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2738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0
一种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涉及土壤修复及重金属吸附领域。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包括第一基底层、第二基底层、吸附层、第一覆盖层、第二覆盖层和取样管。吸附层由生物质炭构成。取样管贯穿至吸附层。取样管包括外管和内芯,内芯包括转轴、转盘、滑条和导向板。转盘可转动地配合于外管,转盘的盘面设有滑槽,滑条可滑动地配合于滑槽。转轴同转盘固定连接,导向板固定连接于外管的内壁。滑条具有导向柱,导向板开设有引导槽,导向柱配合于引导槽。滑条具有取样腔。外管开设有取样口。转轴用于带动转盘,以使导向柱在引导槽的引导下推动滑条伸入吸附层取样。其结构简单、便于实施、能对土壤进行持续改善。续改善。续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及重金属吸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土壤和粮食作物重金属污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这是工业化的不受控制,不可持续的城市化和集约化农业实践造成的。作为一类有毒物质,重金属对土壤质量、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高度威胁。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000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其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实施难度低,能够有效地对土壤进行持续改善,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效地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去除,有助于不断提升土壤质量,改善作物品质;此外,其便于监测和把控,能够非常方便地对吸附情况进行评估,便于后续维护和持续优化,对于不断改善吸附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其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基底层、第二基底层、吸附层、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第一基底层和第一覆盖层均由碎石构成,第二基底层由泥沙构成,第二覆盖层为土层,吸附层由生物质炭构成。
[0007]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还设置有取样管,取样管贯穿至吸附层。取样管包括外管和内芯,内芯包括转轴、转盘、滑条和导向板。
[0008]转盘可转动地配合于外管的内壁,转盘的盘面设有滑槽,滑条可滑动地配合于滑槽。转轴同转盘固定连接,导向板固定连接于外管的内壁。滑条具有导向柱,导向板开设有引导槽,导向柱可滑动地配合于引导槽。
[0009]滑条具有取样腔,取样腔由其侧壁凹陷形成。外管开设有供滑条伸出的取样口。转轴用于带动转盘转动,以使导向柱在引导槽的引导下推动滑条经取样口伸入吸附层,从而将样品收入取样腔。
[0010]进一步地,滑槽的深度同滑条的厚度相同,滑槽的宽度同滑条的宽度相同。滑槽的端口部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同滑条过盈配合。
[0011]进一步地,滑槽沿转盘的径向设置,转轴固定连接于转盘的盘面。转轴的端壁架设于滑槽,转轴固定连接于滑槽的两侧边缘。
[0012]进一步地,导向板呈半圆状并开设有为转轴让位的让位缺口。沿转轴的周向,导向板同转轴活动配合。引导槽呈长条状且平行于导向板的直型边缘设置。
[0013]进一步地,取样口沿外管的周向延伸呈弧状。
[0014]进一步地,沿外管的轴向,取样口的外径小于转盘的厚度,取样口两侧的外管的内
壁均同转盘贴合。
[0015]进一步地,内芯为多组,多组内芯沿外管的轴向依次设置,一组内芯的转轴同另一组内芯的转盘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地,外管包括可拆卸地连接的取样段和驱动段。内芯设于取样段。驱动段可转动地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同内芯的转轴可拆卸地传动连接。
[0017]进一步地,驱动轴的端部设置有沿其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驱动支杆,驱动支杆均沿驱动轴的径向设置,且驱动支杆均呈圆柱状。用于同驱动轴传动连接的内芯的转轴的端部具有配合件。配合件沿转轴的径向设置,且多个配合件沿转轴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配合件具有用于同驱动支杆配合的配合槽,配合槽的槽壁的横截面为圆弧,且其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180
°

[0018]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的整体结构,最底下为由碎石构成的第一基底层,可以起到主体支撑作用,减少局部塌陷和层状结构变形。由泥沙构成的第二基底层能够起到辅助支持作用,由泥沙构成的第一覆盖层则能够对吸附层进行“封顶”,避免吸附层出现撕裂,加强吸附层的平整性和密实性,第二基底层和第一覆盖层同时还提高吸附层与周围环境的相容性,便于对重金属离子进行顺利吸附。第二覆盖层为土层,用于对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的主体功能部分进行深埋。
[0020]在使用过程中,转动转轴,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滑条也相对导向板进行转动,在引导槽的引导下,导向柱会沿着引导槽滑动,且滑条会被导向柱驱动,促使滑条沿着滑槽滑动,从而使滑条从取样口伸入到吸附层中,将吸附层中的生物质炭收集到取样腔当中,完成取样。
[0021]通过以上操作,可以方便地完成对吸附层进行取样,取样完毕后,将取样管抽出,将取样腔中的样品取出,通过对样品中所吸附的总金属元素进行检测,能够直接对吸附层的吸附能力和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对样品的检测,还能够对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的剩余可吸附量、吸附效率、吸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估,对于不断优化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的整体性能、掌握土壤改善情况具有积极意义。
[0022]例如,如果检测到吸附层的生物质炭对重金属元素已经吸附饱和,那么就可以将深埋的吸附层挖出,进行统一回收处理。并且重新部署新的吸附层,进行下一周期的重金属吸附工作。
[0023]总体而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实施难度低,能够有效地对土壤进行持续改善,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效地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去除,有助于不断提升土壤质量,改善作物品质;此外,其便于监测和把控,能够非常方便地对吸附情况进行评估,便于后续维护和持续优化,对于不断改善吸附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的取样管的滑条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1中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的取样管的滑条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图1中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的取样管的滑条处于第三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1中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的取样管的滑条处于第四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图1中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的取样管的滑条处于第五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图2中取样管的转盘和转轴的第一视角的配合示意图;
[0032]图8为图7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33]图9为图2中取样管的转盘和转轴的第二视角的配合示意图;
[0034]图10为图1中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的取样管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为图10中B区域的放大图;
[0036]图12为图2中取样管的滑条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3为图2中取样管的驱动段和取样段的配合示意图;
[0038]图14为图2中取样管的驱动轴和内芯的转轴的配合示意图。
[0039]图标: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1000;第一基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基底层、第二基底层、吸附层、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所述第一基底层和所述第一覆盖层均由碎石构成,所述第二基底层由泥沙构成,所述第二覆盖层为土层,所述吸附层由生物质炭构成;所述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还设置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贯穿至所述吸附层;所述取样管包括外管和内芯,所述内芯包括转轴、转盘、滑条和导向板;所述转盘可转动地配合于所述外管的内壁,所述转盘的盘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条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滑槽;所述转轴同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管的内壁;所述滑条具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板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导向柱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引导槽;所述滑条具有取样腔,所述取样腔由其侧壁凹陷形成;所述外管开设有供所述滑条伸出的取样口;所述转轴用于带动所述转盘转动,以使所述导向柱在所述引导槽的引导下推动所述滑条经所述取样口伸入所述吸附层,从而将样品收入所述取样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深度同所述滑条的厚度相同,所述滑槽的宽度同所述滑条的宽度相同;所述滑槽的端口部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同所述滑条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沿所述转盘的径向设置,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转盘的盘面;所述转轴的端壁架设于所述滑槽,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槽的两侧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炭深埋层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明辉肖光莉韩熙徐强朱双勾琪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科源工程技术测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