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阻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335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1
一种流体阻尼装置,即使在流体阻尼装置的微小角度区域的动作中也产生阻尼力。流体阻尼装置在有底筒状的壳体和配置于壳体内的转子的第一轴部(43)之间形成有阻尼室。在阻尼室中配置有从第一轴部向径向突出的阀部件安装部(46)及阀部件(50)。因为当转子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接收流体压力的阀部件的阀芯部(54)将流路槽(48)封闭,所以产生阻尼力。阀部件具备倾斜面(57),在转子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该倾斜面接收朝向径向内侧的流体压力。阀部件和壳体的内周面(27)之间的间隙由于作用于倾斜面上的流体压力而扩大,因此,阀部件迅速向流路开放位置(50B)移动。因此,即使在微小角度区域的动作中也产生阻尼力。角度区域的动作中也产生阻尼力。角度区域的动作中也产生阻尼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阻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壳体和转子之间填充有流体的流体阻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有底筒状的壳体和转子之间填充有油等流体的流体阻尼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流体阻尼装置中,设置于转子的轴线方向的一端的第一轴部配置于壳体的内侧,在第一轴部和壳体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阻尼室。阻尼室由设置于壳体上的分隔用凸部划分。第一轴部具备沿径向突出的阀部件安装部。在阀部件安装部设置有流路槽。安装于阀部件安装部的阀部件能够在周向上移动,具备开闭流路槽的阀芯部。在转子沿第一方向(关闭方向)旋转时,阀部件通过流体压力而移动到流路关闭位置,阀芯部将流路槽封闭,因此,转子的旋转负荷较大。另一方面,在转子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打开方向)旋转时,阀部件通过流体压力移动到流路开放位置而使流体流经流路槽。因此,转子的旋转负荷较小。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005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专利文献1的流体阻尼装置在完全关闭状态下,阀部件与壳体内周面接触。因此,当转子从完全关闭状态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打开方向)旋转时,流体通过的间隙较小,所以如果转子旋转不超过一定的角度,则阀部件不向流路开放位置移动,不会成为流体在流路槽中流动的状态。因此,在从转子自完全关闭状态开始旋转到阀部件向流路开放位置移动为止的期间存在时滞,在直到阀部件向流路开放位置移动为止的角度区域中,无法产生阻碍转子向关闭方向旋转的阻力(阻尼力)。目前,因为直到阀部件向流路开放位置移动为止的角度区域为50
°
左右,所以存在在比该角度小的角度的动作(微小角度区域的动作)中不产生阻尼力的问题。
[0008]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在流体阻尼装置中,即使在微小角度区域的动作中也产生阻尼力。
[0009]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有底筒状的壳体;转子,所述转子具备配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轴部、从所述轴部沿径向突出的阀部件安装部以及以能够相对于所述阀部件安装部在周向及径向上移动的状态安装于所述阀部件安装部的阀部件;以及流体,所述流体填充到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轴部之间的阻尼室中,所述阀部件具备:阀芯部,在所述转子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阀芯部被按压于所述阀部件安装部;以及倾斜面,在所述转子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所述倾斜面
接收朝向径向内侧的流体压力。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具备以能够相对于设置于转子的轴部的阀部件安装部在周向及径向上移动的状态安装于阀部件安装部的阀部件,阀部件具备:阀芯部,在转子沿第一方向(关闭方向)旋转时,阀芯部被按压于阀部件安装部;以及倾斜面,在转子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打开方向)旋转时,倾斜面接收朝向径向内侧的流体压力。通过这样的结构,在转子从完全关闭状态向打开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始旋转时,阀部件被流体压力向下推压,阀部件和壳体内周面之间的间隙扩大。另外,因为倾斜面和壳体内周面之间为流体积存部,所以预先进入流体积存部的流体迅速向阀部件和壳体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移动。因此,大量的流体在短时间内通过壳体和阀部件之间的间隙,所以能够缩短从转子开始旋转起到阀芯部远离阀部件安装部为止的时滞。由此,即使在转子的旋转角度小的微小角度区域的动作中,也能够产生阻碍转子向第一方向(关闭方向)旋转的阻力(阻尼力)。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倾斜面为平坦面。这样一来,能够减小流体朝向壳体和阀部件之间的间隙移动时的阻力。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大量的流体移动,能够缩短从转子开始旋转起到阀芯部远离阀部件安装部为止的时滞。
[0013]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倾斜面相对于径向朝向所述第一方向一侧倾斜45
