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光源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85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面光源面板,主要是由一覆有荧光层的前基板、一后基板以及数个阻隔壁而区隔出数个放电空间,每一放电空间皆配置有一对阴极电极与阳极电极,并依序覆盖一层介电质层与另一荧光层。之后则在放电空间内灌入放电气体并施以一电压于两电极上,如此便能藉由气体放电而释出紫外光,碰撞至荧光层时则可发出特定波长的可见光,稳定且均匀地从前基板输出一面光源。(*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的平面光源面板,特别是有关一种适合气体放电方式运作的平面光源面板。
技术介绍
参照图1,其是已有采用冷阴极管的平面光源面板结构示意图。此平面光源面板100主要是在前基板101与具有凹型沟槽的后基板107所包围而成的空间内,安装一个或数个平行排列的冷阴极管103;但是随着液晶面板的大型化趋势,冷阴极管103的尺寸也必须随之增大,如此一来就增加了灯管制造上的困难度。另一方面,为了提供大尺寸的液晶面板有足够的亮度输出,冷阴极管103的数目就必须增加,如此一来整个平面光源面板100的生产成本便无可避免地提高很多。再者,采用数个冷阴极管103组合而成的平面光源面板100,其常见的问题就是无法提供一均匀的亮度输出,原因在于所采用的每一根冷阴极管103其特性皆无法完全控制在相同的情况,例如半衰期不同的灯管就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其亮度上的差异,终究导致输出亮度无法均匀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有关平面光源面板采用冷阴极管所产生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组装简单且可随液晶面板尺寸调整的平面光源面板,可提供一足够亮度且均匀的平面光输出至大型液晶面板。根据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平面光源面板,主要是由一覆有萤光层的前基板、一后基板以及数个阻隔壁而区隔出数个放电空间,每一放电空间皆配置有一电极对,并依序覆盖一层介电质层与另一萤光层。之后则在放电空间内灌入放电气体;如此一来,当于电极对施以一电压时,则形成一阴极电极与一阳极电极,并且两电极间激发放电气体而开始放电,形成气体放电状态因而释出紫外光,而当紫外光碰撞放电空间内的萤光层时,萤光层内所含的萤光物质时则可发出特定波长的可见光,稳定且均匀地从前基板输出至液晶面板内。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的平面光源面板制造组装简单且可随液晶面板尺寸调整,并可提供一足够亮度且均匀的平面光输出至大型液晶面板。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已有采用冷阴极管的平面光源面板结构示意图。图2A至图2C是依据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平面光源面板其主要构成元件的立体剖面示意图、水平配置示意图以及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D至图2E是本技术中采用不同外形的阻隔壁其在平面光源面板内的剖面示意图。图2F是本技术中为加强阻隔壁与后基板间的稳固而设计的镶合结构示意图。图3A至图3B是依据本技术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平面光源面板其主要构成元件的水平配置示意图以及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C至图3H是依据本技术而将电极以及阻隔壁做不同配置的变化示意图。图4A是依据本技术的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中将阻隔壁与前基板以一体成形方式形成于平面光源面板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B是本技术中可将阻隔壁与后基板以一体成型方式形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是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下述说明中对平面光源面板的描述并不包括其运作原理以及组装过程的完整描述。本技术所沿用的现有技术,在此仅作重点式的引用,以助本技术的阐述。而且下述内文中相关的图示亦并未依据实际比例绘制,其作用仅在表达本技术的结构特征。