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装更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3366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装更换系统(100),具备:行驶台车(30),设置为能够沿着在一个方向上排列的筒子架(20)而在一个方向上移动;行驶控制部(90b),对行驶台车(30)的行驶进行控制;传感器(131),设置于行驶台车(30),获取筒子架(20)所保持的供纱卷装(P1)上所卷绕的纱线(Y)的余量;以及预测部(90a),基于由传感器(131)获取到的纱线(Y)的余量,对纱线(Y)从供纱卷装(P1)用完的定时进行预测。用完的定时进行预测。用完的定时进行预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装更换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涉及一种卷装更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已知一种假捻加工机,对从供纱卷装供给来的多根合成纤维纱实施假捻加工,在卷取装置中对加工后的合成纤维纱进行卷取而形成卷取卷装(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00434号公报)。假捻加工机为,在对多个供纱卷装进行保持的筒子架中,为了连续地供给合成纤维纱,而以2个为1组使用对供纱卷装进行保持的梭芯(对应英文:Peg)。在该构成中,将一方的梭芯所支承的供纱卷装的内层侧的合成纤维纱、与另一方的梭芯所支承的供纱卷装的外层侧的合成纤维纱进行连接。由此,在筒子架中,即使一方的供纱卷装的合成纤维纱用完,也会从另一方的供纱卷装供给合成纤维纱,因此能够连续地供给合成纤维纱。
[0003]在这种构成中,在供纱卷装的合成纤维纱用完的情况下,需要供给新的卷装,并且对一方的梭芯所支承着的供纱卷装的合成纤维纱、与另一方的梭芯所支承着的供纱卷装的合成纤维纱进行接头。这样的接头作业(接尾作业)一般经由人手来进行。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7-6801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作业台车:设置为能够沿着这样的筒子架行驶,且用于供实施供纱卷装的更换以及接头的作业者乘坐。
[0004]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卷装更换系统(供纱更换系统),其在作业台车上设置有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以3个阶段(满卷、半卷、小卷)对筒子架所保持的供纱卷装的直径进行检测。由此,作业者能够进行这样的判断:在满卷的情况不需要更换、在半卷的情况下不久需要更换、在小卷的情况需要更换等,从而能够高效地实施筒子架所保持的供纱卷装的更换以及接头作业。
[0005]然而,在上述现有的卷装更换系统中,仅在由设置于作业台车的传感器检测到的瞬间(传感检测的瞬间)才能够对供纱卷装的状态进行判定。因此,当传感检测之间的时间变长时,有时会在无法获取供纱卷装的合成纤维纱快要用完这种状态的情况下,出现供纱卷装的合成纤维纱用完了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装更换系统,能够更高效地实施供纱卷装的更换作业以及接头作业。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卷装更换系统,被用于纤维机械,该纤维机械具备:筒子架,由供纱卷装支承部支承着供纱卷装,该供纱卷装是由合成纤维构成的合成纤维纱被卷绕于筒管而成;加工装置,对从供纱卷装供给的合成纤维纱实施加工;以及卷绕装置,对被实施了加工的上述合成纤维纱进行卷绕而形成卷取卷装,该卷装更换系统具备:行驶单元,设置为能够沿着在一个方向上排列的筒子架而在一个方向上移动;行驶控制部,对行驶单元的行驶进行控制;获取部,设置于行驶单元,获取合成纤维纱的余量,该合成纤维纱为筒子架所保持的供纱卷装上所卷绕的合成纤维纱;以及预测部,基于由获取部获取到的合
成纤维纱的余量,对合成纤维纱从供纱卷装用完的定时进行预测。
[0008]在该构成的卷装更换系统中,在传感检测时获取供纱卷装上所卷绕的纱线的余量,因此与以3个阶段来获取纱线的状态这种情况相比,能够更详细地掌握供纱卷装的状态。进而,在该构成的卷装更换系统中,基于所获取到的纱线的余量来对纱线从供纱卷装用完的定时进行预测,因此能够与传感检测的定时无关地常时掌握供纱卷装的状态。其结果是,能够更高效地实施供纱卷装的更换作业以及接头作业。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卷装更换系统中也可以为,获取部是沿着供纱卷装的径向、对到供纱卷装的外周面为止的距离进行检测的传感器,预测部基于由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对合成纤维纱从供纱卷装用完的定时进行预测。在该构成中,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来获取卷装的最外层的位置、即卷装的直径。