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堆栈式矩形模块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212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堆栈式矩形模块连接器,包括插座和插头,插座包括矩形插座外壳,设置在矩形插座外壳内中心的插座螺纹孔,沿矩形插座外壳短边设置并分布在插座螺纹孔两边的插座导柱,设置在矩形插座外壳内并位于插座导柱两边的多个插座模块组件,沿矩形插座外壳内长边两侧安装的实现矩形插座外壳和插座模块组件径向固定的插座卡片;插头的结构与插座相适配;插座模块组件和插头模块组件采用相同的模块基座,模块基座设置相间隔的针和孔,以实现插头和插座的互换安装;具有连接可靠、连接快速方便、防插错的特点,不仅可同时传输多路电流和多路信号,而且可按照实际需求对内部模块进行任意组合,进而满足设备中对产品多样性的需求。多样性的需求。多样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堆栈式矩形模块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堆栈式矩形模块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空及通讯、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由于整机系统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用户根据整机系统内部不同位置的有限空间条件下选用满足要求的元器件,导致在同一个整机内需要装有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芯数或不同功能的元器件,所以为了满足整机要求需要开发多种不同芯数和不同功能的元器件,不仅大大的增加了加工及模具成本,而且也会增加用户的预算成本。目前,基于用户对同一个整机内需要装有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芯数或不同功能的元器件的需求,同时要求元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连接快速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首先,连接器基座结构采用堆栈式安装,即执行“后进先出”的安装结构,不仅可以精简其所占空间,而且可按照实际需求选购模块进行任意组合,实现了不同芯数及不同功能等多样性的需求;其次,为了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单及方便,连接器互换附件位置可实现使用时防误插、防插错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堆栈式矩形模块连接器,具有连接可靠、连接快速方便、防插错的特点,不仅可同时传输多路电流和多路信号。而且可按照实际需求对内部模块进行任意组合,进而满足设备中对产品多样性的需求。该连接器实用性强、市场前景良好。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多功能堆栈式矩形模块连接器,包括插座1以及与插座相适配的插头2,所述插座1包括矩形插座外壳12,设置在矩形插座外壳12内中心的压板16上的插座螺纹孔17,沿矩形插座外壳12短边设置在压板16上并分布在插座螺纹孔17两边的插座导柱14,设置在矩形插座外壳12内并位于插座导柱14两边的多个插座模块组件11,沿矩形插座外壳12内长边两侧安装的实现矩形插座外壳12和插座模块组件11径向固定的插座卡片13,设置在矩形插座外壳12底部的插座螺钉15;
[0006]所述插头2包括矩形插头外壳22,设置在矩形插头外壳22内中心与插座螺纹孔17位置适配的插头螺钉25,沿矩形插头外壳22短边设置并分布在插头螺钉25两边与插座导柱14位置适配的插头螺套24,设置在矩形插头外壳22内并位于插头螺套24两边的多个插头模块组件21,沿矩形插头外壳22内长边两侧安装的实现矩形插头外壳22和插头模块组件21径向固定的插头卡片23;
[0007]所述插座模块组件11和插头模块组件21采用相同的模块基座,模块基座设置相间隔的针和孔,以实现插头和插座的互换安装。
[0008]所述插座模块组件11两端侧面上设置有与矩形插座外壳12内壁上插座滑轨121相配合的插座凹槽111以及设置在插座凹槽111内实现相邻插座模块组件配合的插座半月槽
112;所述插头模块组件21两端侧面上设置有与矩形插头外壳22内壁上插头滑轨221相配合的插头凹槽111以及设置在插头凹槽211内实现相邻插座模块组件配合的插头半月槽212;使得插座模块组件11和插头模块组件21采用滑轨导向的方式堆栈拼装而成。
[0009]所述插座模块组件11和插头模块组件21的位置以及针和孔数量根据要求任意组合。
[0010]所述插座导柱14采用不锈钢材质设计成底部为内螺纹、中部为六边形,上部为不同直径台阶式的柱状结构,有效防止转动。
[0011]所述矩形插头外壳22内在插头螺钉25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凸台221,使得插头螺钉25装入后固定在凸台内;所述插头螺钉25设计为中间位置外径大于两边位置外径,实现了插头螺钉25与矩形插头外壳22之间的固定及螺钉防掉功能。
