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234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一具有外壳的显示模组,一具有支撑架的底座及一枢转元件,该显示模组的一侧面设置有衔接部,该衔接部与该显示模组的外壳一体成型,该枢转元件连接该衔接部及该支撑架。通过枢转元件将该显示模组设置在该底座上,组成方便组装且可前倾或后仰的显示装置。(*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结构,主要包括一显示画面的液晶面板,并设有包覆该液晶面板的一前置外壳和一后置外壳,以及一个可用于支撑起整个显示面板及外壳的底座。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上述底座与显示模组置外壳的连接,常应用预设复数个螺丝孔配合对应复数螺丝锁合结构,以组装结合为成品。在制造上述构件时,需要预留空间设计该螺孔,从而加大构件的体积,以致成品无法符合电子产品精巧设计的要求,且因为采用复数螺丝孔配合螺丝锁合结构,致使该构件需要增加固定元件来锁合,增加了制作成型的加工制程,让后续的组装作业更加复杂,造成有效降低组装及制造成本有困难。一种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1包括一底座12、支撑构件16及一显示模组11。该底座12上适当位置开设有一凹槽123,在该支撑构件16的对称凸缘161设置有复数安装孔162,该凸缘161在该支撑构件16上形成一凹部空间160,并在该凹部空间160与凹槽123内设有一枢转装置13,且该支撑构件16以一适当角度设置在该底座12上。该显示模组11底部设有一衔接部111,在该衔接部111设有复数个螺孔112,该螺丝孔112数目和位置对应于上述凹部空间160上的复数安装孔162,用以供支撑构件16设置在其上。该螺丝15贯穿该安装孔161并配合该螺孔112,固定该显示面板11于支撑构件16上。该显示装置1还包括一盖板14,该盖板14轮廓形状吻合上述该凹部空间160的形状,该盖板14盖合于该凹部空间160内。当完成组装时,通过该底座12之凹槽123与该支撑构件16凹部空间160所设的枢转装置13,使得该支撑构件16做角度的调整,来变化该显示模组11相对于底座12的角度。在该现有技术中,该支撑构件16与该底座以适当角度来设置,然后该支撑构件16的另一端以螺丝15贯穿安装孔162锁固于显示模组11上,该种设计机构使得整个装置体积不够小巧,结构设计也过于复杂,整个组装、拆卸过程复杂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显示模组装置体积不够小巧,结构设计过于复杂,整个组装、拆卸过程复杂费时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小巧,结构简单和方便旋转的显示装置。一种实施方式所揭露的显示装置包括一具有外壳的显示模组,一具支撑架的底座以及一枢转元件,该显示模组一侧面设有衔接部,该衔接部与该显示模组的外壳为一体成型,该枢转元件连接该衔接部及该支撑架。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显示装置,通过该与显示模组一体成型的衔接部与枢转元件连接的结构来方便控制显示模组相对底座的角度,使得整个结构小巧,避免使用复杂的结构,使用户在操作过程中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显示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组装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显示装置V区域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的显示装置VI区域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立体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包括一底座21及一显示模组25,该底座21上设置有一支撑架210,该显示模组25具有两个衔接部256、257。该底座21的支撑架210一端与该显示模组25的其中一衔接部256相连,该支撑架210的另一端与该显示模组25之的另一衔接部257通过一枢转元件23(图3所示)连接在一起。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显示装置2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底座21上设有一支撑架210,该支撑架210与该底座为一体成型,该支撑架210一侧具有一支撑轴211,该枢转元件23的一端锁固在该支撑架210内。该显示模组25包括一前置外壳251、一显示面板253及一后置外壳255。该前置外壳251与该后置外壳255重叠设置在一起,在两个外壳之间形成一容置腔,该显示面板253收容在该容置腔内,并通过在侧边的四个螺栓250将该前置外壳251、显示面板253及该后置外壳255锁固为一整体。该显示模组25同一侧面的每一衔接部256、257由两部分组装而成。该显示模组25的衔接部256两部分分别为第一卡槽2511及第二卡槽2512,该状衔接部257两部分分别为第三卡槽2513及第四卡槽2514,该第一卡槽2511、该第三卡槽2513与该前置外壳251为一体成型,该第一卡槽2511与该第三卡槽2513间隔一定距离,形成一开口2515;该第二卡槽2512、该第四卡槽2514与该后置外壳255为一体成型,该第二卡槽2512与该第四卡槽2514同样间隔一定距离,形成一开口2515。各个卡槽的对应关系为第一卡槽2511对应第二卡槽2512,该第三卡槽2513对应该第四卡槽2514。请参阅图4,同时结合图3,其中图4为本技术显示装置2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当该前置外壳251与该后置外壳255组装时,该第一卡槽2511与该第二卡槽2512相配合叠在一起,形成该衔接部256,用来收容该枢转元件23的一端。结合图5,为图4中该衔接部257的V区域放大示意图,该第三卡槽2513与该第四卡槽2514相配合叠在一起,形成另一衔接部257,用来收容该支撑架210的支撑轴2101。请参阅图6,为图4中该衔接部256的VI区域放大示意图。同时结合图3,在每一卡槽2511、2512向着开口2515的方向,分别设置有一收容槽2517,当该第一卡槽2511与该第二卡槽2512相配合叠在一起形成衔接部256(参阅图4)时,两个收容槽2517配合形成一更大收容槽,来收容该转轴231。在该后置外壳255的第二卡槽2512内还设置有一定位突起2516。该枢转元件23具有一转轴231及一固定片体232。该转轴231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固定孔2311,通过螺栓250固定在底座21内;而在转轴231的另一端,串接该固定片体232,该固定片体232呈L形,L形的纵向面2322设置有一贯穿孔(图未示),可活动地串接在转轴231上,L形的横向面2323设置有至少一锁固孔2324,通过螺栓250贯穿该锁固孔2324将该枢转元件23锁设在该前置外壳251的第一卡槽2511与该后置外壳255的第二卡槽2512配合形成的容置腔内。L形固定片体232的横向面2323上还设置有一十字形定位孔2325。通过该固定片体232相对该转轴231的相对旋转,使得显示模组25转动一仰俯角度,同时又能固定在该位置上,以防止显示模组25自行转动。其组装步骤为先用螺栓250贯穿该固定片体232的贯穿孔2321,将该枢转元件23的固定片体232锁固在该后置外壳255的第二卡槽2512内。然后通过螺栓250贯穿该底座21及该枢转元件23转轴231端的固定孔2311,将该枢转元件23的一端固设在该底座21的支撑架210一端,同时,该支撑架210收容在该开口2515内。接着再将该前置外壳251重叠设置在该后置外壳255上,该前置外壳251的第一卡槽2511内的定位突起2516对应于该固定片体232上的定位孔2325配合,该显示模组253收容在该前置外壳251与该后置外壳255重叠设置后形成的容置腔内,通过螺栓250从侧边锁固。该种将衔接部256、257与显示模组25一体成型的方式,使得显示装置2在组装过程中,减少衔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一具有外壳的显示模组、一具有支撑架的底座及一枢转元件,该枢转元件连接该显示模组及该底座,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组一侧面设置有衔接部,该衔接部与该显示模组的外壳为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旭李明传
申请(专利权)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