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调味料添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237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调味料添加系统,其包括:炒锅主体1、液态调料添加装置2、固态粉状调料添加装置3、喷头组件4,其中,液态调料添加装置2包括液态调料罐21、基座22和微型泵23,其中,液态调料罐21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孔213,出液孔213向远离液体调料罐1主体的方向延伸出出液管214;基座2的顶部设有承载槽221,液态调料罐21的主体下部固定在承载槽221中,出液管214的下端连接有第一食品级软管2141,第一食品级软管2141从承载槽221上的第一卡槽2211穿过,然后连接到微型泵23的进液口31,微型泵23的出液口32连接第二食品级软管;基座22内部设有微型泵安装座222,微型泵23固定在微型泵安装座222上。222上。222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调味料添加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
,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新型调味料添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专利号为CN201610071657.6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一种智能炒菜机自动下料机构,包括底座、旋转传动装置、调料添加装置、加油装置和倒料入锅装置,所述的旋转传料装置包括电机、旋转轴和多个物料盒,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旋转轴转动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旋转轴的下端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旋转轴的上端套装有挂架,挂架为正多边形结构,多个物料盒均匀地挂设于挂架的边缘上,所述的多个物料盒位于同一圆周内,每个物料盒的底部还设置有卡槽;所述的调料添加装置包括调料盒滑动座、丝杆、电机、直线移动架、液体调料盒和固体粉末调料盒,调料盒滑动座固定在底座的顶部,调料盒滑动座沿旋转轴的径向设置,调料盒滑动座上转动安装有丝杆,电机固定安装在调料盒滑动座的端壁上,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的端部传动连接,直线移动架的下部与丝杆配合连接,液体调料盒和固体粉末调料盒固定在直线移动架的顶部,液体调料盒的侧壁上设置有泵,泵的输入端与液体调料盒连通,泵的输出端与食品级PU管道连接,固体粉末调料盒的底部设置有送料螺杆,固体粉末调料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送料螺杆的端部传动连接;所述的倒料入锅装置包括电机和加菜摇杆,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电机的输出端与加菜摇杆的下端传动连接,加菜摇杆的上端固定有电磁铁。
[0003]由此可见,上述调料添加装置机构冗余,而且对于粉末状和液体调料的添加量控制精度差,不利于做出口感好的菜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调味料添加系统,其包括炒锅主体、液态调料添加装置、固态粉状调料添加装置、喷淋组件,其中液态调料添加装置通过微型泵对液态调料的进给量进行定量控制,并且通过食品级软管输送到喷淋组件,并由喷淋组件的液体调味料喷头喷洒到炒锅主体中;固体粉状调料添加装置通过电机带动螺杆运动,控制粉状调味料的进给量,将粉状调味料推入到食品级软管中,食品级软管输送到喷淋组件,并由喷淋组件的干粉喷头喷洒到炒锅主体中;喷淋组件通过气缸带动喷头组件发生转动,使得固体粉末状调味料和液态调味料从花洒中喷出。
[0005]一种新型调味料添加系统,其包括:炒锅主体1、液态调料添加装置2、固态粉状调料添加装置3、喷头组件4,其中,液态调料添加装置2包括液态调料罐21、基座22和微型泵23,其中,液态调料罐21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孔213,出液孔213向远离液体调料罐1主体的方向延伸出出液管214;基座2的顶部设有承载槽221,液态调料罐21的主体下部固定在承载槽221中,出液管214的下端连接有第一食品级软管2141,第一食品级软管2141从承载槽221上的第一卡槽2211穿过,然后连接到微型泵23的进液口31,微型泵23的出液口32连接第二食品级软管;基座22内部设有微型泵安装座222,微型泵23固定在微型泵安装座222上,基座22
的背面设有后盖板225,后盖板225能够盖合在基座22的侧壁上并通过螺丝锁死;同时,基座22的侧壁下部设有出口223,微型泵23的出液口32的第二食品级软管从出口223中穿过,最终通过喷头组件4的液体调味料喷头434喷出;固态粉状调料添加装置3包括:外罩34和内罩35,其中,内罩35位于外罩34的内部,内罩35包括圆柱形外侧壁、调味料储放盒352和中心圆柱形容纳腔528,调味料储放盒352位于圆柱形外侧壁和中心圆柱形容纳腔528之间,圆柱形的底部设有一圈第一齿轮356,第一齿轮356与第二齿轮357啮合,第二齿轮357的中心插入第一减速箱358的输出轴,第一电机358的电机轴与第一减速箱358的输入端连接;调味料储放盒352内部的容置腔室3521用于放置粉末状调味料,在容置腔室3521中的底部设置搅龙3523,搅龙3523的一端穿过內罩35的圆柱形侧壁,搅龙3523的另外一端穿过中心圆柱形容纳腔528的侧壁上的第一贯通孔3527,使得粉末状调味料能够通过第一贯通孔3527转移到中心圆柱形容纳腔528中;其特征在于:在搅龙3523的一端内部设置卡口5231,第二电机38的电机轴与第二减速箱381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减速箱381的输出轴811可以卡接在搅龙3523的卡口中;第二减速箱381固定在连接板382上,连接板382固定有第二气缸383和弹簧384,弹簧384的另外一端固定在外罩34上,第二气缸383能够带动连接板382向靠近內罩35的方向移动;中心圆柱形容纳腔的内部设有导气组件353和支撑导柱354,导气组件353包括导气柱和盖板,支撑导柱354的主体为圆柱形结构,该圆柱形主体正好位于中心圆柱形容纳腔内部,且支撑导柱354的上部与內罩35的上表面基本齐平,支撑导柱354的下部超出外罩34的水平固定板341的下表面0.5cm~1cm,支撑导柱354的表面设有一条竖直的U形贯通槽3542,导气柱可以插入到U形贯通槽3542中,且导气柱距离U形贯通槽3542的底部预留1cm~3cm高度作为粉状调味料的预存空间,支撑导柱354超出水平固定板341的下表面的距离为0.5cm~3cm,在支撑导柱354的下部连接有食品级软管,食品级软管与喷头组件4的干粉喷头433连接。
