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长清专利>正文

拐子苗错位栽植送秧传动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781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8
拐子苗错位栽植送秧传动箱属于农业机械;在箱体上安装单、双向数行秧箱驱动轴,单、双数行秧箱驱动轴同轴心插装,在单数行秧箱驱动轴上配装从动凸轮A、B、单数行秧箱双向丝母、单数行送秧驱动臂和单数行秧箱横移驱动臂;在双数行秧箱驱动轴上配装从动凸轮C、D、双数行秧箱双向丝母、双数行送秧驱动臂和双数行秧箱横移驱动臂;螺旋轴安装在箱体上,在螺旋轴的单、双数行秧箱双向螺旋段上分别套装单、双数行秧箱双向丝母,主动凸轮A、B、C、D依次固装在螺旋轴上;本箱结构新颖、独特、合理,运行准确可靠,错位栽植送秧效果好,产品零部件加工工艺简单,加工难度低,产品易产业化批量制造。产品易产业化批量制造。产品易产业化批量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拐子苗错位栽植送秧传动箱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驱动水稻插秧机上的秧箱完成错位送秧运动以实现水稻插秧机拐子苗栽植作业的传动箱。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拐子苗栽植插秧方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水稻栽植新农艺技术,由于水稻错位栽植形成水稻植株间的“拐子苗”配置方式,使栽植后相邻的水稻植株间具有良好地通风、透光、升温作用,为水稻植株生长发育提供了高质量的自然环境条件,起到了增加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水稻品质的功效。但是,由于传统和现用的各种结构水稻插秧机机构设计方面的问题,其传动箱均不能实现和完成水稻秧箱纵向错位栽植送秧,先进的水稻拐子苗栽植插秧农艺技术方法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影响和限制了先进农艺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已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于水稻拐子苗栽植插秧机的秧箱传动箱,但存在部份关键零部件加工工艺难度大、加工精度要求和加工成本高、不易产业化生产加工的问题。因此研发一种新结构的传动箱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水稻拐子苗错位栽植送秧作业的实际需求,设计一种新结构的拐子苗错位栽植送秧传动箱,达到驱动水稻插秧机秧箱完成纵向错位栽植送秧和秧箱横移、实现水稻拐子苗机械化插秧作业、零部件加工工艺性好、易产业化生产制造的目的。
[0004]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拐子苗错位栽植送秧传动箱包括箱体,在箱体左、右侧部上周向可摆动、轴向可移动地分别插配安装单数行秧箱驱动轴和双数行秧箱驱动轴,所述单数行秧箱驱动轴与双数行秧箱驱动轴同轴心配置,单数行秧箱驱动轴的右端头径向和轴向定位、周向可转动地插装在双数行秧箱驱动轴的左端轴孔内,在所述单数行秧箱驱动轴位于箱体的内侧部位上从左至右依次配装从动凸轮A、单数行秧箱双向丝母和从动凸轮B,所述从动凸轮A和从动凸轮B固装在单数行秧箱驱动轴上,所述单数行秧箱双向丝母与单数行秧箱驱动轴呈径向和轴向定位、周向可摆地套装配合,在所述单数行秧箱驱动轴位于箱体的左侧外端部上依次固装单数行送秧驱动臂和单数行秧箱横移驱动臂;在所述双数行秧箱驱动轴位于箱体的内侧部位上从左至右依次配装从动凸轮C、双数行秧箱双向丝母和从动凸轮D,所述从动凸轮C和从动凸轮D固装在双数行秧箱驱动轴上,所述双数行秧箱双向丝母与双数行秧箱驱动轴呈径向和轴向定位、周向可摆动地套装配合,在所述双数行秧箱驱动轴位于箱体的右侧外端部上依次固装双数行送秧驱动臂和双数行秧箱横移驱动臂;螺旋轴与单数行秧箱驱动轴和双数行秧箱驱动轴相互平行且可转动地安装在箱体上,在所述螺旋轴的左、右侧部上分别设置单数行秧箱双向螺旋段和双数行秧箱双向螺旋段,单数行秧箱双向丝母和双数行秧箱双向丝母可轴向移动地分别套配在单数行秧箱双向螺旋段和双数行秧箱双向螺旋段上,在所述螺旋轴位于单数行秧箱双向螺旋段左、右侧部
位上分别固装主动凸轮A和主动凸轮B,在所述螺旋轴位于双数行秧箱双向螺旋段左、右侧部位上分别固装主动凸轮C和主动凸轮D,所述主动凸轮A、主动凸轮B、主动凸轮C、主动凸轮D依次分别与从动凸轮A、从动凸轮B、从动凸轮C、从动凸轮D呈接触配合或脱离接触配合。
[0005]本专利技术创造实现了水稻插秧机单数行和双数行秧箱分别纵向错位栽植送秧和横移的水稻拐子苗栽植插秧机械化作业,结构新颖、独特、合理,运行准确可靠,错位栽植送秧效果好,产品零部件加工工艺简单,加工难度低,产品易产业化批量制造。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拐子苗错位栽植送秧传动箱总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中件号说明:
