包括:若所述用户拒绝修改所述用户电动车辆的预期取车时间或所述用户电动车辆的目标充电量,则将用户的充电需求发送给距所述自动充电桩特定距离范围内的其他自动充电桩,并分别确定出其他各所述自动充电桩中所述用户电动车辆的实际充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威,孙超,赵清海,姚放,朱浩,郑群锋,孙逢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