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家居云平台的充电桩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422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家居云平台的充电桩终端,包括家居输出电路、家居输出电路,所述家居输出电路输出端连接充电桩,所述充电桩通过充电线和充电头连接充电车,所述家居控制电路包括主控模块、输出电路检测模块、输出电路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电力载波通讯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其它智能家居设备,且主控模块通过电力载波通讯模块连接充电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充电桩终端与智能家居云平台的融合,通过输出电路检测模块和输出电路控制模块实现了对家居输出电路的控制与保护,能够通过客户端APP对充电过程实时监控,同时将充电桩设置在地下,很好的保护了充电桩本体,减少空间占有率,避免充电桩本体受到破损。避免充电桩本体受到破损。避免充电桩本体受到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家居云平台的充电桩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家居云平台的充电桩终端。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于汽车充电的充电桩也随之与智能家居云平台联系起来。
[0003]实际生活中,充电车用充电桩大多是一个独立的充电设备,且多固定设置在地面上,与现有智慧家居控制系统及远端云平台联网效果并不理想,不能实现网计量,联网充电,数据共享的功能,无法实现充电过程的实时监测与保护,同时设置在地面上的充电桩,占有空间,容易被碰损或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网计量,联网充电,数据共享的功能、充电桩本体设置在地面上容易碰损或破坏的缺陷,从而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家居云平台的充电桩终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智能家居云平台的充电桩终端,包括家居输出电路、家居输出电路,所述家居输出电路输出端连接充电桩,所述充电桩通过充电线和充电头连接充电车,所述家居控制电路包括主控模块、输出电路检测模块、输出电路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电力载波通讯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其它智能家居设备,且主控模块通过电力载波通讯模块连接充电车,所述主控模块与充电桩通过网关连接。
[0007]所述输出电路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计量传感器,所述输出电路控制模块包括短路保护器和浪涌传感器,所述输出电路检测模块一端与家居输出电路连接,且输出电路检测模块另一端与主控模板连接,所述输出电路检测模块检测家居输出电路连接、检测并获取家居输出电路的用电数据同时将家居输出电路用电数据传递给主控模块,所述输出电路控制模块一端与主控模板连接,且输出电路另一端与家居输出电路控制开关连接,主控模板接受输出电路检测模块的用电数据通过输出电路控制模块控制家居输出电路的控
制开关。
[0008]所述智能家居云平台的充电桩终端,包括设置在地下的安装腔、支撑台和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固定设置在支撑台上侧壁,且支撑台和充电桩本体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下侧内壁固定设置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上侧壁中心处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位于支撑台下方,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向下贯穿动力箱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动力箱上侧壁与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处设置有匹配的轴承,所述连接板下侧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下端与动力箱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升降螺母,所述升降螺母侧壁对称设置有顶升杆,多组所述顶升杆顶端均与支撑台下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腔与地面通过伸缩口连通,所述伸缩口内设置有对应的封堵装置。
[0009]优选地,所述封堵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伸缩口两侧的空腔,每个所述空腔内均滑动贯穿设置有对应的封盖,两个所述封盖相对的一面设置有配合凸起,所述空腔远离伸缩口的一端内壁与封盖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
[0010]优选地,所述安装腔下侧内壁设置有防水台,所述防水台均匀设置在动力箱侧壁四周,且防水台上侧壁设置成倾斜状,所述防水台内壁与动力箱外侧壁密封相抵。
[0011]优选地,所述防水台外表面镀设有一层厚度均匀的防锈蚀镀层。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板设置成圆形,且连接板直径大于丝杆直径。
[0013]优选地,所述安装腔下方设置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与安装腔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排水管连通,且排水管远离蓄水腔的一端与安装腔内腔下部连通,所述蓄水腔通过出水管与外界连通。
[0014]优选地,所述顶升杆设置成折弯型,且顶升杆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家居输出电路和家居控制电路配合使用,完整的实现充电桩终端与智能家居云平台的融合,通过输出电路检测模块和输出电路控制模块实现了对家居输出电路的控制与保护;实现联网控制、联网计量以及充电数据的展示;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客户端APP实现充电全过程的实时监控保护和充电数据的可视化;
[0017]通过在地下设置安装腔,并将充电桩本体设置在安装腔内,需要充电时会自动控制充电桩本体伸出安装腔到地面以上进行充电,不用时,又可以控制充电桩本体收缩进安装腔内,避免了充电桩本体设置在地面上可能碰损破坏的可能,减少了空间占有率,通过在安装腔下方设置蓄水腔,并将蓄水腔与安装腔通过排水管连通,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进入安装腔内的雨水能够很快的排到蓄水腔内,避免大量雨水在安装腔内蓄积,直接漫过防水台,锈蚀动力箱,造成伺服电机和充电桩本体的受潮,实际使用的时候,当蓄水腔蓄积过多雨水之后,可以打开出水管,将蓄水腔内的水排到外界,确保蓄水腔时刻保持较好的蓄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家居云平台的充电桩终端的主体框架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家居云平台的充电桩终端的整体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家居云平台的充电桩终端的控制平台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家居云平台的充电桩终端的客户端APP充电界
面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智能家居云平台的充电桩终端的充电桩本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安装腔、2伸缩口、3空腔、4封盖、5电动伸缩杆、6支撑台、7充电桩本体、8动力箱、9伺服电机、10连接板、11丝杆、12升降螺母、13防水台、14蓄水腔、15排水管、16顶升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参照图1-2,一种基于智能家居云平台的充电桩终端,包括家居输出电路、家居输出电路,家居输出电路输出端连接充电桩,充电桩通过充电线和充电头连接充电车,家居控制电路包括主控模块、输出电路检测模块、输出电路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电力载波通讯模块,主控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其它智能家居设备,且主控模块通过电力载波通讯模块连接充电车,主控模块与充电桩通过网关SZ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家居云平台的充电桩终端,包括家居输出电路、家居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家居输出电路输出端连接充电桩,所述充电桩通过充电线和充电头连接充电车,所述家居控制电路包括主控模块、输出电路检测模块、输出电路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电力载波通讯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其它智能家居设备,且主控模块通过电力载波通讯模块连接充电车,所述主控模块与充电桩通过网关(SZ11-GW-1)连接。所述输出电路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计量传感器,所述输出电路控制模块包括短路保护器和浪涌传感器,所述输出电路检测模块一端与家居输出电路连接,且输出电路检测模块另一端与主控模板连接,所述输出电路检测模块检测家居输出电路连接、检测并获取家居输出电路的用电数据同时将家居输出电路用电数据传递给主控模块,所述输出电路控制模块一端与主控模板连接,且输出电路另一端与家居输出电路控制开关连接,主控模板接受输出电路检测模块的用电数据通过输出电路控制模块控制家居输出电路的控制开关。所述智能家居云平台的充电桩终端,包括设置在地下的安装腔(1)、支撑台(6)和充电桩本体(7),所述充电桩本体(7)固定设置在支撑台(6)上侧壁,且支撑台(6)和充电桩本体(7)设置在安装腔(1)内,所述安装腔(1)下侧内壁固定设置有动力箱(8),所述动力箱(8)上侧壁中心处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9),所述伺服电机(9)位于支撑台(6)下方,所述伺服电机(9)输出轴向下贯穿动力箱(8)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动力箱(8)上侧壁与伺服电机(9)输出轴连接处设置有匹配的轴承,所述连接板(10)下侧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丝杆(11),所述丝杆(11)下端与动力箱(8)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1)上螺纹连接有升降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国佳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