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聚合物增强的柔性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379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导电聚合物增强的柔性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采用方法的要点是将纤维素纳米线(CNF)干燥制备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纤维素气凝胶,经惰性气体环境下碳化之后获得碳气凝胶,然后利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在碳气凝胶骨架的表面形成导电高分子,在提高碳气凝胶机械稳定性的同时,提高其导电性。该方法制备的碳气凝胶具有较低密度、高比表面积、机械性能优良、导电性好、导热性好等优点,在柔性传感、柔性电池、光热转换、热电转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应用前景。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聚合物增强的柔性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凝胶领域,特别涉及导电高分子增强的柔性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气凝胶是一种新型轻质纳米多孔无定型碳素材料,是密度最低的固态材料。碳气凝胶孔隙率高达80-90%,比表面积高达500-1000m2/g,密度变化范围广,结构可调,在电学、热学、光学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性能,在电极材料、靶材料、催化剂、水处理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制备周期比较漫长,长期以来气凝胶的制备与实际应用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兴趣。随着其独特的声、光、电、热性质得到先后挖掘,其制备受到全世界研究者的强烈关注,关于气凝胶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并逐步渗入物理、化学、材料、电子等各学科领域。由于其均一可控的纳米级结构、较低的电阻率、巨大的比表面积,使之具有广阔的商业化前景。
[0003]导电高分子具有导电性好、电导率可调、防腐蚀性强、空气稳定性良好、环境友好、无毒性、生物相容性好、比重轻和可逆的氧化还原性等特点,在电子工业、化学仪器、电化学传感器、光学器件、电致变色材料、抗静电材料、导电材料、防腐蚀材料和场发射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0004]导电高分子的机械性能难以支撑其单独作为导电材料,因此,往往会选择具有一定的三维立体结构的其他材料与其复合,常见的为水凝胶、气凝胶。近年来,由于其可更新性,广泛的可用性和多孔性,纤维素气凝胶广泛被用作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多孔基材,赋予了导电高分子材料所欠缺的机械柔韧性能。同时,经过碳化得到的碳气凝胶与导电高分子材料在导电方面相互促进,增强性能。
[0005]以碳化后的CNF气凝胶作为基底聚合吡咯得到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以碳化后的纤维素纳米纤维作为骨架,通过得到导电高分子/碳气凝胶。CNF作为生物高分子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再生优点,导电高分子也具有环境友好性、生物相容性,所得复合碳气凝胶良好的导电性以及优良的机械性能,因此可以用于柔性传感,柔性电池、光热转换、热电转换等领域。本专利技术制备过程简单,所得材料具有更好的导电性、更稳定的机械性能,同时生物相容性也较好。未来可在柔性传感、光热转换、热电转换、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聚合物增强的柔性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且方便大规模生产。
[0007]一种导电聚合物增强的柔性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取适量浓度的CNF悬浮液,超声、搅拌,得到悬浮液;(2)将步骤(1)得到的悬浮液转移至模具,冷冻、干燥,得到气凝胶;(3)将步骤(2)得到的气凝胶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一定温度下碳化,得到碳气凝胶;(4)将导电高分子聚合到步骤(3)得到的碳气凝胶上反应,烘干,得到导电聚合物增强
的碳气凝胶。
[0008]所述步骤(1)中所述适量浓度为1.5-2wt%,搅拌30-40min。
[0009]所述步骤(2)中所述冷冻干燥方法中冷冻是自下而上冷冻,在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时长为48-72h;常压干燥所用置换溶剂为丙酮,置换时长为24-36h,在50-60℃烘箱中干燥8-12h。
[0010]所述步骤(3)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碳化温度为800-1000℃,升温速率为5-10℃/min,1000℃时保温1-2h。
