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1824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卡托盘,其包括盖板、绝缘框体及与所述绝缘框体一体成型的中钢片,所述盖板连接在所述绝缘框体的后端,所述绝缘框体包括上卡槽及位于所述上卡槽下方的下卡槽,所述上卡槽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前端壁、上后端壁、第一上侧壁及第二上侧壁,所述下卡槽包括相互连接的下前端壁、下后端壁、第一下侧壁及第二下侧壁,所述中钢片包括主体片及与所述主体片连接的第一折弯片,所述第一折弯片固持于所述上前端壁或/和所述下前端壁中,由此增加了卡托盘前端最薄弱处的强度,防止卡托盘插拔过程中因强度弱,导致电子卡脱落,丧失功能。丧失功能。丧失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托盘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托盘,尤其涉及一种结构强度大的卡托盘。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及信息科技的发展,手机、数码相机、便携式电脑、MP3等电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于这些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卡、智能卡等卡类具有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的优点。由于它们大多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便于在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0003]目前在电子设备里,大多具有承载电子卡的卡托盘,通过卡托盘的推入或退出带动电子卡,方便了电子卡的取放及其在电子设备间的转移。为方便多个电子卡与卡座中的导电端子连接,相关厂商有设计叠层卡座,相应的卡托盘可以承载多个电子卡,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叠层卡座高度在2.55mm以上,导致产品高度方向占用机壳很大的空间。为减少电子卡连接器的长度,对电子卡连接器已经做到极致,能考虑到的是在卡托盘上做创新,以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例如,将卡托盘的外围侧壁做薄,达到减少卡托盘占用电子卡连接器的面积,但侧壁的强度不够反而影响到电子卡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卡托盘来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改善前端最薄弱处强度的卡托盘。
[0005]为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托盘,其包括盖板、绝缘框体及与所述绝缘框体一体成型的中钢片,所述盖板连接在所述绝缘框体的后端,用于设置于卡座卡槽的插入口处,所述绝缘框体包括上卡槽及位于所述上卡槽下方的下卡槽,所述上卡槽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前端壁、上后端壁、第一上侧壁及第二上侧壁,所述上前端壁与所述上后端壁前后相对,所述第一上侧壁和所述第二上侧壁左右相对,所述下卡槽包括相互连接的下前端壁、下后端壁、第一下侧壁及第二下侧壁,所述下前端壁与所述下后端壁前后相对,所述第一下侧壁和所述第二下侧壁左右相对,所述中钢片包括主体片及与所述主体片连接的第一折弯片,所述主体片介于所述上卡槽和所述下卡槽之间,所述第一折弯片固持于于所述上前端壁或/和所述下前端壁。
[0006]本专利技术卡托盘的中钢片包括主体片及与所述主体片连接的第一折弯片,所述主体片介于所述上卡槽和所述下卡槽之间,所述第一折弯片固持于于所述上前端壁或/和所述下前端壁。增加上前端壁或/和下前端壁的强度,提高卡托盘前端最薄弱处的强度,防止卡托盘插拔过程中因强度弱,导致电子卡脱落,丧失功能。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卡托盘正面的立体图。
[0008]图2为本专利技术卡托盘装载第一电子卡的立体图。
[0009]图3为本专利技术卡托盘反面的立体图。
[0010]图4为本专利技术卡托盘装载第二电子卡的立体图。
[0011]图5为本专利技术卡托盘正面的平面图。
[0012]图6为图5沿B-B方向的剖视图。
[0013]图7为本专利技术卡托盘的中钢片正面的立体图。
[0014]图8为本专利技术卡托盘的中钢片反面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请参阅图1至图4至所示,本专利技术卡托盘100用于插拔于卡座的插槽中。卡托盘100包括盖板10、绝缘框体20及中钢片30,盖板10连接在绝缘框体20的后端,用于设置在插槽的插入口处,绝缘框体20用于容置第一电子卡101和第二电子卡102,第一电子卡101位于第二电子卡30上方,中钢片30与绝缘框体20一体成型。
