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致动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241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致动器安装结构,包括基座和驱动器,所述的驱动器包括依次设置的插接部和致动器,致动器的两端分别为自由端和固定端,致动器的固定端与插接部固定连接,插接部远离致动器的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电连接件,各第一电连接件分别通过对应的导电件与致动器的对应的电信号引脚连接,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插接部的插孔,插孔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电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电连接件;插接部插装于插孔内,且第一电连接件与对应的第二电连接件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拆装方便,便于密封致动器部件,不存在线路穿过壳体的问题,实现了更好的光路连接和结构连接。了更好的光路连接和结构连接。了更好的光路连接和结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致动器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扫描器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致动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光纤扫描投影技术的成像原理是,通过致动器带动扫描光纤进行预定二维扫描轨迹的运动,同时调制光源出光功率,将待显示图像的每个像素点信息逐一投射到成像区域上,从而形成投射画面。
[0003]光纤扫描投影系统包括:处理器、光源调制模块、光源合束模块、光纤扫描器和扫描驱动电路。处理器通过向扫描驱动电路发送电控制信号来控制光纤扫描器振动扫描,同时,处理器通过向光源调制模块发送电控制信号来控制光源合束模块的出光功率。光源调制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输出光源调制信号,以调制光源合束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颜色的光源单元(可以是激光器/发光二极管等)。
[0004]光源合束模块中每种颜色的光源单元产生的光经合束后逐一产生每个像素点的色彩和灰度信息,光源合束模块出射的合束光束通过光纤导入光纤扫描器。同步地,扫描驱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输出扫描驱动信号,以控制光纤扫描器中的扫描光纤以预定的二维扫描轨迹(螺旋扫描、栅格式扫描、李萨如扫描等)进行运动。一些光纤扫描器还设置有反馈结构或监测结构,反馈结构或监测结构通过信号线连接反馈信号采集电路或监测信号采集电路。
[0005]如图1所示,为现有光纤扫描器的结构,其包括致动器101、光纤102、固定件103和封装外壳104。如图中虚线部分,致动器101的尾端需要与封装外壳104实现结构固定,致动器101尾端的光纤102与合束模块105连接,致动器101的电信号引脚需要与外围电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电信号引脚例如可以包括电极引脚、反馈信号引脚、监测信号引脚等,外围电路例如可以包括驱动电路、反馈信号采集电路或监测信号采集电路等。这就导致光纤和导线需要穿过封装外壳,且光纤和导线均是固定连接在致动器上,拆装、维修都存在较大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致动器安装结构,可以更好的实现电路连接和结构连接。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致动器安装结构,包括基座和驱动器,所述的驱动器包括依次设置的插接部和致动器,致动器的两端分别为自由端和固定端,致动器的固定端与插接部固定连接,插接部远离致动器的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电连接件,各第一电连接件分别通过对应的导电件与致动器的对应的电信号引脚连接,
[0008]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插接部的插孔,插孔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电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电连接件;
[0009]插接部插装于插孔内,且第一电连接件与对应的第二电连接件相接触。
[0010]所述的插接部为柱型,其可以为等截面柱型,也可以是变截面柱型,如锥形、楔形
等,其截面可以为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等。插孔的内表面的形状与插接部的外表面形状相配合,以使得插接部的外表面与插孔的内表面相贴合。优选的,所述的插接部设置有供光纤穿过的穿孔。所述的插孔可以为贯穿基座的通孔,也可以为盲孔。优选的,当所述的插孔为盲孔时,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供光纤穿过的穿孔。
[0011]所述的电信号引脚包括电极引脚、反馈信号引脚和监测信号引脚中的至少一种。
[0012]所述的致动器安装结构还包括光纤,所述的光纤以悬臂支撑的方式固定安装于致动器的自由端。即,光纤出射光束的一端超出致动器的自由端形成光纤悬臂,光纤靠近光纤悬臂的部分与致动器的自由端固定连接。
[0013]所述的第一电连接件可以为贴覆于插接部外表面的金属片或金属环;也可以是嵌入插接部内部或一体成型于插接部内的金属件,并具有用于与第二电连接件接触连接的接触部,接触部可以为弧形面、环形面等,也可以为触点。所述的致动器上的每个电信号引脚均通过一个导电件连接对应的第一电连接件,当然各导电件之间相互绝缘,各第一电连接件间也相互绝缘。所述的导电件可以为导线、金属件等用于导电的部件。优选的,所述的导电件为印制导线,从而能够避免导电件对致动器振动性能的影响。