[0011]所述步骤(4)中所述导电高分子为吡咯、苯胺中的一种,引发剂为六水合三氯化铁、磺基水杨酸钠、过硫酸铵(APS)中的一种或两种,采用聚合方法为原位聚合。
[0012]所述步骤(4)中所述烘干温度为50-60℃,时长为8-12h。
[0013]对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导电聚合物增强的柔性碳气凝胶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化学结构,其结果如下:(1)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测试表明导电高分子成功聚合到碳气凝胶上;(2)气凝胶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3)气凝胶具有高电导率、柔韧性好等性能。
[0014]本专利技术制备导电聚合物增强的柔性碳气凝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在柔性传感、柔性电池、光电转换、热电转换等,应用范围很广。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利用来源广泛、制备简单的CNF为原料,具有绿色环保、表面积大的优点;(2)本专利技术使用常见的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功能性优点;(3)本专利技术利用引发剂直接制备碳气凝胶,导电性好,机械强度高,柔韧性好,制备方法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1制备导电聚合物增强的柔性碳气凝胶的实物图。图2为实施例1制备导电聚合物增强的柔性碳气凝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测试图。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案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18]实施例1准备固含量为2%的CNF悬浮液倒入烧杯中,超声10min,之后置于搅拌台搅拌30min,接着将搅拌好的CNF悬浮液倒入准备好的模具中,取铜块作为冷冻装置,放入适量液氮中,将装有CNF悬浮液的模具放到铜块上进行自下而上的冷冻,时长5min,接着,将液氮冷冻好的冻气凝胶放入冷冻干燥机在-51℃冷冻干燥48h,得到气凝胶,使用管式炉进行气凝胶的碳化,将气凝胶放入专用抗高温模具中,送入管式炉,以5℃/min的升温速率进行碳化,升温至1000℃,保温2h,自然降温得到碳气凝胶,取10ml 0.1M的FeCl3·
6H2O水溶液以及10ml 0.1M的C7H5NaO6S
·
2H2O水溶液进行混合,将碳气凝胶放入上述溶液中,放入冰箱,在-10℃冷冻2h,取20ml的含有0.1M吡咯的环己烷溶液,在冰箱-5℃预冷半小时,而后将含有吡咯的环己烷溶液倒入含有FeCl3·
6H2O水溶液以及C7H5NaO6S
·
2H2O混合水溶液中,在-5℃下进行
反应,反应时长为24h,反应结束后取出倒掉液体,用去离子水和乙醇交替清洗聚吡咯/碳气凝胶,最后放入烘箱在60℃、12h烘干。
[0019]实施例2准备固含量为1.5%的CNF悬浮液倒入烧杯中,超声10min,之后置于搅拌台搅拌40min,接着将搅拌好的CNF悬浮液倒入准备好的模具中,取铜块作为冷冻装置,放入适量液氮中,将装有CNF悬浮液的模具放到铜块上进行自下而上的冷冻,时长5min,接着,将液氮冷冻好的冻气凝胶放入冷冻干燥机在-51℃冷冻干燥72h,得到气凝胶,使用管式炉进行气凝胶的碳化,将气凝胶放入专用抗高温模具中,送入管式炉,以10℃/min的升温速率进行碳化,升温至1000℃,保温1h,自然降温得到碳气凝胶,将上述所得的碳气凝胶浸入0.1M的苯胺单体的HCl溶液中(pH=2),密封低温放置2天,然后再加入0.39M的APS于0℃下反应12h,再经过过滤、洗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聚合物增强的柔性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适量浓度的CNF悬浮液,超声、搅拌,得到悬浮液;(2)将步骤(1)得到的悬浮液转移至模具,冷冻、干燥,得到气凝胶;(3)将步骤(2)得到的气凝胶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一定温度下碳化,得到碳气凝胶;(4)将导电高分子聚合到步骤(3)得到的碳气凝胶上反应,烘干,得到导电聚合物增强的碳气凝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聚合物增强的柔性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适量浓度为1.5-2wt%,搅拌30-4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聚合物增强的柔性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冷冻干燥方法中冷冻是自下而上冷冻,在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营战李子恒余厚咏唐金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