[0016]绝缘框体20包括上卡槽21和下卡槽22,上卡槽21位于下卡槽22上方,上卡槽21用于容置第一电子卡101,下卡槽22用于容置第二电子卡102。上卡槽21包括上前端壁211、上后端壁212、第一上侧壁213及第二上侧壁214,上前端壁211和上后端壁212前后相对,第一上侧壁213和第二上侧壁214左右相对,上卡槽21由上前端壁211、上后端壁212、第一上侧壁213及第二上侧壁214共同围成。上后端壁212包括左右延伸的第一弹性臂231及位于第一弹性臂231后侧与第一弹性臂231相邻的第一开槽232,第一弹性臂231的左右末端与第一开槽232的内侧壁连接,第一弹性臂231中部朝向前方弯折有凸入上卡槽21中的第一锁扣凸部233,用于锁定容置于上卡槽21中的第一电子21,第一锁扣凸部233呈弧形。前上端壁211和第一上侧壁213的连接处设有向上凸出的L形凸台215,当卡托盘100插入卡座时,卡托盘100能够抵压侦测PIN正常打开,防止短路。
[0017]下卡槽22包括下前端壁221、下后端壁222、第一下侧壁223及第二下侧壁224,下前端壁221和下后端壁222前后相对;第一下侧壁223与第二下侧壁224左右相对,下卡槽22由下前端壁221、下后端壁222、第一下侧壁223及第二下侧壁224共同围成。上前端壁211和下前端壁221上下连接,上后端壁212和下后端壁222上下连接,第一上侧壁213和第一下侧壁223上下连接,第二上侧壁214和第二下侧壁224上下连接。第一下侧壁223包括前后延伸的第二弹性臂241及位于第二弹性臂241后侧与第二弹性臂241相邻的第二开槽242,第二弹性臂241的前后末端与第二开槽242的内侧壁连接,第二弹性臂241中部朝向前方弯折有凸入下卡槽22中的第二锁扣凸部243,用于锁定容置于下卡槽22内的第二电子102,第二锁扣凸部243呈弧形。
[0018]下前端壁221、下后端壁222、第一下侧壁223和第二下侧壁224分别设有向内侧加宽凸出,并且超过对应的上前端壁211、上后端壁212、第一上侧壁213和第二上侧壁214,即上卡槽21在前后及左右方向的宽度大于下卡槽22。
[0019]请结合图5至图8所示,中钢片30包括呈水平的主体片31、多个嵌入片32、第一折弯片33及位于第一折弯片33内侧的第二折弯片34,主体片31的后端与上后端壁212、下后端壁222隔开,并且与下后端壁222第一下侧壁223及第二下侧壁224的上表面共面,在高度方向上,主体片31介于上卡槽21和下卡槽22之间,同时充当上卡槽21的内底壁和下卡槽22的内顶壁,利用降低卡托盘100的整体高度。主体片31左右侧设有至少一个开口311及位于开口
311中的悬臂312,第一下侧壁223和第二下侧壁224的塑胶填充于开口311中,悬臂312嵌入塑胶中,增加中钢片30的固定强度。
[0020]嵌入片32分别自主体片31外周缘弯折延伸,主体片31的左右侧缘和前侧缘分别连接有嵌入片32,各嵌入片32和第一折弯片33、第二折弯片34分别以插入成型的方式固持于于绝缘框体20中。第一折弯片33及第二折弯片34分别与主体片31的前边缘连接,其中一个嵌入片32位于第一折弯片33和第二折弯片34之间,三者左右间隔开。第一折弯片33设置为倒U形或V形,第二折弯片34设置为U形或V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折弯片33也可以设置为U形,第二折弯片34也可设置为倒U形,或者,第一折弯片33和第二折弯片34分别设置为U形或倒U形。第一折弯片33和第二折弯片34分别嵌入上前端壁211中,在上前端壁211较薄的情形下,增加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托盘,其包括盖板、绝缘框体及与所述绝缘框体一体成型的中钢片,所述盖板连接在所述绝缘框体的后端,用于设置于卡座卡槽的插入口处,所述绝缘框体包括上卡槽及位于所述上卡槽下方的下卡槽,所述上卡槽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前端壁、上后端壁、第一上侧壁及第二上侧壁,所述上前端壁与所述上后端壁前后相对,所述第一上侧壁和所述第二上侧壁左右相对,所述下卡槽包括相互连接的下前端壁、下后端壁、第一下侧壁及第二下侧壁,所述下前端壁与所述下后端壁前后相对,所述第一下侧壁和所述第二下侧壁左右相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钢片包括主体片及与所述主体片连接的第一折弯片,所述主体片介于所述上卡槽和所述下卡槽之间,所述第一折弯片固持于于所述上前端壁或/和所述下前端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片至少部分地暴露于所述上前端壁或/和所述下前端壁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片呈U形、倒U形或V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前端壁或/和所述下前端壁与所述第一折弯片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片包括前直立片、与所述前直立片相对的后直立片及连接于所述前直立片和所述后直立片上端的水平片,所述前直立片、所述后直立片和所述水平片的至少其中之一暴露于所述上前端壁或/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波陈高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惠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