只要能够获取卷装的直径,就能够通过简单的计算来预测纱线的余量。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卷装更换系统中也可以为,行驶控制部使行驶单元移动,以便以固定的时间间隔获取筒子架所保持的全部供纱卷装中的距离。在该构成中,以固定的时间间隔获取纱线的余量,因此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纱线从供纱卷装用完的定时。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卷装更换系统中也可以为,行驶单元具有:接头装置,将供纱卷装的纱端彼此进行连接;引导装置,将供纱卷装的纱端引导到接头装置;以及更换装置,向筒子架供给供纱卷装,并且从筒子架回收筒管。由此,能够不经由人手而通过行驶单元来执行供纱卷装的更换作业以及接头作业。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卷装更换系统中也可以为,行驶控制部基于预测部预测出的上述定时,使行驶单元移动到被预测为合成纤维纱用完的供纱卷装的更换位置。由此,能够更高效地实施供纱卷装的更换作业以及接头作业。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卷装更换系统中也可以为,预测部以及行驶控制部被设置于行驶单元。在该构成中,能够将卷装更换系统作为行驶单元来提供。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卷装更换系统也可以还具备判定部,该判定部基于预测部的预测结果,判定卷取卷装中是否包含接头部分。在此,有时根据被卷绕为卷取卷装的合成纤维纱中含有接头部分的情况、和不含有接头部分的情况,来划分级别(等级)。在该构成中,能够简单地筛选级别较高的卷取卷装。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能够更高效地实施供纱卷装的更换作业以及接头作业。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假捻加工系统的构成的图。
[0017]图2是表示第一搬运装置的卷装保持部的立体图。
[0018]图3是表示安装有接合器的供纱卷装的立体图。
[0019]图4是表示第二搬运装置的卷装保持部的立体图。
[0020]图5是表示筒子架的立体图。
[0021]图6所表示梭芯的立体图。
[0022]图7是表示卷装更换装置的立体图。
[0023]图8A以及图8B是表示保持单元的立体图。
[0024]图9是表示更换单元的构成的图。
[0025]图10是表示回收装置的侧视图。
[0026]图11是表示供给装置的侧视图。
[0027]图12是表示接头装置的立体图。
[0028]图13是表示接头装置的立体图。
[0029]图14是表示接头装置的立体图。
[0030]图15是表示对卷装中的纱线余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的俯视图。
[0031]图16是表示对卷装中的纱线余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的俯视图。
[0032]图17是表示对卷装中的纱线余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的俯视图。
[0033]图18是表示卷装更换系统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0034]附图标记的说明:7.卷装更换装置、20.筒子架、30.行驶台车(行驶单元)、30c.第二支柱、30d.第二支柱、40.回收装置(更换装置)、50.供给装置(更换装置)、60.接头装置、61.捕捉引导机构(引导装置)、90.控制部、90a.预测部、90b.行驶控制部、95.总括控制装置、95a.判定部、95b.显示部、100.卷装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装更换系统,被用于纤维机械,该纤维机械具备:筒子架,由供纱卷装支承部支承着供纱卷装,该供纱卷装是由合成纤维构成的合成纤维纱被卷绕于筒管而成;加工装置,对从上述供纱卷装供给的上述合成纤维纱实施加工;以及卷绕装置,对被实施了加工的上述合成纤维纱进行卷绕而形成卷取卷装,该卷装更换系统具备:行驶单元,设置为能够沿着在一个方向上排列的上述筒子架而在上述一个方向上移动;行驶控制部,对上述行驶单元的行驶进行控制;获取部,设置于上述行驶单元,获取上述合成纤维纱的余量,该合成纤维纱为上述筒子架所保持的上述供纱卷装上所卷绕的合成纤维纱;以及预测部,基于由上述获取部获取到的上述合成纤维纱的余量,对上述合成纤维纱从上述供纱卷装用完的定时进行预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装更换系统,其中,上述获取部是沿着上述供纱卷装的径向、对到上述供纱卷装的外周面为止的距离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上述预测部基于由上述传感器检测到的上述距离,对上述合成纤维纱从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真人铃木正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