°
以上。这样一来,能够增大向径向内侧按压阀部件的流体压力,所以能够迅速扩大阀部件和壳体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大量的流体移动,能够缩短从转子开始旋转起到产生阻尼力为止的时滞。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阀部件具备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相对于所述倾斜面至少配置于轴线方向的两侧。这样,通过在倾斜面的两侧配置滑动部,能够使阀部件的滑动稳定。另外,能够确保阀部件的机械强度。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具备在周向上贯通所述阀部件安装部的流体通道,所述阀芯部在周向上与所述流体通道对置。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利用作用于倾斜面上的流体压力将阀部件和壳体内周面之间迅速扩大,能够使阀部件在周向上移动,迅速开闭流体通道。因此,能够缩短从转子开始旋转起到产生阻尼力为止的时滞。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阀部件具备:第一板部,所述第一板部相对于所述阀部件安装部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侧;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相对于所述阀部件安装部配置于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板部的外周端部分和所述第二板部的外周端部分,所述第一板部具备在周向上与所述流体通道对置的阀芯部,所述第二板部具备将在周向上与所述流体通道对置的部分切口而成的开口部,所述连接部具备将所述开口部的径向外侧切口的流体积存部,所述倾斜面设置于所述流体积存部。这样一来,通过从径向外侧将阀部件盖在阀部件安装部上,可以将阀部件安装成能够在周向及径向上移动的状态。另外,通过转子旋转时的流体压力,能够使阀部件移动到阀芯部将流体通道关闭的流路封闭位置和阀芯部远离流体通道的流路开放位置。此外,在将连接部切口而成的流体积存部设置有倾斜面,所以能够通过作用于倾斜面上的流体压力向径向内侧按压阀部件,扩大阀部件和壳体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能够使流入流体积存部的流体迅速向阀部件和壳体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移动。因此,大量的流体在短时间内通过壳体和阀部件之间的间隙,所以能够缩短从转子开始旋转起到阀芯部远离阀部件安装部为止的时滞。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阀部件安装部具备配置于所述倾斜面和所述轴部之
间的加强用肋。这样一来,能够通过加强用肋支承接收流体压力的部位。因此,能够抑制阀部件的挠曲。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倾斜面具备第一倾斜面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倾斜面配置于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相对于径向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倾斜面相对于径向的倾斜角度。这样一来,流体朝向壳体内周面和阀部件之间的间顺畅地隙流动。因此,能够迅速扩大壳体内周面和阀部件之间的间隙。
[0019]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在所述转子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所述阀部件向所述阀芯部远离所述阀部件安装部的流路开放位置移动,在所述流路开放位置,所述第二倾斜面和所述阀部件安装部的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一侧的侧面位于大致同一平面上。这样一来,在流路开放位置中,因为在倾斜面和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有底筒状的壳体;转子,所述转子具备配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轴部、从所述轴部沿径向突出的阀部件安装部、以及以能够相对于所述阀部件安装部在周向及径向上移动的状态安装于所述阀部件安装部的阀部件;以及流体,所述流体填充到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轴部之间的阻尼室中,所述阀部件具备:阀芯部,在所述转子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阀芯部被按压于所述阀部件安装部;以及倾斜面,在所述转子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所述倾斜面接收朝向径向内侧的流体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为平坦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相对于径向朝向所述第一方向一侧倾斜45
°
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部件具备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至少设置于所述阀部件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周向上贯通所述阀部件安装部的流体通道,所述阀芯部在周向上与所述流体通道对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部件具备:第一板部,所述第一板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岛雄希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