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256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7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转向架,包括:刚性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具有沿纵向方向贯穿的侧梁安装通道;侧梁,与所述连接座安装;所述侧梁包括弹性的第二梁板和弹性的第一梁板,所述第二梁板和所述第一梁板上下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梁板的中部和所述第一梁板的中部容纳于所述侧梁安装通道,所述第二梁板的两端和所述第一梁板的两端从所述连接座伸出,所述纵向方向是所述转向架的运动方向,所述连接座用于置于轨道的一条走行轨的上方。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转向架重量大的技术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架


[0001]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向架。

技术介绍

[0002]轨道列车传统的转向架包括:构架,轮对,牵引装置,制动装置及缓冲装置等等。其中,构架是转向架的主体骨架,用于安装及承载转向架的其他结构,如轮对,牵引装置,缓冲装置等等。构架通常由两个平行的刚性的侧梁和焊接在两个侧梁之间的刚性的横梁构成,侧梁和横梁通常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传统的刚性转向架,重量较大。
[0003]因此,转向架的重量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在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转向架,以解决转向架重量大的技术问题。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架,包括:
[0007]刚性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具有沿纵向方向贯穿的侧梁安装通道;
[0008]侧梁,与所述连接座安装;所述侧梁包括弹性的第二梁板和弹性的第一梁板,所述第二梁板和所述第一梁板上下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
[0009]其中,所述第二梁板的中部和所述第一梁板的中部容纳于所述侧梁安装通道,所述第二梁板的两端和所述第一梁板的两端从所述连接座伸出,所述纵向方向是所述转向架的运动方向,所述连接座用于置于轨道的一条走行轨的上方。
[0010]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1]侧梁与连接座安装后,第二梁板和第一梁板上下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在侧梁承受的垂向载荷较小,第二梁板和第一梁板之间仍然具有间隙时,第二梁板发生弹性形变独自承载垂向载荷,第一梁板完全不承载垂向载荷;在侧梁承受的垂向载荷增大,导致第二梁板发生弹性形变且压在第一梁板之上,两者之间不再有间隙时,第二梁板和第一梁板共同承载垂向载荷。即转向架以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梁板和第一梁板的方式提供多级垂向刚度,多级垂向刚度的转向架能够匹配轨道列车的多种垂向载荷的要求。刚性的连接座是转向架的安装基础,第二梁板的中部和第一梁板的中部容纳于连接座的侧梁安装通道,第二梁板的两端和第一梁板的两端从连接座伸出,即连接座在纵向方向的长度是小于侧梁在纵向方向的长度的。这样,连接座和侧梁的组合件的重量比
技术介绍
中传统侧梁的重量小,有利于转向架重量的控制。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向架,不仅能够提供多级垂向刚度,而且重量轻,符合转向架的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00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
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向架适用于非动力转向架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向架适用于动力转向架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和图2所示转向架的连接座和侧梁安装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所示侧梁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5为图4所示侧梁的侧面示意图;
[0018]图6为图1和图2所示转向架的连接座,侧梁和二系悬挂装置安装的示意图;
[0019]图7为图6的爆炸示意图;
[0020]图8为图6的剖视图;
[0021]图9为图1和图2所示转向架的侧梁,一系悬挂装置和轴箱安装的示意图;
[0022]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11为图10的爆炸示意图;
[0024]图12为图1和图2所示转向架的连接座和另一结构的侧梁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13为图12所示的连接座和侧梁的一种安装方式的剖视图;
[0026]图14为图13所示的垂向止挡压在所述第一梁板的中部的示意图;
[0027]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向架的剖视图;
[0028]图16为图15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向架的牵引梁和连接座的分解示意图;
[0030]图18为图17所示牵引梁的示意图;
[0031]图19为图17所示牵引缓冲连接套的示意图;
[0032]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向架的牵引梁和牵引销的组装示意图;
[0033]图21为图20的爆炸示意图;
[0034]图22为图2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5]图23为图22所示牵引缓冲件的分解示意图;
[0036]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向架另一种实现形式的剖视图;
[0037]图25为图24的局部放大图;
[0038]图26为图15和图24所示转向架的连接座的示意图;
[0039]图27为图26所示连接座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说明:
[0041]100连接座,110第一牵引梁安装孔,111第一底部缓冲间隙,
[0042]121第二底部缓冲间隙,131座体顶板,131-1平衡杆安装接口,
