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生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036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能性生发装置:包括外壳体总成、激光发生单元、电路板单元、过渡件、电接口、耳罩和连接件,电路板单元安装在外壳体总成的内侧面上,激光发生单元与电路板单元电连接,过渡件设在外壳体总成的内侧,过渡件用于固定激光发生单元,激光发生单元包括多个激光发生器,电路板单元为多个,多个电路板单元均匀分布在外壳体总成的内侧面上,1个电路板单元对应电连接1个以上的激光发生单元,多个电路板单元之间电连接,耳罩通过连接件与外壳体总成固定连接,耳罩与电接口电连接。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固定方便,头围大小可调节,功能多样性。能多样性。能多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能性生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发帽
,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性生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下,生发帽这一产品已经是比较常见的了,生发帽的技术应用也比较广,LED发光技术的应用尤其常见,激光技术的也有所开拓,但是所有的生发帽功能单一,结构较复杂,固定不方便,头围大小固定。
[0003]为此亟待一种结构简单,固定方便,头围大小可调节的生发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功能性生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性生发装置结构简单,利用激光发生单元能够很好地解决脱发、掉发的困扰,实现生发。功能性生发装置创新的增加了耳机的音效和隔音功能。外壳体总成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生发装置中无法适应使用者头围大小变化的困扰,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的适应性,更多的适用消费者不同的头围大小,电路板单元和激光发生单元采用了多个小模块的设计,完美的匹配了外壳体总成不同大小的变化。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一种功能性生发装置,包括外壳体总成、激光发生单元、电路板单元、过渡件、电接口、耳罩和连接件,电路板单元安装在外壳体总成的内侧面上,激光发生单元与电路板单元电连接,过渡件设在外壳体总成的内侧,过渡件用于固定激光发生单元,激光发生单元包括多个激光发生器,电路板单元为多个,多个电路板单元均匀分布在外壳体总成的内侧面上,1个电路板单元对应电连接1个以上的激光发生单元,多个电路板单元之间电连接,耳罩通过连接件与外壳体总成固定连接,耳罩与电接口电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过渡件为弹性材料制成。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过渡件的厚度为3-6毫米。
[0008]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电路板单元之间的通过电连接线接通,相邻两个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线长度大于相邻两个电路板之间的距离。
[0009]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线长度是相邻两个电路板之间的距离的1.5倍以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总成包括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第三外壳体、内部连接件和外部连接件,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和第三外壳体依次拼接,在第一外壳体与第二外壳体之间、在第二外壳体与第三外壳体之间分别设有内部连接件和外部连接件,内部连接件设在外壳体总成靠内侧面的位置,外部连接件设在外壳体总成靠外侧面的位置,内部连接件与外部连接件重叠设置,内部连接件为折叠状设置,所述内部连接件用于扩充外壳体总成的大小,外部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互锁。
[0011]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外壳体与第二外壳体之间设置的外部连接件个数为2个以上,在所述第二外壳体与第三外壳体之间设置的外部连接件个数为2个以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部连接件采用硅胶材料,所述内部连接件的折叠状设计,在第一外壳体与第二外壳体需要增加间距或第二外壳体与第三外壳体需要增加间距时,所述内部连接件折叠状伸张开;在第一外壳体与第二外壳体需要缩小间距或第二外壳体与第三外壳体需要缩小间距时,所述内部连接件折叠状压缩。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接口为USB接口,USB接口接入移动充电宝或外部电源插头。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性生发装置结构简单,利用激光发生单元能够很好地解决脱发、掉发的困扰,实现生发。功能性生发装置创新的增加了耳机的功能,固定功能性生发装置的同时,丰富了功能性生发装置使用的时间,不打开耳机功能的使用,耳罩能对耳朵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实现隔音耳机的功能。