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987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离子交换树脂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水洗后的废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相和第一液相,第一液相用吸附材料吸附后剩余的液体加热后作为水洗液循环利用;将第一固相用碱液洗得到碱洗废水,固液分离后得到第二固相和第二液相,第二液相用靶向吸附剂吸附后用甲醛解析后,解析液配成苯酚原料返回参与缩聚反应;第二固相用酸液洗得到酸洗废水,固液分离后得到第三固相和第三液相;第三液相用靶向吸附剂吸附后用甲醛解析后,解析液配成水杨酸原料返回参与缩聚反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生产废水处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的问题。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子交换树脂
,涉及一种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水杨酸-苯酚-甲醛(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弱酸性酚醛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主要用于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的脱色,味精和糖类的脱色及提纯,维生素B12蛋白酶的回收,水中Ca(II)、Mg(II)等二价离子的去除等。这种树脂含有亲水性骨架结构、-OH与-COOH等功能基团,具有螯合树脂选择性高的特点;原料便宜、合成工艺简单、经济性较好。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生产是先将水杨酸、苯酚、甲醛预聚,得到一定粘度预聚液,再将预聚液成球,得到缩聚球体,用含表面活性剂水洗至无油星,碱洗、酸洗后得到122型阳离子树脂。在水洗、碱洗、酸洗过程中,产生大量红水,通过对红水进行分析,得出红水主要成分为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水杨酸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这些红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严重影响环境。
[0003]现有技术中对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化法、化学法、生化法三种,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投资费用大、运行成本高等缺陷,处理难度大,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生产废水处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水杨酸、苯酚、甲醛在酸性条件下聚合至乳化,再加入苯酚、甲醛在碱性条件下聚合成预聚体,用透平油做油相介质,反相聚合成球体,将表面活性剂用热水溶解后作为水洗液,洗去球体表面的透平油,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相和第一液相,将经洗去表面透平油的球体真空脱水,得到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0008]S2、将第一液相用吸附材料吸附,第一液相中的透平油被吸附在吸附材料上,剩余的是表面活性剂和水,将表面活性剂和水加热后返回步骤S1作为水洗液;将吸附在吸附材料上的透平油用热水洗脱,吸附材料循环使用;
[0009]S3、向第一固相中加入碱液进行碱洗,将得到的碱洗废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二固相和第二液相;
[0010]S4、将第二液相用第一靶向吸附剂吸附,第二液相中的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水杨酸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被吸附在第一靶向吸附剂上,剩余的液相为无色碱性浓水,将无色碱性浓水配成碱液返回步骤S3;将吸附在第一靶向吸附剂中的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水杨酸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用甲醛加热至40~60℃解析,解析液配成苯酚原料返回步骤S1继续
进行聚合反应;
[0011]S5、向第二固相中加入酸液进行酸洗,将得到的酸洗废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三固相和第三液相;
[0012]S6、将第三液相用第二靶向吸附剂吸附,第三液相中的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水杨酸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被吸附在第二靶向吸附剂上,剩余的液相为无色酸性浓水,将无色酸性浓水配成酸液返回步骤S5,将吸附在第二靶向吸附剂中的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水杨酸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用甲醛加热至40~60℃解析,解析液配成水杨酸原料返回步骤S1继续进行聚合反应。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S2用热水洗脱后得到的洗脱液先进行油水分离,得到带水的油层和带油的水层,将带水的油层返回步骤S1补充至真空脱水过程;将带油的水层返回S2继续用吸附材料吸附处理。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S2中吸附材料为活性炭、氧化铝、沸石、大孔吸附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S4第一靶向吸附剂和步骤S6中第二靶向吸附剂均为活性炭、氧化铝、沸石、大孔吸附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S1中甲醛的体积分数为30%,步骤S4和步骤S6中甲醛的体积分数为30~40%。
[00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S4和步骤S6中的加热温度为50℃。