[0006]进一步的,液态调料罐21的顶部设有保护盖211,保护盖211上设有第一卡爪,液态调料罐21的主体上部设有第二卡爪,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上分别设有小孔,在小孔中穿过转动轴,使得保护盖211能够沿着转动轴发生旋转从而实现打开和关闭保护盖211的动作。
[0007]进一步的,液态调料罐21的主体的上口位置设置有自锁卡扣212,自锁卡扣212上设置有第二弹片2121,保护盖211上设置有第一弹片2111,第一弹片2111和第二弹片2121能够配合,使得保护盖211与液态调料罐21的主体卡合;并且可以通过按压自锁卡扣212上的按钮来改变第二弹片2121的角度,从而实现第一弹片2111与第二弹片2121的分离,从而使得保护盖211打开。以上自锁卡扣是现有的公开技术,不存在改进点。
[0008]进一步的,液态调味罐1的底部外侧还设有平衡固定柱215,承载槽221上还设置有第二卡槽212,出液管214可以插入到第一卡槽2211中,平衡固定柱215可以插入到第二卡槽212中,第一卡槽2211和第二卡槽212的形状为弧形,且弧形的末端为圆形,末端圆形的直径大于弧形的直径。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得出液管214和平衡固定柱215分别在第一卡槽2211和第二卡槽212中发生旋转,并且旋转到末端时候进行卡死。
[0009]进一步的,后盖板225上设有四个凸起孔253,这样可以确保将后盖板225固定在固定侧壁上时,后盖板225可以与固定侧壁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在清洗的过程中有水渍或者脏污积存在后盖板225与固定侧壁之间。
[0010]进一步的,后盖板225上设置有第一斜坡面2251和第二斜坡面2252,且第一斜坡面
2251和第二斜坡面2252连接,形成陡沿结构,这种陡沿结构具有导流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调味料添加系统,其包括:炒锅主体(1)、液态调料添加装置(2)、固态粉状调料添加装置(3)、喷头组件(4),其中,液态调料添加装置(2)包括液态调料罐(21)、基座(22)和微型泵(23),其中,液态调料罐(21)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孔(213),出液孔(213)向远离液体调料罐(1)主体的方向延伸出出液管(214);基座(2)的顶部设有承载槽(221),液态调料罐(21)的主体下部固定在承载槽(221)中,出液管(214)的下端连接有第一食品级软管(2141),第一食品级软管(2141)从承载槽(221)上的第一卡槽(2211)穿过,然后连接到微型泵(23)的进液口(31),微型泵(23)的出液口(32)连接第二食品级软管;基座(22)内部设有微型泵安装座(222),微型泵(23)固定在微型泵安装座(222)上,基座(22)的背面设有后盖板(225),后盖板(225)能够盖合在基座(22)的侧壁上并通过螺丝锁死;同时,基座(22)的侧壁下部设有出口(223),微型泵(23)的出液口(32)的第二食品级软管从出口(223)中穿过,最终通过喷头组件(4)的液体调味料喷头(434)喷出;固态粉状调料添加装置(3)包括:外罩(34)和内罩(35),其中,内罩(35)位于外罩(34)的内部,内罩(35)包括圆柱形外侧壁、调味料储放盒(352)和中心圆柱形容纳腔(528),调味料储放盒(352)位于圆柱形外侧壁和中心圆柱形容纳腔(528)之间,圆柱形的底部设有一圈第一齿轮(356),第一齿轮(356)与第二齿轮(357)啮合,第二齿轮(357)的中心插入第一减速箱(358)的输出轴,第一电机(358)的电机轴与第一减速箱(358)的输入端连接;调味料储放盒(352)内部的容置腔室(3521)用于放置粉末状调味料,在容置腔室(3521)中的底部设置搅龙(3523),搅龙(3523)的一端穿过內罩(35)的圆柱形侧壁,搅龙(3523)的另外一端穿过中心圆柱形容纳腔(528)的侧壁上的第一贯通孔(3527),使得粉末状调味料能够通过第一贯通孔(3527)转移到中心圆柱形容纳腔(528)中;其特征在于:在搅龙(3523)的一端内部设置卡口(5231),第二电机(38)的电机轴与第二减速箱(381)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减速箱(381)的输出轴(811)可以卡接在搅龙(3523)的卡口中;第二减速箱(381)固定在连接板(382)上,连接板(382)固定有第二气缸(383)和弹簧(384),弹簧(384)的另外一端固定在外罩(34)上,第二气缸(383)能够带动连接板(382)向靠近內罩(35)的方向移动;中心圆柱形容纳腔的内部设有导气组件(353)和支撑导柱(354),导气组件(353)包括导气柱和盖板,支撑导柱(354)的主体为圆柱形结构,该圆柱形主体正好位于中心圆柱形容纳腔内部,且支撑导柱(354)的上部与內罩(35)的上表面基本齐平,支撑导柱(354)的下部超出外罩(34)的水平固定板(341)的下表面0.5cm~1cm,支撑导柱(354)的表面设有一条竖直的U形贯通槽(3542),导气柱可以插入到U形贯通槽(3542)中,且导气柱距离U形贯通槽(3542)的底部预留1cm~3cm高度作为粉状调味料的预存空间,支撑导柱(354)超出水平固定板(341)的下表面的距离为0.5cm~3cm,在支撑导柱(354)的下部连接有食品级软管,食品级软管与喷头组件(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偲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少米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