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二次灭菌耐介质的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002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二次灭菌耐介质的复合膜,包括本体,本体依次包括印刷基层、中间层和热封层,印刷基层上设有一层印刷层,印刷层通过油墨印刷而成,油墨包括蒸煮型油墨和固化剂,印刷基层、中间层和热封层之间均通过耐介质胶水粘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通过在印刷层上设置一层油墨,由于油墨采用了蒸煮型油墨,使整个复合膜表面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灭菌性能,可在100~135℃高温下灭菌30~60min,可保证灭菌后产品不变色,不破袋、褶皱,实现产品在保质期内质量稳定,大大延长食品保存时间,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可二次灭菌耐介质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所述的可二次灭菌耐介质的复合膜。质的复合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二次灭菌耐介质的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二次灭菌耐介质的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软食品的种类繁多,各种食品的性能互不相同,造成食品变质的原因也不一致,但是食品变质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产繁殖引起。一般说来,食品原料都带有微生物。在食品的采收、运输、加工和保藏过程中,食品也有可能污染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微生物会在食品中生长、繁殖,使食品失去原有的或应有的营养价值和感官品质,甚至产生有害和有毒的物质。食品中的微生物是导致食品不耐贮藏的主要原因,细菌、霉菌和酵母都可能引起食品的变质。其中细菌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微生物,细菌中耐热性强的是芽孢菌,需要通过较高温度蒸汽进行灭菌。不同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不同,当温度高于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时,微生物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而当温度高到足以使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时,微生物即会出现死亡现象。一般认为,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受热凝固而失去新陈代谢的能力是加热导致微生物死亡的原因。因此,细胞内蛋白质受热凝固的难易程度直接关系到微生物的耐热性。
[0003]食品灭菌有多种方式,其中二次灭菌法在液体食品包装中较为常见,二次灭菌法按设备运行方式可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间歇式是指产品第一次灭菌采用管式超高温灭菌机,然后经灌装、封盖后放入间歇式灭菌器内进行第二次灭菌;连续式是指产品第一次灭菌采用管式或板式超高温灭菌机,第二次灭菌采用连续式灭菌机。该法灭菌处理的产品保存期长,有利于长途储运。
[0004]食品本身是一种成分非常复杂的物质,含水、油、盐、酒,还有辣、香料,甚至醋酸、柠檬酸、乳酸、糖、硫化物、氧化物等。面对这些复杂的成分,包装后又要经受高低温处理和长期贮存的考验,要保持包装复合膜的质量稳定,除了基材薄膜本身的优良抗介质侵蚀能力外,胶粘剂的稳定性也很重要,要能经受住各种介质的侵蚀,否则会引起复合薄膜分层剥离而失去包装作用,导致食品达不到要求的贮藏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二次灭菌耐介质的复合膜,能使复合膜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灭菌性能,大大延长食品保存时间。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二次灭菌耐介质的复合膜,包括本体,由外至内所述本体依次包括印刷基层、中间层和热封层,所述印刷基层为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所述中间层包括铝箔层,或,铝箔层和尼龙层,所述热封层为聚乙烯或流延聚丙烯,所述印刷基层的表面张力值不小于52达因,所述印刷基层上设有一层印刷层,所述印刷层通过油墨印刷而成,所述油墨包括蒸煮型油墨和固化剂,所述印刷基层、中间层和热封层之间均通过耐介质胶水粘合。
[0007]优选的,所述印刷基层的厚度等于7~12um,所述铝箔层的厚度等于7~50um,且所
述铝箔层的状态为O,所述尼龙层的厚度等于15~25um,所述热封层的厚度等于50~100um,且所述热封层复合面的达因值不低于38。
[0008]优选的,所述耐介质胶水为蒸煮型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
[0009]优选的,所述本体通过干式复合一体成型。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二次灭菌耐介质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所述的复合膜,所述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一:制备印刷基层:将印刷基层装在凹版印刷机的放卷架上,然后通过凹版印刷机将油墨涂复在印刷基层的表面,并对印刷基层进行烘干处理,印刷的速度不小于240M/min,烘干的温度为40~85℃;
