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祥专利>正文

薄型显示器升降引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3143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型显示器升降引动装置,其包括:一架体,具有一用以置放显示器主体的承置区;一肘节机构,连结设置在该架体的一活动件及一固定件之间,使该活动件可相对固定件产生位移作动;一引动机构,其一端连结设置在该肘节机构上,并且在另一端设有一驱动器;其中,该承置区设置在架体的活动件上;当该驱动器产生一驱动力制动该引动机构,使引动机构连动该肘节机构产生位移时,将驱使活动件朝一设定方向移动,使显示器可产生上升下降的作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薄型显示器升降引动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完 全遮蔽升降部,并且不会随着升降高度的增加,使整体结构的体积有所 改变,而具有在一个较佳整体外观的条件下,有效增加显示器的上升距 离的薄型显示器升降引动装置。技术背景已知显示器采用CRT型态,并且随着可视面积的提高,其整体体积 随之增加,而在摆放时需要更多的空间;但是,随着电浆电视、液晶显 示技术的成熟,大大减少了现行显示器的体积,具有较传统显示器更为 轻薄的型态,以及更大的可视范围,因此广受大众的喜爱;由于整体厚 度上仅占少许的空间,在摆设此类型显示器时,空间的运用更有弹性。为了增加整体空间的运用,有人设计了可将该薄型显示器收纳隐藏 的位移装置,例如中国台湾新型第94221850号「显示器之升降装置」 专利申请案,该案的装置具有一架体,该架体的后方两侧分别设置一导 块;所述导块穿设有螺孔,可对应螺合在导螺杆上; 一设置在底层的驱 动马达,于其转轴上连设有原动构件,可对应设置在导螺杆一端的从动 构件;当驱动马达转动时,即可使固定于架体上的显示器位移而升降; 但是,此装置所具有的结构,其导螺杆显露于外部(显示器本身只能遮 蔽部份露出的杆体),就产品设计而言,仍不理想;也会增加处理此一 问题的麻烦。在另一个改善的实施例中,例如中国台湾新型第92210116号「电 视升降装置」专利申请案,是采取在一平面下设置一空间,于两侧装设 导轨及齿条;设置一架体,该架体装配有驱动马达及可相对啮合该齿条 的数齿轮;该马达可驱动该数个齿轮,在齿条上进行上下位移。然而,上述实施例还具有一些缺点,特别是在其升降结构中,该导 螺杆以及齿条在一个需要更大位移距离的考虑中,必须增加其长度以因 应改变;实质上,整体空间的体积也因长度增加,必须作相对应的设计调整;而无法在不增加空间需求的条件下,改善此一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 供一种薄型显示器升降引动装置,可完全遮蔽升降部,并且不会随着升 降高度的增加,而使整体结构的体积有所改变,且可在一个较佳整体外 观的条件下,有效增加显示器的上升距离。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薄 型显示器升降引动装置,其包括架体、驱动器及引动机构,其特点是 还包括肘节机构,该肘节机构连结设置在该架体的一活动件及一固定件 之间,使该活动件相对固定件产生位移;所述引动机构设置在肘节机构 与固定件之间,且通过所述驱动器驱动该肘节机构相对固定件产生动 作。如此,该升降引动装置,提供使用者在一个较佳的空间考虑下,进 行薄型显示器的升降作业;在不增加体积的前提中,具有较已知升降结 构更大的操作范围;并且随着肘节机构的数交叉结构设计,能减少驱动 器所需的动作距离,达到倍数驱动肘节机构的上升高度。对于本技术所具有的新颖性、特点,及其它目的与功效,将在 下文中配合所附图式的详加说明,而趋于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构造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的部份透视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动作状态的部份透视示意图。图5是图4动作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部份透视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6的动作状态的立体示意图一。图9是图6的动作状态的立体示意图二。图IO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实施例的动作状态示意图。 