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088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39
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太阳能板模块、高升压转换器电路、柔性切换电路、整流桥电路、滤波电路和电网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和传统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相比,该拓扑结构采用准共振式直流链柔性切换,使整流桥电路的功率开关管器件在零电压下导通,降低开关元件的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提高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具有很高的电压增益和电压调整率,保证小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面对严峻的能源危机,人们不断对新能源进行探索和研究,其中太阳能因其环境友善、转换便捷和取之不尽等特点,在各国能源研究中占据重要一环。所以,需要提高光伏转换效率并减少电磁干扰,因此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设计非常具有应用意义与市场价值。
[0003]传统的硬式切换光伏并网逆变器,往往为了减小逆变器的体积和质量,而去提高开关频率,但较高的开关频率会增加功率开关器件的切换损耗,造成开关器件的散热问题,并使电磁干扰增大,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正常工作。因此我们需要解决光伏并网逆变器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保证小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与传统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相比,整流桥电路的功率开关管器件在零电压下导通,降低开关元件的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提高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并采用高升压转换器,具有很高的电压增益和电压调整率,保证小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太阳能板模块、高升压转换器电路、柔性切换电路、整流桥电路、滤波电路和电网模块;太阳能板模块输出与高升压转换器电路相连,高升压转换器电路输出与柔性切换电路相连,柔性切换电路输出与整流桥电路相连,整流桥电路输出与滤波电路相连,滤波电路输出与电网模块相连;所述太阳能板模块包括直流输入电源Vin;所述高升压转换器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2、耦合电感Lm、耦合电感Ln、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功率MOSFET管S、电容Co、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所述柔性切换电路包括耦合电感Ls1、耦合电感Ls2、二极管VDs、功率MOSFET管QS、电容Cdc和电容Cs;所述整流桥电路包括功率MOSFET管S1、功率MOSFET管S2、功率MOSFET管S3、功率MOSFET管S4、功率MOSFET管S5和功率MOSFET管S6;所述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感LE和滤波电容CE。
[0006]所述太阳能板模块输出为直流电17V。
[0007]所述高升压转换器电路的电感L1的一端连接太阳能板模块,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耦合电感Lm和电感L2,耦合电感Lm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a点;功率MOSFET管S的一端连接a点,电容C1的一端连接b点,电容Co的一端连接c点,功率MOSFET管S、电容C1、电容Co的另一端连接e点;二极管VD1的阳极连接a点,二极管VD1的阴极连接b点;电容C2和耦合电感Ln的一端连接b点,电容C2和耦合电感Ln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3的阳极和电容C3,二极管VD3的阴极和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2的阳极,二极管VD2的阴极连接c点。
[0008]所述柔性切换电路的电容Cdc的一端连接c点,电容Cs的一端连接d点,电容Cdc和
电容Cs的另一端连接e点;耦合电感Ls1和耦合电感Ls2的一端连接c点,耦合电感Ls1的另一端连接功率MOSFET管QS,功率MOSFET管QS的另一端连接d点;耦合电感Ls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s的阴极,二极管VDs的阳极连接d点。
[0009]所述整流桥电路的功率MOSFET管S1的一端连接功率MOSFET管S4,功率MOSFET管S2的一端连接功率MOSFET管S5,功率MOSFET管S3的一端连接功率MOSFET管S6,功率MOSFET管S1、功率MOSFET管S2和功率MOSFET管S3的另一端连接d点;功率MOSFET管S4、功率MOSFET管S5和功率MOSFET管S6的另一端连接e点。
[0010]所述滤波电路的滤波电感LE的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桥电路桥臂中点,滤波电感LE的另一端连接电网模块;滤波电容CE的一端分别连接滤波电感LE,滤波电容CE的另一端连接在f点。
[0011]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准共振式直流链柔性切换,使整流桥电路的功率开关管器件在零电压下导通,降低开关元件的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柔性切换电路中辅助电路可保证共振电容Cs放电至零,提高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并采用结合耦合电感和电压提升技术的高升压转换器,具有很高的电压增益和电压调整率,保证小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图。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导通模式1的等效电路图(t1≤t≤t2)。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导通模式2的等效电路图(t2≤t≤t3)。
[0015]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导通模式3的等效电路图(t3≤t≤t4)。
[0016]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导通模式4的等效电路图(t4≤t≤t5)。
[0017]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导通模式5的等效电路图(t5≤t≤t6)。
[0018]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导通模式6的等效电路图(t6≤t≤t7)。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图1所示为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太阳能板模块、高升压转换器电路、柔性切换电路、整流桥电路、滤波电路和电网模块;太阳能板模块输出与高升压转换器电路相连,高升压转换器电路输出与柔性切换电路相连,柔性切换电路输出与整流桥电路相连,整流桥电路输出与滤波电路相连,滤波电路输出与电网模块相连;所述太阳能板模块包括直流输入电源Vin;所述高升压转换器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2、耦合电感Lm、耦合电感Ln、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功率MOSFET管S、电容Co、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所述柔性切换电路包括耦合电感Ls1、耦合电感Ls2、二极管VDs、功率MOSFET管
QS、电容Cdc和电容Cs;所述整流桥电路包括功率MOSFET管S1、功率MOSFET管S2、功率MOSFET管S3、功率MOSFET管S4、功率MOSFET管S5和功率MOSFET管S6;所述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感LE和滤波电容CE。
[0020]所述太阳能板模块输出为直流电17V。
[0021]所述高升压转换器电路的电感L1的一端连接太阳能板模块,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耦合电感Lm和电感L2,耦合电感Lm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a点;功率MOSFET管S的一端连接a点,电容C1的一端连接b点,电容Co的一端连接c点,功率MOSFET管S、电容C1、电容Co的另一端连接e点;二极管VD1的阳极连接a点,二极管VD1的阴极连接b点;电容C2和耦合电感Ln的一端连接b点,电容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太阳能板模块、高升压转换器电路、柔性切换电路、整流桥电路、滤波电路和电网模块;太阳能板模块输出与高升压转换器电路相连,高升压转换器电路输出与柔性切换电路相连,柔性切换电路输出与整流桥电路相连,整流桥电路输出与滤波电路相连,滤波电路输出与电网模块相连;所述太阳能板模块包括直流输入电源Vin;所述高升压转换器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2、耦合电感Lm、耦合电感Ln、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功率MOSFET管S、电容Co、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所述柔性切换电路包括耦合电感Ls1、耦合电感Ls2、二极管VDs、功率MOSFET管QS、电容Cdc和电容Cs;所述整流桥电路包括功率MOSFET管S1、功率MOSFET管S2、功率MOSFET管S3、功率MOSFET管S4、功率MOSFET管S5和功率MOSFET管S6;所述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感LE和滤波电容CE。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其特征是:所述太阳能板模块输出为直流电17V。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切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其特征是:所述高升压转换器电路的电感L1的一端连接太阳能板模块,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耦合电感Lm和电感L2,耦合电感Lm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a点;功率MOSFET管S的一端连接a点,电容C1的一端连接b点,电容Co的一端连接c点,功率MOSFET管S、电容C1、电容Co的另一端连接e点;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景斌沈云森周唱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