[0008]1、箱体、2、单数行送秧驱动臂、3、单数行秧箱横移驱动臂、 4、单数行秧箱驱动轴、5、从动凸轮A、6、从动凸轮B、7、从动凸轮C、8、从动凸轮D、9、双数行秧箱驱动轴、10、双数行秧箱横移驱动臂、11、双数行送秧驱动臂、12、主动凸轮D、13、双数行秧箱双向丝母、14、双数行秧箱双向螺旋段、15、主动凸轮C、16、螺旋轴、17、主动凸轮B、18、单数行秧箱双向丝母、19、单数行秧箱双向螺旋段、20、主动凸轮A。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拐子苗错位栽植送秧传动箱包括箱体1,在箱体1左、右侧部上周向可摆动、轴向可移动地分别插配安装单数行秧箱驱动轴4和双数行秧箱驱动轴9,所述单数行秧箱驱动轴4与双数行秧箱驱动轴9同轴心配置,单数行秧箱驱动轴4的右端头径向和轴向定位、周向可转动地插装在双数行秧箱驱动轴9的左端轴孔内,在所述单数行秧箱驱动轴4位于箱体1的内侧部位上从左至右依次配装从动凸轮A5、单数行秧箱双向丝母18和从动凸轮B6,所述从动凸轮A5和从动凸轮B6固装在单数行秧箱驱动轴4上,所述单数行秧箱双向丝母18 与单数行秧箱驱动轴4呈径向和轴向定位、周向可摆地套装配合,在所述单数行秧箱驱动轴4位于箱体1的左侧外端部上依次固装单数行送秧驱动臂2和单数行秧箱横移驱动臂3;在所述双数行秧箱驱动轴9位于箱体1的内侧部位上从左至右依次配装从动凸轮C7、双数行秧箱双向丝母13和从动凸轮D8,所述从动凸轮C7和从动凸轮D8固装在双数行秧箱驱动轴9上,所述双数行秧箱双向丝母13 与双数行秧箱驱动轴9呈径向和轴向定位、周向可摆动地套装配合,在所述双数行秧箱驱动轴9位于箱体1的右侧外端部上依次固装双数行送秧驱动臂11和双数行秧箱横移驱动臂10;螺旋轴16与单数行秧箱驱动轴4和双数行秧箱驱动轴9相互平行且可转动地安装在箱体1上,在所述螺旋轴16的左、右侧部上分别设置单数行秧箱双向螺旋段19和双数行秧箱双向螺旋段14,单数行秧箱双向丝母18 和双数行秧箱双向丝母13可轴向移动地分别套配在单数行秧箱双向螺旋段19和双数行秧箱双向螺旋段14上,在所述螺旋轴16位于单数行秧箱双向螺旋段19左、右侧部位上分别固装主动凸轮A20和主动凸轮B17,在所述螺旋轴16位于双数行秧箱双向螺旋段14左、右侧部位上分别固装主动凸轮C15和主动凸轮D12,所述主动凸轮 A20、主动凸轮B17、主动凸轮C15、主动凸轮D12依次分别与从动凸轮A5、从动凸轮B6、从动凸轮C7、从动凸轮D8呈接触配合或脱离接触配合。
[0010]作业使用时,水稻插秧机动力驱动螺旋轴16并同时带动主动凸轮A20、主动凸轮
B17、主动凸轮C15、主动凸轮D12转动,螺旋轴 16上的单数行秧箱双向螺旋段19和双数行秧箱双向螺旋段14分别驱动单数行秧箱双向丝母18和双数行秧箱双向丝母13同步完成向右方向移动,单数行秧箱双向丝母18和双数行秧箱双向丝母13分别同步驱动单数秧箱驱动轴4和双数行秧箱驱动轴9并带动从动凸轮A5、从动凸轮B6和从动凸轮C7、从动凸轮D8向右横向移动,分别经单数行秧箱横移驱动臂3和双数行秧箱横移驱动臂10驱动单、双数行秧箱横移,同时,当从动凸轮B6、从动凸轮D8先后分别与主动凸轮B17、主动凸轮D12接触时,分别通过单数行秧箱驱动轴4 带动单数行送秧驱动臂2和双数行秧箱驱动轴9带动双数行送秧驱动臂11圆周摆动,完成一次错位栽植送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拐子苗错位栽植送秧传动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左、右侧部上周向可摆动、轴向可移动地分别插配安装单数行秧箱驱动轴(4)和双数行秧箱驱动轴(9),所述单数行秧箱驱动轴(4)与双数行秧箱驱动轴(9)同轴心配置,单数行秧箱驱动轴(4)的右端头径向和轴向定位、周向可转动地插装在双数行秧箱驱动轴(9)的左端轴孔内,在所述单数行秧箱驱动轴(4)位于箱体(1)的内侧部位上从左至右依次配装从动凸轮A(5)、单数行秧箱双向丝母(18)和从动凸轮B(6),所述从动凸轮A(5)和从动凸轮B(6)固装在单数行秧箱驱动轴(4)上,所述单数行秧箱双向丝母(18)与单数行秧箱驱动轴(4)呈径向和轴向定位、周向可摆地套装配合,在所述单数行秧箱驱动轴(4)位于箱体(1)的左侧外端部上依次固装单数行送秧驱动臂(2)和单数行秧箱横移驱动臂(3);在所述双数行秧箱驱动轴(9)位于箱体(1)的内侧部位上从左至右依次配装从动凸轮C(7)、双数行秧箱双向丝母(13)和从动凸轮D(8),所述从动凸轮C(7)和从动凸轮D(8)固装在双数行秧箱驱动轴(9)上,所述双数行秧箱双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清张振东张振忠张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长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