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一标识的码链构建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990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02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基于统一标识的码链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区块链上的第一节点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获取所述第一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和第二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对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进行跨链业务处理,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以此方式,实现了同构链、异构链的跨链联通,并且提供了区块链数字身份标识的有效性验证,以及跨链数据传输的动作存证和跨链数据的溯源能力。证和跨链数据的溯源能力。证和跨链数据的溯源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统一标识的码链构建方法及装置


[0001]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般涉及计算机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基于统一标识的码链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全球拥有数以千计的区块链网络,各条区块链网络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征,但由于各个区块链网络之间的底层技术在实现各不相同,差异巨大,多个不同链上的资产以及功能状态难以互相传递、转移、交换,针对于此,出现了一批主流的区块链跨链技术,包括公证人机制、侧链(中继)、哈希锁定等,但存在各种问题,例如:
[0003]公证人机制:实现简单但是存在中心化作恶风险;主要问题在于公证人机制的安全性保障完全由公证人系统保障。参与跨链的相关方需要对中间人给予较大的信任。
[0004]中继链机制:具备分布式治理的安全性,目前仅有公链的实现且对异构链支持不够友好;侧链中BTC-Relay设计需要额外的信任和维护成本,且智能合约内部的数据存储会有体积膨胀的问题。中继链中Cosmos设计也只能够支持资产的跨链,而且由于不同区块链的业务不同其共识速率的不一致也会影响跨链交易有效性的证明。
[0005]哈希锁定机制:安全性高但是场景有限;目前只适合偏资产或者关键数据的交换,甚至不支持转移因此其试用场景受限。
[0006]目前还没有被普遍认可的跨链机制,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不同区块链(侧链)之间交易困难产生的“数据孤岛”问题。主要是缺少一个统一的跨链协议标准。解决跨链技术,将不同链之间进行连接和拓展,是构建价值网络高速公路,释放创新活力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统一标识的码链构建方案。
[0008]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统一标识的码链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区块链上的第一节点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其中,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第二区块链上的第二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链上数据;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获取所述第一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和第二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对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进行跨链业务处理,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
[0009]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为根据预设编码规则对所述区块链组成要素进行编码得到的;所述区块链组成要素包括区块链网络、子链、智能合约、节点、参与者、使用成员;所述链上数据包括根据预设编码规则对数字对象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和数字对象的上链数据的内容;其中,所述数字身份标识代码在标识代码区块链中存证。
[0010]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预设编
码规则为IDcode数字身份标识代码标准、VAA编码、Handle编码、OID编码或Ecode编码。
[0011]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根据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获取所述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包括:根据所述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在标识代码区块链进行查询与验证;接收所述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
[0012]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和第二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对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进行跨链业务处理包括:若所述第一区块链与所述第二区块链为同构链,则通过公证人机制、侧链(中继)、哈希锁定进行同构链之间的跨链业务处理;通过所述第二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对应的网络访问地址为通信地址,以所述数字对象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为索引进行跨链传输;若所述第一区块链与所述第二区块链为异构链,则首先通过跨链网关实现异构链的对接;将异构链转换为同构链。
[0013]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跨链传输动作记录于跨链服务区块链中。
[0014]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统一标识的码链构建装置。该装置包括:业务处理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区块链上的第一节点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其中,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第二区块链上的第二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链上数据;数字身份标识代码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获取所述第一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跨链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和第二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对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进行跨链业务处理,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
[0015]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以上所述的方法。
[0016]在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方法。
[0017]应当理解,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18]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0019]图1示出了能够在其中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性运行环境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第一区块链、第二区块链、跨链传输服务器、标识代码区块链和跨链服务区块链之间的基于统一标识的码链构建方法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统一标识的码链构建装置的方框图;
[0022]图4示出了能够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24]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5]图1示出了能够在其中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性运行环境100的示意图。在运行环境100中包括第一区块链102、第二区块链104、跨链传输服务器106、标识代码区块链108和跨链服务区块链110。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块链102与第二区块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统一标识的码链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第一区块链上的第一节点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其中,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第二区块链上的第二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链上数据;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获取所述第一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和第二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对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进行跨链业务处理,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为根据预设编码规则对所述区块链组成要素进行编码得到的;所述区块链组成要素包括区块链网络、子链、智能合约、节点、参与者、使用成员;所述链上数据包括根据预设编码规则对数字对象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和数字对象的上链数据的内容;其中,所述数字身份标识代码在标识代码区块链中存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编码规则为IDcode数字身份标识代码标准、VAA编码、Handle编码、OID编码或Ecode编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获取所述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包括:根据所述节点的数字身份标识代码在标识代码区块链进行查询与验证;接收所述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和第二节点的区块链组成要素对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进行跨链业务处理包括:若所述第一区块链与所述第二区块链为同构链,则通过公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杜志辉刘大宇刘练坤和丽辉
申请(专利权)人:全球码链科技合作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