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高分散性的水泥分散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269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高分散性的水泥分散剂,按重量份数计,其包括填料9-13重量份、辅料14-18重量份、复合分散作用料48-52重量份、引发剂2-6重量份、催化剂1-3重量份以及纳米粒子2-4重量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优良的分散性,减少沉淀及分散不均的产生,有助于对水泥分散效果的改善,能够大大降低混合物料间的吸附作用,增强分散作用的稳定性吸附、引气、润湿、增稳等功能显著提高,使混凝土水灰比降低,和易性提高,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和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高分散性的水泥分散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外加剂
,具体涉及一种具备高分散性的水泥分散剂。

技术介绍

[0002]在土木建筑现场大多使用水泥,在水泥中添加水制成水泥浆,在其中混合细骨料砂后得到砂浆,再向其中混合粗骨料碎石得到混凝土,它们大多用在建筑构件和土木、耐火墙壁等许多用途中,其用量也大。对于这些水泥浆、砂浆和混凝土而言,通过水泥与水反应,经过凝聚和固化而产生强度,所以添加水后的操作性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
[0003]水泥分散剂,又称减水剂,是指在没有溶剂存在但存在抗氧剂的特定条件下,使经过精制处理使过氧化值达到5.0meq/kg以下的α-烯丙基-ω-羟基-聚氧化烯和脂肪族一元羧酸进行酯化反应,制造烯丙基醚酯单体。另外,使用由该方法制造的烯丙基醚酯单体作为制造用于水泥分散剂的接枝共聚物和/或其盐时的中间原料。水泥分散剂,可在不影响混凝土流动性的条件下,减少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或在不影响用水量的条件下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二者兼顾,是一种具有减水和增强作用的外加剂。在工程上使用水泥分散剂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混凝土用水量,降低水灰比,节约水泥用量,并改善其和易性。
[0004]水泥分散剂施用后可大幅度的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和强度,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混凝土是世界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水泥分散剂已成为混凝土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剂。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混凝土中水泥分散剂用量占80%以上。水泥分散剂主要有以下几种: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减水剂;三聚氰胺减水剂;氨基磺酸盐减水剂;脂肪族减水剂;羧酸接枝共聚物减水剂。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发生以下问题:减水剂用量过大、混凝土粘性太大、出现离析泌水现象、泵送困难。而且当水泥泥含量较高时,单纯提高聚羧酸掺量并不能解决减水和保坍的问题,聚羧酸超掺使成本增加,还会造成混凝土初始离析严重,凝结时间过长等问题。因此需开发一种分散性强的水泥分散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高分散性的水泥分散剂。
[0006]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如下,一种具备高分散性的水泥分散剂,按重量份数计,其包括填料9-13重量份、辅料14-18重量份、复合分散作用料48-52重量份、引发剂2-6重量份、催化剂1-3重量份以及纳米粒子2-4重量份;
[0007]所述填料为取链烷醇胺铁铝络合物、滑石粉、聚乙烯醇、木质素磺酸钙、甲基烯丙基磺酸钠混合研磨即得;
[0008]所述辅料为羟基磷灰石、聚乙烯吡咯烷酮、熟化玉米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硅酮;
[0009]所述复合分散作用料为环氧乙烷、硫酸钠、活性炭粉、甲基烯丙基磺酸钠、3-巯基丙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顺丁烯二酸酐、聚硅酮;
[0010]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钠、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过硫酸铵的混合物。
[0011]所述纳米粒子为聚羧酸纳米粒子。
[001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包括填料9重量份、辅料18重量份、复合分散作用料48重量份、引发剂-6重量份、催化剂1重量份以及纳米粒子4重量份。
[001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包括填料11重量份、辅料16重量份、复合分散作用料50重量份、引发剂4重量份、催化剂2重量份以及纳米粒子3重量份。
[001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包括填料13重量份、辅料14重量份、复合分散作用料52重量份、引发剂2重量份、催化剂3重量份以及纳米粒子2重量份。
[001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填料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链烷醇胺铁铝络合物45%、滑石粉35%、聚乙烯醇12%、木质素磺酸钙6%、甲基烯丙基磺酸钠2%。
[001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辅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羟基磷灰石38%、聚乙烯吡咯烷酮17%、熟化玉米淀粉1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8%、聚硅酮12%。
