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和面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1935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导光板包括至少一用来接收光的入光面、一和该入光面相邻的光出射面及一和该光出射面相对的底面,其中该光出射面设有同心圆或椭圆沟槽阵列。(*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光板和采用该导光板的面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主要应用在各种信息、通讯、消费产品中,如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移动电话、影像电话、PDA等。因为液晶显示器面板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因此需要一面光源装置为其提供均匀和高亮度的平面光,从而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图1是现有技术中面光源装置的平面示意图,该面光源装置10包括导光板1、位于导光板1底面的反射板2、位于导光板1光出射面的扩散板3、位于导光板1侧面的光源6和光源罩7以及位于扩散片3上面的两垂直排列的棱镜板4、5。工作时,从导光板1出射的光束通过扩散板3时会被发散从而产生较为均匀的出射光,而该棱镜板4、5会聚从扩散板3出射的光线,从而提高出射光的辉度。然而,该面光源装置10中元件较多,不但增加该面光源装置10的厚度,而且该元件间用透明的树脂胶黏合,因此光束经过胶层时会产生能量损耗而降低出射光的辉度,进而降低液晶显示器的辉度。另外,该棱镜板4、5价格昂贵且组合方式比较复杂,因此该面光源装置10的成本较高。2000年5月10日公告的中国技术专利CN99214211揭示一种将数条梯形状印刷线设置在导光板的光射出面的面光源装置,如图2所示。该面光源装置20包括导光板21、反射板22、光源24及散光膜23,其中在导光板21的光出射面26上设有数条梯形状印刷线261,作用是在导光板21上产生集光功能,进而提高整个面光源装置20的辉度。然而,就印刷式而言,因为光线只能沿着印刷线的方向单向集光,因而光线的利用率比较低,进而影响液晶显示器的辉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导光板成本高、辉度低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辉度高的导光板。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面光源装置的成本高、辉度低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辉度高的面光源装置。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光板,其包括至少一入光面、一和该入光面相邻的光出射面及一和该光出射面相对的底面,其中该光出射面设有同心圆或椭圆沟槽阵列。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面光源装置,其包括一具有至少一入光面的导光板及至少一设置在该入光面一侧的光源,该导光板还包括一和该入光面相邻的光出射面及一和该光出射面相对的底面,其中该光出射面设有同心圆或椭圆沟槽阵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导光板的光出射面上设有沟槽阵列,可省略棱镜片及棱镜片和导光板的黏胶过程,不但可减少元件、简化制程且避免光线经过胶层引起的光能量损耗;另外,因为该沟槽阵列为同心圆或椭圆沟槽阵列,可增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双向集光效果,因此具有该结构设计的导光板和面光源装置具有良好的出光辉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面光源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另一现有技术面光源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导光板之侧面示意图。图4是采用图3所示导光板的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面光源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面光源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本技术导光板30包括一用来接收光的入光面31、引导光出射且和入光面31相交的光出射面32及和光出射面32相对的底面33。请一起参阅图4,该光出射面32上设置同心圆沟槽阵列321,也可为同心椭圆沟槽阵列。其中每一沟槽的截面为V形,也可为梯形、圆弧形状、椭圆形状等。该沟槽阵列321可与导光板30一体射出成型而成,也可用化学蚀刻咬花法、激光直写法、精密机械刻画法、光微影法及V-Cut等方法制造。该底面33设置若干散射点331,该散射点331结构可为点状、方形、圆球状、圆柱状、正方体或金字塔形。该若干散射点331可与导光板一体射出成型,也可用印刷法印制而成。请参阅图5,是本技术面光源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本技术面光源装置50包括导光板51、位于导光板51的入光面54处的光源53、位于导光板51底面55的反射板52。其中,该光源53可为冷阴极萤光灯或LED。该底面55的散射点551大小是沿远离入光面54的方向递增排列,其离光源53越近,大小越小且分布越疏;离光源53越远,大小越大且分布越密。该导光板51的光出射面56设置同心圆V形沟槽阵列561,其具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双向集光效果,因此该面光源装置50具有较高的出光辉度。请参阅图6,是本技术面光源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本技术面光源装置60包括导光板61、位于导光板61底面66的反射板62,其中与图5不同之处是导光板61的两相对入光面65设置两光源63、64。其中导光板61的底面66的散射点661大小是沿远离入光面65的方向递增排列,其离光源63、64越近,大小越小且分布越疏;离光源63、64越远,大小越大且分布越密,因此导光板61的中间部分散射点分布是最大,而且最密。另外,为使面光源装置50、60的出射光更加均匀,可在导光板51、61的光出射面一侧加一扩散板(图未示)。该导光板51、61为配合不同的光源位置,其形状可为平板形、楔形或三角形。权利要求1.一种导光板,其包括至少一入光面、一和该入光面相邻的光出射面及一和该光出射面相对的底面,其特征在于该光出射面设有同心圆或椭圆沟槽阵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沟槽阵列中每一沟槽的截面为V形、梯形、圆弧状及椭圆状中任意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底面设有凸形或凹形散射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散射点结构可为圆球状、圆柱状、正方体及金字塔形状中任意一种。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散射点的大小是沿远离入光面的方向递增。6.一种面光源装置,其包括一具有至少一入光面的导光板和至少一设置在该入光面一侧的光源,该导光板还包括一和该入光面相邻的光出射面及一和该光出射面相对的底面,其特征在于该光出射面设有同心圆或椭圆沟槽阵列。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沟槽阵列中每一沟槽的截面为V形、梯形、圆弧状及椭圆状中任意一种。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面设有凸形或凹形散射点。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射点结构可为圆球状、圆柱状、正方体及金字塔形状中任意一种。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射点的大小是沿远离光源的方向递增。专利摘要一种导光板包括至少一用来接收光的入光面、一和该入光面相邻的光出射面及一和该光出射面相对的底面,其中该光出射面设有同心圆或椭圆沟槽阵列。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613767SQ0322396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日专利技术者林志泉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板,其包括至少一入光面、一和该入光面相邻的光出射面及一和该光出射面相对的底面,其特征在于该光出射面设有同心圆或椭圆沟槽阵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泉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