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增容的架空绝缘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244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增容的架空绝缘电缆,包括绝缘层一、第一单芯电缆、第二单芯电缆与第三单芯电缆,所述绝缘层一内部设有第一单芯电缆,所述第一单芯电缆下方设有第二单芯电缆,所述第二导电线芯单芯电缆右侧设有第三单芯电缆,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与第三绝缘层均采用耐温等级达到105℃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所述导电线芯一、导电线芯二与导电线芯三均采用高导电铝材料,所述第一导电线芯、第二导电线芯与第三导电线芯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圆周表面设有支架,所述第一导电线芯、第二导电线芯与第三导电线芯和支架之间设有填充物。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承载能力高,输电容量大,满足了高负荷的要求。满足了高负荷的要求。满足了高负荷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增容的架空绝缘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绝缘电缆
,具体为一种可增容的架空绝缘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电力需求量呈持续增加趋势,尤其东部地区电力负荷持续增加,使城市配电网受端承受较大的负荷。由于线路走廊资源的日益紧张、走廊占地压力的不断加大,在城市中新建输电线路显得越来越困难,受输电线路走廊等限制因素的影响, 负荷通道常常出现“卡脖子”现象,使负荷不能有效地送往受端。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用电负荷与电缆线路建设困难之间的矛盾,只能把研究方向从电网的扩张转移到挖掘现有网络的潜力、提高现有输电网的输送能力上。
[0003]然而现有的架空绝缘电缆,承载能力不够,输电容量小,不能满足高负荷要求。因此,提出一种可增容的架空绝缘电缆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容的架空绝缘电缆,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增容的架空绝缘电缆,包括绝缘层一,所述绝缘层一外圆周表面设有与绝缘层一紧密贴合的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内部设有第一单芯电缆,所述第一单芯电缆内部设有第一阻水层,所述第一阻水层内圆周表面设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内圆周表面设有第一吸热层,所述第一吸热层内部同圆心的设有导电线芯一,所述导电线芯一与第一吸热层之间的环形区域设有第一绞合层,所述第一绞合层与导电线芯一与第一吸热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单芯电缆下方设有第二单芯电缆,所述第二单芯电缆内部设有第二阻水层,所述第二阻水层内圆周表面设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内圆周表面设有第二吸热层,所述第二吸热层内部同圆心的设有导电线芯二,所述导电线芯二与第二吸热层之间的环形区域设有第二绞合层,所述第二绞合层与导电线芯二与第二吸热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单芯电缆右侧设有第三单芯电缆,所述第三单芯电缆内部设有第三阻水层,所述第三阻水层内圆周表面设有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内圆周表面设有第三吸热层,所述第三吸热层内部同圆心的设有导电线芯三,所述导电线芯三与第三吸热层之间的环形区域设有第三绞合层,所述第三绞合层与导电线芯三与第三吸热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与第三绝缘层均采用耐温等级达到105℃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所述导电线芯一、导电线芯二与导电线芯三均采用高导电铝材料,具体为Al99.90和Al99.85两种牌号的铝锭按一定比例配合生成,且所述导电线芯一、导电线芯二与导电线芯三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一般现有导电线芯,所述第一单芯电缆、第二单芯电缆与第三单芯电缆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圆周表面设有吸热层一,所述吸热层一的外圆周表面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为“Y”型结构,所述支架外侧包覆有吸热层二,所述绝缘层一内部除第一单芯电缆、第二单芯电缆、第三单芯电缆与支架之外形成的空腔设有填充物。
[000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绝缘层一外圆周表面设有与绝缘层一紧密贴合的耐磨层。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填充物具体为纤膏。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单芯电缆内部设有第一阻水层,所述第二单芯电缆内部设有第二阻水层,所述第三单芯电缆内部设有第三阻水层。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架为“Y”型结构。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杆外圆周表面设有吸热层一,所述支架外侧包覆有吸热层二。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吸热层、第二吸热层、第三吸热层、吸热层一与吸热层二具体为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BC) 材料。
