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149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1
能够在膜传感器向凸面的粘贴中减少粘接层的端面的边缘效应从而抑制对电极造成的损伤的输入装置具备膜传感器、以及具有凸面的罩构件。膜传感器具有:支承基材,其具有:膜状的主体部、以及从主体部的边缘向外方延伸的延伸部;多个电极部,其设置在主体部的面上;以及引出图案,其与多个电极部分别导通,且从主体部向延伸部延伸。主体部的多个电极部所在的一侧的面经由粘接层而安装于凸面。粘接层中的位于延伸部侧的端部粘接区域的粘接性比粘接层中的位于凸面的中央部侧的中央部粘接区域的粘接性低。接性低。接性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输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输入装置,尤其涉及具备对手指等接近的位置进行检测的膜传感器的输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输入装置而被较多利用的膜传感器具备传感器,该传感器对手指等接近检测区域(以下,接近包括接触。)的位置进行检测。例如,在互电容方式的膜传感器中,设置有驱动侧的电极和输出侧的电极,对驱动侧的电极施加驱动脉冲,并利用输出侧的电极来检测由于手指等的接近而引起的电容变化。
[0003]在这样的输入装置中,存在向具有凸面的罩构件粘贴膜传感器而成的输入装置。在将膜传感器粘贴于凸面的情况下,使用OCA(Optical ClearAdhesive)等透明粘接层。
[0004]关于膜传感器的粘贴,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触摸传感器,其与具有立体形状的电子设备相对应从而能够容易地立体地设置。在该触摸传感器中,在PET膜的右侧电极区域和左侧电极区域形成有切口,从而在弯折时使向电极、信号线集中的应力分散。
[0005]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贴在曲面上的贴附件和其粘贴方法。该贴附件具有粘贴在被贴附体的曲面上的贴附材、附加在该贴附材的背面的粘合剂、以及附加在该粘合剂的背面的脱模纸。在贴附件的从一端部向另一端部延伸的相对置的两边形成有防褶皱用的狭缝。
[0006]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能够防止在向具有三维曲面的被贴附体贴附柔性印刷基板时产生褶皱的柔性印刷基板、柔性基板的贴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在该柔性印刷基板中,在柔性印刷基板的周缘部,尤其是在贴附时变形应力容易集中的部位形成有大致圆弧状的切口部。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35754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30484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194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3]在将膜传感器粘贴于曲面时,在膜传感器的基材中,弯曲应力容易集中于远离与曲面的粘接部分的部分(例如,基材的延伸部)。当该弯曲应力的集中位置位于传感器的电极、引出布线上时,其成为向电极、引出布线的裂缝的产生以及断线的原因。尤其是在将膜传感器粘贴于曲面的情况下,与将膜传感器粘贴于平面的情况相比需要牢固地粘接。因此,在具有牢固的粘接力的粘接层的部分与未设置有粘接层的部分的边界附近,即在基材中的粘接层的端部附近,由于粘接层的端部处的边缘效应(边缘处的应力集中)而弯曲半径容易
变小,尤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
[001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其能够在膜传感器向凸面的粘贴中减少粘接层的端面的边缘效应从而抑制对电极造成的损伤。
[0015]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的一方案是一种输入装置,其具备膜传感器、以及具有凸面的罩构件。在输入装置中,膜传感器具有:支承基材,其具有:膜状的主体部、以及从主体部的边缘向外方延伸的延伸部;多个电极部,其设置在主体部的面上;以及引出图案,其与多个电极部分别导通,且从主体部向延伸部延伸。主体部的多个电极部所在的一侧的面经由粘接层而安装于凸面。粘接层中的位于延伸部侧的端部粘接区域的粘接性比粘接层中的位于凸面的中央部侧的中央部粘接区域的粘接性低。
[0017]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粘接层中的端部粘接区域的粘接性比中央部粘接区域的粘接性低,因此在支承基材中,能够抑制被粘接层粘接的部分与未被粘接的部分的边界处的粘接力的急剧的变化。由此,在将膜传感器粘贴于具有凸面的罩构件时,能够减少弯曲的支承基材的粘接层端部处的边缘效应。
[0018]在上述输入装置中,也可以是,端部粘接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粘接面积比中央部粘接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粘接面积小。由此,从中央部粘接区域至端部粘接区域的粘接力的急剧的变化得到抑制。