[0043]132座体外侧板,132-1制动安装座,132-2减振器安装部,
[0044]133座体底板,133-1单拉杆接口;
[0045]210牵引梁,211横向框,212纵向框,212-1第一牵引连接销,
[0046]212-2第二牵引连接销,220牵引缓冲连接套,221牵引缓冲内层套,
[0047]222牵引缓冲中间套,222-1侧部缓冲间隙,223牵引缓冲外层套,
[0048]230牵引销,231-1横向刚性磨耗板,231-2纵向刚性磨耗板,
[0049]240牵引缓冲件,242-11第一金属连接件,242-12橡胶连接件,
[0050]242-13第二金属连接件,242-14第三金属连接件,
[0051]242-2牵引缓冲调整垫片;
[0052]300侧梁,310第二梁板,311侧梁连接销,320第一梁板,
[0053]331一系上悬挂接口,332一系下悬挂接口,
[0054]341弹性缓冲垫,342垂向止挡,
[0055]410一系悬挂装置,411第一悬挂组件,412第二悬挂组件,
[0056]420二系悬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58]实施例一
[005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架,能够应用于轨道车辆中,该轨道车辆可以为内燃机车或电力机车,可以为动车组、地铁、轻轨或有轨电车等。
[006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向架适用于非动力转向架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转向架适用于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具有沿纵向方向贯穿的侧梁安装通道;侧梁,与所述连接座安装;所述侧梁包括弹性的第二梁板和弹性的第一梁板,所述第二梁板和所述第一梁板上下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梁板的中部和所述第一梁板的中部容纳于所述侧梁安装通道,所述第二梁板的两端和所述第一梁板的两端从所述连接座伸出,所述纵向方向是所述转向架的运动方向,所述连接座用于置于轨道的一条走行轨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板是两端向中部逐渐变低的形状,所述第一梁板是两端向中部逐渐变低的形状;其中,所述第二梁板的中部在受到垂向载荷时,所述第二梁板的两端向中部靠近,所述第一梁板的中部在受到所述第二梁板的中部施加的垂向载荷时,所述第一梁板的两端向中部靠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板自两端向中部厚度逐步增大,所述第一梁板自两端向中部厚度逐步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板自两端向中部宽度逐步增大,所述第一梁板自两端向中部宽度逐步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板的中部具有向上凸设的刚性的侧梁连接销;所述连接座包括座体顶板,所述侧梁安装通道位于所述座体顶板之下,所述座体顶板具有侧梁连接孔;所述转向架还包括二系悬挂装置,所述二系悬挂装置底部具有二系悬挂接口;所述侧梁连接销向上穿过所述侧梁连接孔和所述二系悬挂接口以实现所述第二梁板和所述二系悬挂装置与所述连接座安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系悬挂装置,所述一系悬挂装置包括第一悬挂组件和第二悬挂组件;所述第二梁板的下板面的端部和所述第一梁板的上板面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系上悬挂接口,所述第一梁板的下板面的端部设置有一系下悬挂接口;所述第一悬挂组件通过所述一系上悬挂接口将所述第一悬挂组件与所述第二梁板和所述第一梁板安装;所述第二悬挂组件通过所述一系下悬挂接口将所述第二悬挂组件与所述第一梁板安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板是碳纤维材料或玻璃纤维材料的第二梁板,所述第一梁板是碳纤维材料或玻璃纤维材料的第一梁板。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缓冲垫,所述弹性缓冲垫设置在所述第二梁板的中部和所述第一梁板的中部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二梁板的中部固定和所述第一梁板的中部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垫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二梁板的刚度,所述弹性缓冲垫的刚度小于第一梁板的刚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垫是橡胶材料的弹性缓冲垫。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还包括:刚性的垂向止挡,所述垂向止挡与所述连接座固定,所述垂向止挡设置在所述第二梁板的中部和所述第一梁板的中部之间,且所述垂向止挡与所述第二梁板的中部相接触。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向止挡与所述第二梁板的中部相贴合。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向止挡与所述第一梁板的中部之间保持间隙。1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是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座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侧梁是两个;其中,所述横向方向是所述转向架的轨距方向;所述转向架还包括牵引梁,所述牵引梁的两端和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的连接为柔性连接。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梁为封闭的框形,所述牵引梁以平放的方式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所述牵引梁的框口平行于基准面;其中,所述基准面是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确定的坐标面。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梁是横向框和纵向框围成的矩形的牵引梁,所述横向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转向架的轨距方向一致,所述纵向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转向架的运动方向一致。1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隶新郭继祥董磊孙秀宇张明吴瑞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