[001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复合分散作用料是将各物料按照重量份称取后在球磨机中球磨粉碎,过200目筛选后,即得;各物料重量份分别为:环氧乙烷20重量份、硫酸钠4重量份、活性炭粉3重量份、甲基烯丙基磺酸钠11重量份、3-巯基丙酸3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重量份、顺丁烯二酸酐4重量份、聚硅酮15重量份。
[0018]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催化剂为浓硫酸。
[001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引发剂中过硫酸钠、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过硫酸铵的质量比为1:2:1。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高分散性的水泥分散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水泥分散剂具备优良的分散性,减少沉淀及分散不均的产生,有助于对水泥分散效果的改善,能够大大降低混合物料间的吸附作用,增强分散作用的稳定性吸附、引气、润湿、增稳等功能显著提高,使混凝土水灰比降低,和易性提高,,改善在应用于水泥时对整体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效果好,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和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2]实施例1一种水泥分散剂填料
[0023]一种水泥分散剂填料所述填料,其各组分的质量比为:链烷醇胺铁铝络合物45%、滑石粉35%、聚乙烯醇12%、木质素磺酸钙6%、甲基烯丙基磺酸钠2%。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先方案,本专利技术填料为取链烷醇胺铁铝络合物、滑石粉、聚乙烯醇、木质素磺酸钙、甲基烯丙基磺酸钠混合研磨即得。
[0025]实施例2一种水泥分散剂的复合分散作用料
[0026]一种水泥分散剂的复合分散作用料,其包括环氧乙烷、硫酸钠、活性炭粉、甲基烯丙基磺酸钠、3-巯基丙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顺丁烯二酸酐、聚硅酮。
[0027]本专利技术复合分散作用料中各物料重量份分别为:环氧乙烷20重量份、硫酸钠4重量份、活性炭粉3重量份、甲基烯丙基磺酸钠11重量份、3-巯基丙酸3重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
钠5重量份、顺丁烯二酸酐4重量份、聚硅酮15重量份。
[0028]本专利技术复合分散作用料是将各物料按照重量份称取后在球磨机中球磨粉碎,过200目筛选后,即得。
[0029]实施例3一种具备高分散性的水泥分散剂
[0030]一种具备高分散性的水泥分散剂,按重量份数计,其包括填料9重量份、辅料18重量份、复合分散作用料48重量份、引发剂-6重量份、催化剂1重量份以及纳米粒子4重量份。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先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辅料为羟基磷灰石、聚乙烯吡咯烷酮、熟化玉米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硅酮;
[003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先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钠、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过硫酸铵的混合物。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先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纳米粒子为聚羧酸纳米粒子。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高分散性的水泥分散剂,按重量份数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填料9-13重量份、辅料14-18重量份、复合分散作用料48-52重量份、引发剂2-6重量份、催化剂1-3重量份以及纳米粒子2-4重量份;所述填料为取链烷醇胺铁铝络合物、滑石粉、聚乙烯醇、木质素磺酸钙、甲基烯丙基磺酸钠混合研磨即得;所述辅料为羟基磷灰石、聚乙烯吡咯烷酮、熟化玉米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硅酮;所述复合分散作用料为环氧乙烷、硫酸钠、活性炭粉、甲基烯丙基磺酸钠、3-巯基丙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顺丁烯二酸酐、聚硅酮;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钠、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过硫酸铵的混合物。所述纳米粒子为聚羧酸纳米粒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高分散性的水泥分散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填料9重量份、辅料18重量份、复合分散作用料48重量份、引发剂-6重量份、催化剂1重量份以及纳米粒子4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高分散性的水泥分散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填料11重量份、辅料16重量份、复合分散作用料50重量份、引发剂4重量份、催化剂2重量份以及纳米粒子3重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高分散性的水泥分散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填料13重量份、辅料14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中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