依据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是提供一种平面光源面板200。首先参照图2A至图2C,其是此平面光源面板200主要构成元件的立体剖面示意图、水平配置示意图以及剖面结构示意图(沿图2B中2C-2C剖面线)。首先参照图2A与图2B,平面光源面板200主要是由前基板201、数个阻隔壁205A、两侧壁206A与206B以及后基板207所组成(最外围的两个阻隔壁205A也可视为是平面光源面板的另二个侧壁)。前基板201以及后基板207均可选自玻璃面板或其他高分子材质所构成的透明基板;而阻隔壁205A则可选择由玻璃或者是陶瓷材料所组成,并且平行配置于前基板201以及后基板207之间,两端则与平面光源面板200中相对的两侧壁206A与206B相连而区隔出六个放电空间209A-209F。而在将前基板201组合至阻隔壁205A前,则先在前基板201下方的表面涂布一层萤光层203。因此,前基板201与后基板207均以具有萤光层的一面相对组合成一面板结构,并形成一夹层空间,而二相对的侧壁206A与206B,则位于此夹层空间的二侧,之后,数个平行排列的阻隔壁205A则夹设于此夹层空间内而区隔出六个放电空间209A-209F。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由萤光层203、相邻两相同长度阻隔壁205A与205A、相对两侧壁206A与206B以及后基板207所形成的放电空间209A-209F均配置有一电极对于每一放电空间209A-209F内相对的两侧,意即皆设置于长条状放电路径的起点位置以及终点位置;参照图2B可以清楚了解电极对以及数个阻隔壁205A其在平面光源面板200内的水平配置情况。电极对是配置于后基板207上方表面,主要是选自导电性佳的金属,例如由银、铜、铬、钨、镍或其合金所制成,并且在其表面涂布一层介电质层213以达到保护的功能,之后再涂布一层萤光层215于介电质层213上。而在将放电空间209A-209F四周组合完成后,则灌入放电气体,例如氩、氖、氙或汞蒸气等组合气体,如此一来,当于电极对施以一电压时,则可形成一阴极电极211A与一阳极电极211B,并激发放电空间209A-209F内的气体产生放电因而释出紫外光,而当紫外光碰撞萤光层203与215内所含的萤光物质时则可发出特定波长的可见光,并藉由本技术的结构设计而成为一平面光源输出。在本实施例中,阻隔壁205A是为长条状的矩形截面结构,但阻隔壁205A的外形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其他例如三角截面、梯形截面以及椭圆形(包含圆形)截面等,都是可以选择的外形,并可藉由减少与萤光层203的接触面积(前基板201为光输出面)而增加光输出的均匀度。例如可参照图2D以及图2E,其是采用梯形截面与圆形截面的阻隔壁205B与205C在平面光源面板200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此外,参照图2F所示的剖面示意图,当平面光源面板200所采用的阻隔壁205C其截面为椭圆形时,本技术还可在后基板207表面预先形成符合阻隔壁205C数目以及底部外形的数个弧形沟槽207′,以利与阻隔壁205C做更稳固的结合。参照图2B,在本实施例中,所有放电空间209A-209F均为一独立且不相通的空间,并且每一放电空间209A-209F内配置电极对的方式均相同,意即所有阴极电极211A均配置在平面光源面板200内靠近侧壁206A的一侧,所有阳极电极211B则配置在平面光源面板200内靠近另一侧壁206B的位置,如此一来可降低电路安排上的复杂度,但其他配置设计的安排,例如相同极性的电极依序以不断交错的方式轮流设置于靠近侧壁206A与206B的位置,使得相间隔的放电空间内电极配置位置相同(209A、209C与209E相同,而209B、209D与209F相同);或者相同极性电极依序以重复一次、交错一次的方式轮流设置于靠近侧壁206A与206B的位置,使得在两两一组的放电空间内,电极对配置的位置相同(209A与209B相同、209C与209D相同以及209E与209F相同),或者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光源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后基板,其上方表面设置一电极对,并依序覆盖一介电质层和一萤光层;一前基板,其表面覆盖有另一萤光层,该前基板与该后基板均以具有萤光层的一面相对组合成一面板结构,并形成有一夹层空间;二 相对的侧壁,是位于该夹层空间二侧;以及数个平行排列的阻隔壁,夹设于该夹层空间内,以区隔出一放电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金钰潘政光许宏彬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