[0012]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备的印刷基层装在干式复合机的放卷架上,通过蒸煮型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将印刷基层复合在中间层上,且复合前通过烘箱处理蒸煮型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的溶胶,依次进行上述操作,将热封层进行复合,复合后的复合膜进入熟化室进行熟化处理,蒸煮型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的涂布量为4.0g/

,蒸煮型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的涂布速度为80~120M/min,熟化的温度45~50℃,熟化的时间为90~100h。
[0013]优选的,当步骤一中印刷基层上的油墨面积M为M≥80%时,烘干的温度为60~85℃,当步骤一中印刷基层上的油墨面积M为M<30%时,烘干的温度为40~60℃,当步骤一中印刷基层上的油墨面积M为80%>M≥30%%时,烘干的温度为50~70℃。
[001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通过在印刷层上设置一层油墨,由于油墨采用了蒸煮型油墨,使整个复合膜表面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灭菌性能,可在100~135℃高温下灭菌30~60min,可保证灭菌后产品不变色,不破袋、褶皱,实现产品在保质期内质量稳定,大大延长食品保存时间,在灭菌型食品领域和保健品领域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其次,在油墨中加入了固化剂,能使油墨具有良好的印刷附着牢度,最后,将中间层设置成铝箔层或铝箔层和尼龙层的结构,能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不同的中间层,提高整个复合膜的强度,满足不同的软质包装袋,热封层能满足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热封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一
[0016]一种可二次灭菌耐介质的复合膜,包括本体,由外至内所述本体依次包括印刷基层、中间层和热封层,所述印刷基层为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所述中间层包括铝箔层,或,铝箔层和尼龙层,所述热封层为聚乙烯或流延聚丙烯,所述印刷基层的表面张力值不小于52达因,所述印刷基层上设有一层印刷层,所述印刷层通过油墨印刷而成,所述油墨包括蒸煮型油墨和固化剂,所述印刷基层、中间层和热封层之间均通过耐介质胶水粘合。
[0017]通过在印刷层上设置一层油墨,由于油墨采用了蒸煮型油墨,使整个复合膜表面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灭菌性能,可在100~135℃高温下灭菌30~60min,可保证灭菌后产品不变色,不破袋、褶皱,实现产品在保质期内质量稳定,大大延长食品保存时间,在灭菌型食品领域和保健品领域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其次,在油墨中加入了固化剂,能使油墨具有良好的印刷附着牢度,最后,将中间层设置成铝箔层或铝箔层和尼龙层的结构,能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不同的中间层,提高整个复合膜的强度,满足不同的软质包装袋,热封层能满足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热封性能。
[0018]所述印刷基层的厚度等于7~12um,所述铝箔层的厚度等于7~50um,且所述铝箔层的状态为O,所述尼龙层的厚度等于15~25um,所述热封层的厚度等于50~100um,且所述热封层复合面的达因值不低于38,能适应不同的需求,可根据实际的包装物设置本体的厚度,实用性能好。
[0019]所述耐介质胶水为蒸煮型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能使复合膜具有良好的高温灭菌性能,以及良好的耐介质效果,具体的介质包括酸、碱、油、盐、酒精、辣酱、香料、醋酸、柠檬酸、乳酸、糖,能满足不同食物的包装需求,所述本体通过干式复合一体成型,便于本体的一体加工成型,简化了本体的加工工艺,提高了本体的质量。
[0020]实施例二:
[0021]一种可二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二次灭菌耐介质的复合膜,包括本体,由外至内所述本体依次包括印刷基层、中间层和热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基层为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所述中间层包括铝箔层,或,铝箔层和尼龙层,所述热封层为聚乙烯或流延聚丙烯,所述印刷基层的表面张力值不小于52达因,所述印刷基层上设有一层印刷层,所述印刷层通过油墨印刷而成,所述油墨包括蒸煮型油墨和固化剂,所述印刷基层、中间层和热封层之间均通过耐介质胶水粘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二次灭菌耐介质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基层的厚度等于7~12um,所述铝箔层的厚度等于7~50um,且所述铝箔层的状态为O,所述尼龙层的厚度等于15~25um,所述热封层的厚度等于50~100um,且所述热封层复合面的达因值不低于3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二次灭菌耐介质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介质胶水为蒸煮型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一种可二次灭菌耐介质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通过干式复合一体成型。5.一种可二次灭菌耐介质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前仲陈威张朋卫敏
申请(专利权)人:金石包装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