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光源的光均匀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429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面光源的光均匀元件,主要于上出光面及下入光面均形成光折射结构,使光扩散板下方灯管先经过下入光面一次折射后,再由上出光面第二次折射,如此能有效将灯管的光线均匀散热分布,提供一最均匀的平面光源。(*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面光源的光均匀元件,尤指一种将下方背光光源更均匀 扩散,呈一均匀的出光辉度的光扩散板。
技术介绍
由于液晶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特性,故液晶平面显示器需要一背光模组,而目前 背光模组概分为侧入式及直下式两种,其中最大差别即是灯管设置位置的不同。以直下式背光模组来说,其主要将复数灯管放置于一具有反射层的外壳内,以 将灯管的光线向上反射出去,再于外壳开口处设置有光扩散板、扩散片、棱镜片等 元件,进一步将灯管光源更均匀的混合,再提供予上方的液晶层作为显影平面光源 用。由于液晶显示器主要诉求为外型轻薄,故为追求此一目标,直下式背光模组的 厚度不能过大,如此,液晶面板靠近灯管位置较亮,而灯管与灯管之间的亮度则较 暗,是以,为了使得背光模组出光光源更为均匀,各家厂商无不在光扩散板上投入 研发的资源,使得出光平面光源亮度更加均匀。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0519466号"扩散板M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发 明申请案,其揭示一种背光模组的扩散板的结构,该扩散板的下端面形成有v型槽 结构,以达到光均匀扩散的目的。此外,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52937号"具有 扩散粒子层的扩散板"技术专利,是在扩散板上加入一扩散粒子层,由于扩散 粒子层内扩散粒子具有相对折射率,能折射光线,达到均匀扩散的目的。光扩散板相对于灯管及液晶面板具有下入光面及上出光面,而由上述两种扩散 板的设计与目前扩散板的光扩散设计,均只是单就下入光面或上出光面进行改良, 故其光均匀扩散的效果有限,均非最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光源的光均匀元件,具有高光均匀扩散度, 有效提高平面出光光源的均匀性。欲达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该面光源的光均匀元件包含有 一上出光面,形成有一非平面折射结构;及 一下入光面,形成有一非平面折射结构。该非平面折射结构分别为连续规则、连续不规则、不连续规则或不连续不规则 的凹折射结构或凸折射结构。如此,当光扩散板下方灯管光源进入下入光面时会先 折射一次,之后光线遇到上出光面时会再经过第二次折射,令光线翻寸更在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扩散板设置于一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侧 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较佳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3:是本技术第三较佳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4:是本技术第四较佳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5:是本技术第五较佳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6:是本技术第六较佳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7:是本技术第七较佳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8:是本技术第八较佳施例的立体音腼图。 图9:是本技术第九较佳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图10:是本技术第十较佳施例的立体剖面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背光模组 (11)反射底罩(1 2 )灯管 (13)扩散片(14)菱镜片(20)光扩散板(21) 上出光面 (2 1 1 )凸块 (2 1 1 a ) (2 1 1 d )凸±央(2 1 2 )凹槽(213)粗糙面(22) 下入光面 (2 2 1 )凸块(2 2 2 )凹槽(2 2 3 )粗糙面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l所示,为本技术光扩散板2 0设置于一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侧视图,其中该背光模组1 0由下至上祁A包含有--反射底罩1 1 、复数排列于反射底罩1 1的灯管1 2 、光扩散板2 0 、光扩散片1 3 、菱镜片1 4等;而本实用新 型光扩散板2 0主要于上出光面2 l及下入光面2 2分别形成连续规则、连续不规 则或不连续的凹折射结构或凸折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该光扩散板2 O的材质可选用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C(聚碳酸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GLASS(玻璃傳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 而其结构为于上出光面2 1 .匕形成有复数并排的平行V形凹槽2 1 2,以构成连续凹折射 结构;及于下入光面2 2上对应灯管位置形成有局部并排的不规则半圆球凸块2 2 1, 以构成不连续凸折射结构。由此一实施例结构可知,上出光面的V形凹槽2 1 2尺寸均相同,故呈现一连 续规则的凹折射结构,若V形凹槽尺寸不同,则会呈现一连续不规则的凹折射结构。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掉、:上出光面2 1形成复数 并排的锯齿形状凸块2 1 1 a,以构成连续凸折射结构,而下入光面2 2对应灯管 位置形成局部并排的不规则半圆球凸块2 2 1 ,以构成不连续不规则的凸反射结 构。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其Jl出光面2 l与第二较佳 实施例相同,而其下入光面2 2对应灯管位置则形成局部并排的不规则半圆球凹槽 2 2 2,以构成一不连续不规则的凹反射结构。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其上出光面2 l形成复数平 行并排的半圆柱凸块2 1 1 'b,以构一个连续规则凸反射结构,而下入光面则与第 二较佳实施例相同。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技术第五较佳实施例,其上出光面2 l形成复数平 行并排的半圆柱凸块2 1 1 b,以构-一个连续规则凸反射结构,而下入光面2 2则 与第三较佳实施例相同。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技术第六较佳实施例,其上出光面2 L形成复数半 球体凸块2 1 1 c ,而半球体凸块的尺寸会随着光扩散板与灯管之间间距而调整, 以构一个连续规则凸反射结构,而下入光面2 2则与第二较佳实施例相同。请参阅图7所示,为本技术第-匕较佳实施例,其上出光面2 l形成复数并排的半球体凸块2 1 1 c,以构一个连续规则凸反射结构,而下入光面2 2则与第三较佳实施例相同。请参阅图8所示,为本技术第八较佳实施例,其上出光面2 l形成复数并 排的四角锥凸块2 1 1 d,以构一个连续规则凸反射结构,其中该四角锥尺寸会随 着光扩散板与灯管之间间距而调整,而下入光面2 2则与第二较佳实施例相同。请参阅图9所示,为本技术第九较佳实施例,其.匕出光面2形成复数并 排的四角锥凸块2 1 1 d,以构一个连续规则凸反射结构,而下入光面2 2则与第 三较佳实施例相同。请参阅图10所示,为本技术第十较佳实施例,于光扩散板的上出光面2 J 及下入光面2 2分别形成粗糙面2 13、 2 2 3的反射结构,其粗糙度随着光扩散 板与灯管之间间距而调整。由上述说明可知,本技术光扩散板的上出光面及F入光面可分别形成有连 续/不连续的规则或不规则V形凹槽、半圆柱、半圆球、四角锥及粗造面等凸反射结构或凹反射结构的形状。由于本技术主要于上出光面及下入光面均形成光折 射结构,使光扩散板下方灯管先经过下入光面一次折射后,再由上出光面第二次折 射,如此能有效将灯管的光线均匀散热分布,提供上方液晶面板最均匀的平面光源。权利要求1.一种面光源的光均匀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上出光面,形成有一非平面折射结构;及一下入光面,形成有一非平面折射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面光源的光均匀元件,主要于上出光面及下入光面均形成光折射结构,使光扩散板下方灯管先经过下入光面一次折射后,再由上出光面第二次折射,如此能有效将灯管的光线均匀散热分布,提供一最均匀的平面光源。文档编号G02F1/13GK201028402SQ20072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光源的光均匀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上出光面,形成有一非平面折射结构;及一下入光面,形成有一非平面折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忠勇
申请(专利权)人: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