外壳体总成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生发装置中无法适应使用者头围大小变化的困扰,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的适应性,更多的适用消费者不同的头围大小,电路板单元和激光发生单元采用了多个小模块的设计,完美的匹配了外壳体总成不同大小的变化。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8]其中,1.第一外壳体、2.第二外壳体、3.第三外壳体、4.内部连接件,5.外部连接件,6.激光发生单元,7.电路板单元,8.过渡件,9.耳罩,10.连接件,11.电接口,12.电连接线,13.激光二极管,14.凸透镜,15.安装件,16.壳体,17.第一连接件,18.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至2所示,一种功能性生发装置,包括外壳体总成、激光发生单元6、电路板单元7、过渡件8、电接口11、耳罩9和连接件10,电路板单元7安装在外壳体总成的内侧面上,激光发生单元6与电路板单元7电连接,过渡件8设在外壳体总成的内侧,过渡件8用于固定激光发生单元6,激光发生单元6包括多个激光发生器,电路板单元7为多个,多个电路板单元7均匀分布在外壳体总成的内侧面上,1个电路板单元7对应电连接1个以上的激光发生单元6,多个电路板单元7之间电连接,耳罩9通过连接件10与外壳体总成固定连接,耳罩9与电接口11电连接。耳罩9可以设置为耳机。耳罩9上也可以内设储存卡,或者蓝牙接口。这样耳罩9既可以起到固定功能性生发装置于头部的作用,又可以有耳机的功能,打发终端消费者在功能性生发装置使用中的闲暇时间,听听音乐,或者听个学习课件等。激光发生器包括激光二极管13,凸透镜14,安装件15和壳体16,凸透镜14罩在激光二极管13上,激光二极管13固定安装在安装件15内,安装件15与壳体16之间组成容置激光二极管13和凸透镜14的腔体。壳体16用于固定凸透镜14的顶部。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性生发装置结构简单,利用激光发生单元6能够很好地解决脱发、掉发的困扰,实现生发。功能性生发装置创新的增加了耳机的功能,固定功能性生发装置的同时,丰富了功能性生发装置使用的时间,不打开耳机功能的使用,耳罩9能对耳朵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实现隔音耳机的功能。外壳体总成的设计解决了现有
生发装置中无法适应使用者头围大小变化的困扰,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的适应性,更多的适用消费者不同的头围大小,电路板单元7和激光发生单元6采用了多个小模块的设计,完美的匹配了外壳体总成不同大小的变化。
[0020]所述过渡件8为弹性材料制成。激光发生单元6镶嵌在弹性材料上,激光发生单元6的一端与电路板单元7电连接,激光发生单元6的另一端穿透弹性材料,在弹性材料的内侧面上延伸出一个顶,至少将凸透镜14的3分之1高度H延伸出弹性材料的内侧面,以保证激光发生单元6有最佳的生发效果。
[0021]所述过渡件8的厚度为3-6毫米。过渡件8的厚度既保证有足够的空间高度容纳激光发生单元6,又不会浪费材料,使功能性生发装置显得厚重。过渡件8采用弹性材料,若超过这个厚度,难以撑开,也失去了弹性材料在此的本身作用。
[0022]多个所述电路板单元7之间的通过电连接线12接通,相邻两个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线12长度大于相邻两个电路板之间的距离。相邻两个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线12长度是相邻两个电路板之间的距离的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性生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总成、激光发生单元、电路板单元、过渡件、电接口、耳罩和连接件,电路板单元安装在外壳体总成的内侧面上,激光发生单元与电路板单元电连接,过渡件设在外壳体总成的内侧,过渡件用于固定激光发生单元,激光发生单元包括多个激光发生器,电路板单元为多个,多个电路板单元均匀分布在外壳体总成的内侧面上,1个电路板单元对应电连接1个以上的激光发生单元,多个电路板单元之间电连接,耳罩通过连接件与外壳体总成固定连接,耳罩与电接口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生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件为弹性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性生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件的厚度为3-6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生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路板单元之间的通过电连接线接通,相邻两个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线长度大于相邻两个电路板之间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能性生发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线长度是相邻两个电路板之间的距离的1.5倍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生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总成包括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第三外壳体、内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波叶伦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明湖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