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树力专利>正文

一种摩托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277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具领域,公开了一种摩托轿车,构成该摩托轿车的技术方案包括:车架、设置于车架前后端的方向轮和动力轮及马达机构,在上述车架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双A拖拽臂,双臂端与车架部位轴连接,单臂端与方向柱轴连接,方向柱下端装置有辅助轮,所述的辅助轮与方向轮间连接有同步转向机构,可实现与方向轮的同步转向,在低速行驶时可起到支撑车体,使车身平衡稳定。同时两辅助轮连接一个平衡装置,可通过平衡装置自动调节两辅助轮着地的力度及高度。上述的方向轮、辅助轮、动力轮的连接车架部位均设有减震机构,车架上可安装车篷,使车内形成封闭的驾驶室。使车内形成封闭的驾驶室。使车内形成封闭的驾驶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轿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摩托轿车。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具有悠久的历史,以成熟的技术及使用的方便快捷得到人们长期的热衷。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摩托车一般为前向两个轮结构,前轮为方向轮,后轮为动力轮,这个结构的摩托车在低速行驶中不容易掌握平衡,同乘者必须用脚支撑,同时由于这种结构也限制了摩托车不能安装舒适的驾驶室。
[0003]专利号为ZL96249160.8授权公告号为CN2281935Y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附有升降辅助轮的摩托车,该摩托车的结构为由现行的摩托车以及带有测速控制电路的马达构成,在摩托车的车体中部连接支架轴设有辅助轮轮架,其一端设有辅助轮,另一端与马达输出轴连接。该结构的摩托车虽然解决了低速行驶时不易掌握平衡的问题,但是辅助轮不具备转向功能,有实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耗小,可在封闭驾驶室内舒适驾驶的摩托轿车。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摩托轿车,包括车架,设置于车架前后端的方向轮和动力轮,在上述车架中部两侧分别设有双A 拖拽臂、双臂端与车架部位轴连接,单臂端与方向柱轴连接,方向柱有两种技术方案可选择,一种是双臂方向柱,另一种是单臂方向柱,方向柱下端装置有辅助轮等同于方向轮,所述的辅助轮与方向轮间连接有同步转向机构,可实现与方向轮的同步转向,在低速行驶时可起到支撑车体,使车身平衡稳定,车架上可安装车篷,使车内形成封闭的驾驶室,同时两辅助轮连接一个平衡装置,可通过平衡装置自动调节两辅助轮着地的力度及高度,上述的方向轮、辅助轮、动力轮的连接车架部位均设有减震机构。
[000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现有成熟的摩托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比以往摩托车更稳定,载重增大,安全舒适,克服了传统摩托车没有驾驶室,低速行驶不稳定等缺点,比三轮车及小型汽车更为节能,节材、降耗环保灵活方便,减轻公路拥堵。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000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0009]图3为双A拖拽臂辅助轮的侧视图
[0010]图4为双A拖拽臂辅助轮的俯视图
[0011]图5为单臂方向柱结构图
[0012]图6为双臂方向柱结构图
[0013]图中:1车架、2方向轮、3动力轮、4双A拖拽臂、5辅助轮、6转向装置、7同步转向机构、8减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看图1、图2,一种摩托轿车,包括车架1设置于车架1前后端的方向轮2和动力轮3,在上述车架1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双A拖拽臂4和设置于其端部的辅助轮5,辅助轮5上连接转向装置6,转向装置6连接有同步转向机构7,可实现与方向轮2的同步转向,双A拖拽臂与车架的轴连接部位设有减震机构8,可调节两辅助轮5的力度及高度,在低速行驶时辅助轮5可支撑车体,使车身平衡稳定,车架1上可安装车篷,使车内形成封闭的驾驶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轿车,包括车架、设置于前后端的方向轮和动力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车架中部两侧分别设有双A拖拽臂,双臂端与车架部位轴连接,单臂端与方向转轴连接,方向柱有两种技术方案可选择,一种是双臂方向柱,另一种是单臂方向柱,方向柱下端装置有辅助轮等同于方向轮,所述的辅助轮与方向轮间连接有同步转向机构,可实现与方向轮的同步转向,在低速行驶时可起到支撑车体,使车身平衡稳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轿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树力
申请(专利权)人:翟树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