[0014]所述的第二电连接件可以为贴敷于插孔内表面的金属片或金属环;也可以是嵌入插接部内部或一体成型于基座内的金属件,并具有用于与第一电连接件接触连接的接触部,接触部可以为弧形面、环形面等,也可以为触点。各第二电连接件均通过设置于基座上的导电件与外部相应的器件连接。
[0015]所述的插接部与基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此两部件的可拆装连接结构。所述的可拆装连接结构可以为插销连接结构,也可以为卡接结构,也可以为螺栓连接结构。所述的插销连接结构可以为基座和插接部上均设置有销孔,待插接部插装入插孔后,插销依次穿入基座和插接部的销孔,以实现两者的连接。所述的卡接结构可以为插接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或凹槽,插孔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插接部相配合的凹槽或凸起,从而凸起卡接于对应的凹槽内。所述的螺栓连接结构可以为基座和插接部均设置有用于连接螺栓的连接孔,基座和插接部通过螺栓实现固定连接。
[0016]所述的插接部与致动器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为了降低加工难度,特别是为降低插接部的加工难度,所述的插接部和致动器为两个分别单独加工的部件,插接部通过连接件与致动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插接部连接致动器的一端具有用于连接连接件的连接孔,致动器连接插接部的一端具有用于连接插接件的连接孔,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装于插接部的所述连接孔内和致动器的所述连接孔内,并均固定连接,如螺钉固定、焊接固定、胶粘固定等。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连接件内部设置有供连接第一电连接件与致动器的电信号引脚的导电件或光纤通过的穿孔。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致动器内部也设置有用于供光纤通过的穿孔,从而光纤依次穿过基座的穿孔(当基座的插孔为盲孔时,当基座的插孔为通孔时则不具有该穿孔)、插接部的穿孔、连接件的穿孔、致动器的穿孔,并以悬臂支撑的方式固定于致动器的自由端。从而,光纤位于致动器内部并同样是从基座外部穿入。优选的,所述的连接件为柱型。
[0017]优选的,所述的插孔可以为贯穿基座的通孔,插接部内部设置有用于供光纤通过的穿孔,插接部用于插入插孔的一端设置有光纤插接结构。所述的光纤插接结构可采用常规的光纤插接器、光纤连接器等结构,也可以是在插接部的端部加工柱形的插头,并在插头
内设置用于安装光纤的引线孔,所述引线孔连通插接部用于供光纤通过的穿孔,柱形凸起的结构尺寸可参考市售的陶瓷插芯规格,以便于与陶瓷插芯配合实现光纤的对接,且柱形凸起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光纤的引线孔;还可以是在插接部的端部设置用于安装陶瓷插芯的凹槽,陶瓷插芯固定安装于凹槽内,陶瓷插芯用于安装光纤的引线孔连通插接部。从而插接部的端部为光纤插接件,插接部、致动器和光纤构成可以从基座插座随意插拔的单独构件,并且没有飞线,导电连接结构和光纤连接结构均是随插随用,方便部件的拆装、更换。
[0018]优选的,所述的致动器为管状致动器,此时管状致动器的内孔即为连接连接件的连接孔和供光纤穿过的穿孔。所述的管状致动器可以为二分管或四分管压电致动器,也可以管状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压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动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驱动器,所述的驱动器包括依次设置的插接部和致动器,致动器的两端分别为自由端和固定端,致动器的固定端与插接部固定连接,插接部远离致动器的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电连接件,各第一电连接件分别通过对应的导电件与致动器的对应的电信号引脚连接,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插接部的插孔,插孔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电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电连接件;插接部插装于插孔内,且第一电连接件与对应的第二电连接件相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致动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信号引脚包括驱动电极引脚、反馈信号引脚和监测信号引脚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致动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纤,光纤以悬臂支撑的方式固定安装于致动器的自由端。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致动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致动器上的每个电信号引脚均通过一个导电件连接对应的第一电连接件,各导电件之间相互绝缘,各第一电连接件之间相互绝缘。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致动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件为印制导线。6.如权利要求1-5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G零二B二六一零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