标号说明1架体10承置区11活动件111 套筒112 连动部12固定件121 底板122 导引件122 1 导引部2肘节机构21长臂22短臂23臂部3引动机构31驱动器311 驱动轴杆312 控制器32链板33链轴34辅助件35导螺杆36导轨37连结部40、41 推动组件A、B 节点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显示了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型态;其包括 一架体l,具有一用以置放显示器主体的承置区1 0; —肘节机构2, 由数个长臂2 l及短臂2 2交叉设置,形成具有可产生伸縮动作的组织 结构;这肘节机构2连结设置在该架体1的一活动件1 1及一固定件12之间,使该活动件1 1可相对固定件1 2产生位移动作,而上述承置 区1 0设置在架体1的活动件1 1上;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活动件11包括有用以辅助引导升降的套筒1 1 1 ,所述套筒1 1 1由数个相互 插套的筒身组成,并且该套筒1 1 1的一端固定在固定件1 2上; 一连 动部1 1 2 ,设置连结各套筒111;而所述固定件1 2 ,由一底板12 l及设置其上的一导引件l 2 2所组成,该导引件1 2 2表面垂直设 置有一沟槽型态的导引部12 2 1;此时,使肘节机构2的一端设置在 该连动部l 1 2上,另端设置在该导引件1 2 2靠近导引部1 2 2 l下 方位置,当所述肘节机构2位移动作时,可连动各套筒l 1 l及承置区o产生位移动作的作用。一引动机构3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由数个链板3 2与链轴3 3的 组合串接成连续组织,与该肘节机构2分设于该导引件1 2 2的前后 侧,该连续组织的一端经该导引部1 2 2 1与该肘节机构2的一中心节 点A枢接连结,并且使另一端连结至一驱动器3 1 ;所述驱动器3 1在 所釆的实施例中为一油压缸,具有一驱动轴杆3 1 l可连结该连续组织 的另端;以及一控制器3 12,用以控制该驱动器3 1的制动与否。在 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驱动轴杆3 1 l在上述驱动器3 l有不同的位 置设置时,也可直接枢接在该中心节点A进行升降推移的作业,例如将 该驱动器3 l设置在导引件l 2 2的正下方。请继续参考图2及图3,在所采的实施例中,有数个辅助件3 4, 系以数个导轮设置在导引部1 2 2 l背部接近底板l 2 1.沿该导引部 12 2 1两侧,向下设置并形成一轨迹。其中,该链板3 2排列的型态, 系以朝向引导方向的两钝形角,再搭配远离引导方向的两锐形角所构成 的矩形面板所连构形成,因此其具有单一导引方向及防止自锁的作用。请参阅图4及图5,当引动机构3的驱动器3 1制动一驱动轴杆3 1 l产生一推力时,各链板3 2会向前方推挤位在肘节机构2的中心节 点A,配合导引件1 2 2上的沟槽型态的导引部12 2 1,推动该肘节 机构2沿导引部12 2 1向上移动,并且连结推动该连动部1 1 2 ,使 得上述套筒l 1 1同时上升位移。在另一个较佳的考虑中,该肘节机构 2交叉设置的枢接结构中,数个臂部2 3与肘节机构2连结,形成具有 可倍数驱动该肘节机构2伸縮距离的组织结构,而可在一个较短的驱动 行程中,完成活动件1 1的升降作业。此外,配合增加套筒1 1 1的层 数,以及肘节机构2的长度设计,可有效增加本技术的升降范围。请参阅图6及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包括一架 体1 、 一肘节机构2 ,以及一引动机构3 ;所述架体1与肘节机构2的 组配关系如第一实施例所述;而该引动机构3在所采的实施例中,为一 导螺杆3 5 、 一导轨3 6 、 一驱动导螺杆3 5的驱动器3 1 ,及一连结 部3 7的组合;其中该导螺杆3 5设置在导轨3 6之中,然后设置在固定件1 2位于导引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型显示器升降引动装置,其包括架体、驱动器及引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肘节机构,该肘节机构连结设置在该架体的一活动件及一固定件之间,使该活动件相对固定件产生位移;所述引动机构设置在肘节机构与固定件之间,且通过所述驱动器驱动该肘节机构相对固定件产生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