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996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然后构建指标体系所用数据模型,建立数据模型所需数据分布矩阵,提取通过网络、无人机、监控设施、手机信令、热力地图(LBS)和现场调查途径获取需要的数据,再将提取的数据注入数据模型,然后按照评价因子给出不同权重,接着对模型输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评价量表,最终得到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和设施提供的海量数据,使得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提高了效率,适用于不同城市公园的社会效用评价。适用于不同城市公园的社会效用评价。适用于不同城市公园的社会效用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这个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愈加受到重视的时代,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城市公园在城市人居环境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城市公园中的绿地是城市居民欣赏美景、接触自然的场所;城市公园中的游乐设施是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的所在;城市公园中的运动设施是城市居民运动、休憩的所在;有些城市公园还具备避震救灾、应急避难、社会教育等功能。所以针对不同城市公园发挥的功能、效用,提供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需要进行不断地评估,以期为城市公园建设,设施配备,城市规划等提供科学的参考。城市公园社会效用的评价是城市公园评价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通过调查的方法针对城市公园的可达性、人流量、设施的使用、城市公园内人员的行为、对使用者身心健康的影响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最终形成社会效用的评价,用以指导城市公园的改建、调整并对新的城市公园建设给出指导性建议。
[0003]传统的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是通过数据收集的方法实现的,常用数据收集方法包括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影像法和文献法等,其中访谈法和问卷法是使用较多的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均属于介入式方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效率较低,时间跨度较短,样本数有限,信息延展性较差,其优点是其评价信息更主观,面向调查对象更精准。
[0004]2015年联合国发布了名为“Big Data for Development: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的白皮书,宣告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IBM提出了大数据的5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当前不断增加的信息量引发了人们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变革,也推动了规划领域、环境及建筑评估领域中涌现出许多新理念和新技术,相应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方式、评价模式、方法,以及与社会学相关的主观评价信息的处理等都因这些新技术而不同。针对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可用的大数据包括网络数据、监控设施数据、无人机数据、手机信令数据、热力地图(LBS)数据、环境数据等,这些数据的优点是数据量大,时间跨度大,信息量大,动态性好,但是这些大数据提供的信息有的颗粒度过大,还有很多包含多余误差信息,每一种数据都存在其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方法,避免了采用单一数据和方法的局限性,提高了获取大量数据的效率,使得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
[0006]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根据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文献资料结合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
[0008]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构建所需数据模型;
[0009]根据构建的数据模型,构建数据矩阵;
[0010]将数据矩阵所需数据映射到对应的多个数据源,数据源包括网络数据、无人机数据、监控设施数据、手机信令数据、热力地图数据和现场调查数据;
[0011]根据映射结果,通过网络、无人机、监控设施、手机信令、热力地图和现场调查获取所需数据;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筛选、清洗得到数据模型所需数据,将数据矩阵中的数据注入到数据模型中;
[0012]根据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对模型输出数据按统一尺度进行归一化加权处理;
[0013]对处理后的数据整理形成评价量表;
[0014]对评价量表中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多源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的结论。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为:
[0016]1)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和设施提供的海量数据,避免了采用单一数据和方法的局限性,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调查时间,提高了效率;
[0017]2)本专利技术中多源数据的使用,使得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保证了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合理性;
[0018]3)本专利技术根据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因子,创建了数序模型和数据矩阵,科学筛选不同数据源的不同数据,最终得到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结论。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效用评价方法概括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效用评价方法流程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数据矩阵所需数据和数据源映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同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方法,基于多种数据源获取数据,然后通过统计分析系统对获取的大量数据分析,得到公园的社会效用评价结论;具体方法流程如图2所示,方法思路上采用“总—分—总”的模式实施;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4]根据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文献资料结合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
[0025]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构建所需数据模型;
[0026]根据构建的数据模型,构建数据矩阵;
[0027]如图3所示,将数据矩阵所需数据映射到对应的多个数据源,数据源包括网络数据、无人机数据、监控设施数据、手机信令数据、热力地图数据和现场调查数据;
[0028]根据映射结果,通过网络、无人机、监控设施、手机信令、热力地图和现场调查获取所需数据;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筛选、清洗得到数据模型所需数据,将数据矩阵中的数据注入到数据模型中;
[0029]根据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对模型输出数据按统一尺度进行归一化加权处理;
[0030]对处理后的数据整理形成评价量表;
[0031]对评价量表中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多源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的结论。
[0032]进一步地,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为表格形式,包含目标层和评价指标层;评价指标层包含m个评价层,每个评价层对应n个指标层;所述数据模型为: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文献资料结合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构建所需数据模型;根据构建的数据模型,构建数据矩阵;将数据矩阵所需数据映射到对应的多个数据源,数据源包括网络数据、无人机数据、监控设施数据、手机信令数据、热力地图数据和现场调查数据;根据映射结果,通过网络、无人机、监控设施、手机信令、热力地图和现场调查获取所需数据;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筛选、清洗得到数据模型所需数据,将数据矩阵中的数据注入到数据模型中;根据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对模型输出数据按统一尺度进行归一化加权处理;对处理后的数据整理形成评价量表;对评价量表中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多源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的结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为表格形式,包含目标层和评价指标层;评价指标层包含m个评价层,每个评价层对应n个指标层;所述数据模型为:CR为评价指数,Bi表示第i个评价层,Bij表示第i个评价层里对应的第j个指标层;其中W
Bi
为评价层权重系数,W
Bij
为指标层权重系数,T
Bij
为各指标层统计数据,k为采用的评分标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的数据矩阵为:矩阵中,T*为各指标层统计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公园社会效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网络获取所需数据具体指:利用网络媒体数据和社交网络数据,通过网络爬虫进行数据获取,然后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红霞刘雨平宋桂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