[0011]有益效果:
[0012]1.该调和油加热混合装置提供了一种高导电铝材,具体为 Al99.90和Al99.85两种牌号的铝锭按一定比例配合生成,高电导率铝杆的电导率可达到63%IACS,而普通架空绝缘电缆中的铝导体的电导率为61%IACS,并且导体材料在长期工作温度状态下,有良好的强度保留率。高电导率铝杆所生产的铝单线的电阻率可达到0.02737
[0013]Ω
·
mm2/m,较61%IACS铝杆所生产的铝单线的电阻率好3%左右,这意味着导体的20℃最大直流电阻可降低约3%,提高了电缆的承载能力,很好地增加了输电的容量。
[0014]2.该调和油加热混合装置提供了一种吸热层,吸热层具体为第一吸热层、第二吸热层、第三吸热层、吸热层一与吸热层二,且材料具体为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BC)材料,以树脂和橡胶为基体,并添加无卤阻燃剂的复合材料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作用如吸热作用、覆盖作用、抑制链反应、不燃气体的窒息作用等,且吸热效果好,使得工作温度降低,提高了电缆的输电容量与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的填充物具体结构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的单芯电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的支撑杆立体结构图;
[0019]图中:1.第一单芯电缆 101.第一阻水层 102.第一绝缘层 103.第一吸热层 104.第一绞合层 105.导电线芯一 2.第二单芯电缆 201. 第二阻水层 202.第二绝缘层 203.第二吸热层 204.第二绞合层 205.导电线芯二 3.第三单芯电缆 301.第三阻水层 302.第三绝缘层 303.第三吸热层 304.第三绞合层 305.导电线芯三 4.填充物 5. 耐磨层 6.支架 7.绝缘层一 8.支撑杆 9.吸热层一 10.吸热层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增容的架空绝缘电缆,包括绝缘层一7,所述绝缘层一7外圆周表面设有与绝缘层一7紧密贴合的耐磨层5,使得电缆的抗老化与抗磨损能力提高,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所述耐磨层5内部设有第一单芯电缆1,所述第一单芯电缆1内部设有第一阻水层101,所述第一阻水层101内圆周表面设有第一绝缘层102,所述第一绝缘层102内圆周表面设有第一吸热层 103,所述第一吸热层103内部同圆心的设有导电线芯一105,所述导电线芯一105与第一吸热层103之间的环形区域设有第一绞合层 104,所述第一绞合层104与导电线芯一105与第一吸热层1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单芯电缆1下方设有第二单芯电缆2,所述第二单芯电缆2内部设有第二阻水层201,所述第二阻水层201内圆周表面设有第二绝缘层202,所述第二绝缘层202内圆周表面设有第二吸热层 203,所述第二吸热层203内部同圆心的设有导电线芯二205,所述导电线芯二205与第二吸热层2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增容的架空绝缘电缆,包括绝缘层一(7)、第一单芯电缆(1)、第二单芯电缆(2)与第三单芯电缆(3),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一(7)内部设有第一单芯电缆(1),所述第一单芯电缆(1)内部设有第一绝缘层(102),所述第一绝缘层(102)内圆周表面设有第一吸热层(103),所述第一吸热层(103)内部同圆心的设有导电线芯一(105),所述导电线芯一(105)与第一吸热层(103)之间的环形区域设有第一绞合层(104),所述第一绞合层(104)与导电线芯一(105)与第一吸热层(1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单芯电缆(1)下方设有第二单芯电缆(2),所述第二单芯电缆(2)内部设有第二绝缘层(202),所述第二绝缘层(202)内圆周表面设有第二吸热层(203),所述第二吸热层(203)内部同圆心的设有导电线芯二(205),所述导电线芯二(205)与第二吸热层(203)之间的环形区域设有第二绞合层(204),所述第二绞合层(204)与导电线芯二(205)与第二吸热层(20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单芯电缆(2)右侧设有第三单芯电缆(3),所述第三单芯电缆(3)内部设有第三绝缘层(302),所述第三绝缘层(302)内圆周表面设有第三吸热层(303),所述第三吸热层(303)内部同圆心的设有导电线芯三(305),所述导电线芯三(305)与第三吸热层(303)之间的环形区域设有第三绞合层(304),所述第三绞合层(304)与导电线芯三(305)与第三吸热层(3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102)、第二绝缘层(202)与第三绝缘层(302)均采用耐温等级达到105℃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小桥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