[0012]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插头、插座采用同种模块组件
[0014]所述插座模块组件11和插头模块组件21采用相同的模块基座,模块基座设置相间隔的针和孔,可实现插头和插座的互换安装,同时减少了基座模具种类和成本;模块基座两侧设计有与外壳滑轨配合的凹槽和模块间配合的半月槽,实现结构上的紧密配合固定。
[0015]2)模块组件与外壳的固定
[0016]该连接器外壳为两个腔体,腔体内侧两边设计有截面为半圆型的滑轨,模块组件两侧设计有与外壳滑轨配合的凹槽,实现外壳和模块组件的轴向固定;外壳内腔两侧(长方向)装有卡片,实现外壳和模块组件的径向固定。各腔体根据用户需求装有不同规格的模块组件,模块组件采用滑轨导向的方式堆栈拼装而成,即基座模块执行“后进先出”的安装结构,位置和芯数可根据要求任意组合,可实现同一设备不同的芯数和功能的要求。
[0017]3)防误插性和可靠性
[0018]该连接器插座导柱采用不锈钢材质设计成底部为内螺纹、中部为六边形,上部为台阶式不同直径的柱状结构,导柱装入插座绝缘外壳后通过插头螺钉进行固定;插头螺套采用不锈钢材质设计成底部为外螺纹、上部为六边形,内径为通孔的的结构,插头螺套装入插头绝缘外壳后通过螺母进行固定。插座导柱和插头螺套有防转功能,同时保证连接器的防误差功能。无论插座导柱如何换位,在插头螺套的配合下,其绝缘外壳上的两个过孔都能使用而不至于多开一副模具。节省了开模费用,经济性良好。
[0019]4)锁紧结构
[0020]该连接器插头和插座对插后通过螺钉螺纹锁紧达到连接和固定,矩形插座外壳由于材料为PPS,加工螺纹后强度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结构上在压板上加工螺纹,可满足与插头螺钉锁紧后强度和可靠性要求;矩形插头外壳内腔设有凸台,由于插头螺钉长度较长,插头螺钉装入后固定在金凸台内,螺钉设计为中间位置外径尺寸大于两边尺寸,实现了插头螺钉与外壳之间的固定及插头螺钉防掉功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a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插座的主视图。
[0022]图1b为图1a沿A-A向的剖视图。
[0023]图1c为图1a沿B-B向的剖视图。
[0024]图1d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插座的俯视图。
[0025]图2a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插头的主视图。
[0026]图2b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插头的俯视图。
[0027]图3a为插座模块组件两端侧面上设置的插座凹槽和插座半月槽示意图。
[0028]图3b为插头模块组件两端侧面上设置的插头凹槽和插头半月槽示意图。
[0029]图4a为矩形插座外壳及其内壁上插座滑轨示意图。
[0030]图4b为矩形插头外壳及其内壁上插头滑轨示意图。
[0031]图5为为矩形插头外壳上设置的凸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堆栈式矩形模块连接器,包括插座1以及与插座相适配的插头2。
[0034]如图1a、图1b和图1c所示,所述插座1包括矩形插座外壳12,设置在矩形插座外壳12内中心的压板16上的插座螺纹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堆栈式矩形模块连接器,包括插座(1)以及与插座相适配的插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1)包括矩形插座外壳(12),设置在矩形插座外壳(12)内中心的压板(16)上的插座螺纹孔(17),沿矩形插座外壳(12)短边设置在压板(16)上并分布在插座螺纹孔(17)两边的插座导柱(14),设置在矩形插座外壳(12)内并位于插座导柱(14)两边的多个插座模块组件(11),沿矩形插座外壳(12)内长边两侧安装的实现矩形插座外壳(12)和插座模块组件(11)径向固定的插座卡片(13),设置在矩形插座外壳(12)底部的插座螺钉(15);所述插头(2)包括矩形插头外壳(22),设置在矩形插头外壳(22)内中心与插座螺纹孔(17)位置适配的插头螺钉(25),沿矩形插头外壳(22)短边设置并分布在插头螺钉(25)两边与插座导柱(14)位置适配的插头螺套(24),设置在矩形插头外壳(22)内并位于插头螺套(24)两边的多个插头模块组件(21),沿矩形插头外壳(22)内长边两侧安装的实现矩形插头外壳(22)和插头模块组件(21)径向固定的插头卡片(23);所述插座模块组件(11)和插头模块组件(21)采用相同的模块基座,模块基座设置相间隔的针和孔,以实现插头和插座的互换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堆栈式矩形模块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晨博杨欢李百科程鑫王文辉李尧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