[00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S4第一靶向吸附剂为HT-PB,HT-312型大孔吸附树脂步骤S6中第二靶向吸附剂为HT-PA、HT-1600型大孔吸附树脂。
[00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S3中碱液中的碱为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3%~4%;步骤S5中酸液中的酸为盐酸,质量分数为3%~4%。
[002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21]1、本专利技术中,对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的处理只需要用到吸附材料、第一靶向吸附剂、第二靶向吸附剂、甲醛等,且吸附材料、第一靶向吸附剂、第二靶向吸附剂经洗脱或解析后均能循环利用,甲醛经配制后也能作为聚合反应原料参与聚合反应,不需要加入其他化学药剂,对环境无污染,处理成本低,且处理后的液体均能返回原生产步骤进行循环利用,使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得到了有效的利用,真正实现了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清洁生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生产废水处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0022]2、本专利技术中,对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生产过程中将水洗、碱洗、酸洗等过程产生的废水均能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处理后的废水能返回原生产步骤作为原料参与生产,从而使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不是经过物化法、化学法、生化法处理后进行排放,不仅有效避免了这些废水未经处理而排放到而造成环境污染现象,而且减少了物化法、化学法、生化法等处理而带来的高的运行成本,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生产废水处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0023]3、本专利技术中,将水洗液对球体水洗,产生水洗废水,将水洗废水先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相和第一液相,第一液相用吸附材料吸附,使透平油被吸附在吸附材料上,而此时第一液相中剩余的是可作为水洗液用的表面活性剂和水,因此,将剩余的第一液相加热
后即可作为水洗液继续对球体进行水洗,此过程实现了水洗液的循环利用;将吸附在吸附材料上的透平油用热水洗脱后得到吸附材料又可以循环利用,而对洗脱液进行油水分离,得到的带水的油层可以补充到真空脱水过程,而带油的水层又可用吸附材料吸附进行处理,经过吸附、洗脱等处理,使水洗后产生的废水进行了有效处理并循环利用。
[0024]4、本专利技术中,将第一固相用碱液洗得到碱洗废水,将碱洗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二固相和第二液相,将第二液相用第一靶向吸附剂吸附,使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水杨酸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被吸附在第一靶向吸附剂上,而此时,第二液相中剩余的为无色碱性浓水,将无色酸性浓水配成碱液继续对第一固相进行碱洗,将吸附在第一靶向吸附剂上的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水杨酸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用体积分数为35~45%的甲醛加热解析,得到的解析液经过配制可作为苯酚原料继续参与碱性条件下的聚合反应,经过上述处理,使碱洗后产生的废水得到了有效处理并循环利用。
[0025]5、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杨酸、苯酚、甲醛在酸性条件下聚合至乳化,再加入苯酚、甲醛在碱性条件下聚合成预聚体,用透平油做油相介质,反相聚合成球体,将表面活性剂用热水溶解后作为水洗液,洗去球体表面的透平油,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相和第一液相,将经洗去表面透平油的球体真空脱水,得到12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S2、将第一液相用吸附材料吸附,第一液相中的透平油被吸附在吸附材料上,剩余的是表面活性剂和水,将表面活性剂和水加热后返回步骤S1作为水洗液;将吸附在吸附材料上的透平油用热水洗脱,吸附材料循环使用;S3、向第一固相中加入碱液进行碱洗,将得到的碱洗废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二固相和第二液相;S4、将第二液相用第一靶向吸附剂吸附,第二液相中的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水杨酸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被吸附在第一靶向吸附剂上,剩余的液相为无色碱性浓水,将无色碱性浓水配成碱液返回步骤S3;将吸附在第一靶向吸附剂中的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水杨酸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用甲醛加热至40~60℃解析,解析液配成苯酚原料返回步骤S1继续进行聚合反应;S5、向第二固相中加入酸液进行酸洗,将得到的酸洗废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三固相和第三液相;S6、将第三液相用第二靶向吸附剂吸附,第三液相中的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水杨酸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被吸附在第二靶向吸附剂上,剩余的液相为无色酸性浓水,将无色酸性浓水配成酸液返回步骤S5,将吸附在第二靶向吸附剂中的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水杨酸苯酚甲醛缩聚低聚物用甲醛加热至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芦远卓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惠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