[0019]在上述输入装置中,也可以是,主体部中的位于延伸部侧的连接区域以越接近主体部的端部而越远离凸面的方式设置。由此,主体部中的连接区域处的弯曲的急剧的变化得到抑制。
[0020]在上述输入装置中,也可以是,粘接层中的端部粘接区域具有粘接性递减区域,该粘接性递减区域的粘接性随着膜传感器与凸面的分离距离增加而降低。由此,主体部的朝向延伸部侧的基于粘接层的粘接性逐渐降低,粘接力的急剧的变化得到抑制。
[0021]在上述输入装置中,也可以设置为,在粘接性递减区域中,随着膜传感器与凸面的分离距离增加,构成粘接层的粘接剂的量变少。由此,主体部的朝向延伸部侧的基于粘接层的粘接性逐渐降低,粘接力的急剧的变化得到抑制。
[0022]在上述输入装置中,也可以设置为,在粘接性递减区域中,随着膜传感器与凸面的分离距离增加,在从凸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与膜传感器和凸面这双方接触的粘接层的面积减少。由此,主体部的朝向延伸部侧的基于粘接层的粘接性逐渐降低,粘接力的急剧的变化得到抑制。
[0023]在上述输入装置中,也可以是,在粘接性递减区域中,在从凸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粘接层的端部具有非直线部。由此,与粘接层的端部为直线的情况相比,支承构件的基于弯曲的粘接层端部处的应力集中得到缓和。
[0024]在上述输入装置中,也可以设置为,粘接层附着于设置有多个电极部的电极区域整体。由此,能够进行主体部的设置有多个电极部的面处的牢固的粘贴,并且也能够通过上述端部粘接区域来抑制主体部的朝向延伸部侧的粘接力的急剧的变化。
[0025]技术效果
[0026]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其能够在膜传感器向凸面的粘贴中减少粘接层的端部的边缘效应从而抑制对电极造成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应用例的示意图。
[0028]图2是例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立体图。
[0029]图3是将电极部以及粘接层的一部分放大后的示意俯视图。
[0030]图4的(a)是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示意剖视图,示出了从长度方向观察时的剖视图。
[0031]图4的(b)是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示意剖视图,示出了连接区域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32]图5的(a)是例示出参考例的示意图,示出了电极部和粘接层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0033]图5的(b)是例示出参考例的示意图,示出了从罩构件的长度方向观察时的输入装置的剖视图。
[0034]图6的(a)是示出其他端部粘接区域的例子的示意图,在图示的粘接层的端部粘接区域中,端部被设为波形的凹凸形状。
[0035]图6的(b)是示出其他端部粘接区域的例子的示意图,在图示的粘接层的端部粘接区域中,作为端部的凹凸形状,采用重复呈平滑的曲线的凸部分和直线状的凸部分而成的形状。
[0036]图7的(a)是示出其他端部粘接区域的例子的示意图,在图示的粘接层的端部粘接区域中,在凸面的法线方向上观察时,端部被设为较大的曲线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输入装置,其具备膜传感器、以及具有凸面的罩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传感器具有:支承基材,其具有膜状的主体部、以及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向外方延伸的延伸部;多个电极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面上;以及引出图案,其与所述多个电极部分别导通,且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延伸部延伸,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多个电极部所在的一侧的面经由粘接层而安装于所述凸面,所述粘接层中的位于所述延伸部侧的端部粘接区域的粘接性比所述粘接层中的位于所述凸面的中央部侧的中央部粘接区域的粘接性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粘接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粘接面积比所述中央部粘接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粘接面积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中的位于所述延伸部侧的连接区域以越接近所述主体部的端部而越远离所述凸面的方式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笹川英人朝川隆司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