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纤维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978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保纤维布的制备方法,将聚丙烯腈纤维制成毡,然后用萘磺酸钠和甲醛缩合物的水溶液处理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处理,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聚丙烯腈纤维毡在环氧树脂的固化体系中充分浸渍,所述的固化体系为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充分浸渍后,将聚丙烯腈纤维毡与竹纤维布层叠,通过压辊轧压,得到预浸渍布;将预浸渍布放入真空灌注设备,然后抽真空,通入水蒸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再灌入所述的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固化,最后脱模,得到所述的环保纤维布。可以有效的提高竹纤维布的力学性能,克服其力学性能差,较脆的弱点。同时,降低其缩水率,使其更加便于使用。更加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纤维布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涉及纺织品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环保纤维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环保纤维布,是指低碳节能、自然无有害物质、环保可循环利用的纤维布。包括竹纤维、麻纤维等等。其中较为广泛使用的是竹纤维布。竹纤维布选用竹为原料,利用竹浆纤维生产的短纤纱线,属绿色产品,用该原料制成的棉纱生产的针织面料和服装,具有明显不同于棉、木型纤维素纤维的独特风格:耐磨性、不起毛球、高吸湿性快干性、高透气性、悬垂性俱佳,手感滑腻丰满、如丝柔软,防霉防蛀抗菌、穿着凉爽舒适有美容护肤之效。染色性能优良,光泽亮丽,且有较好的天然抗菌效果及环保性,顺应现代人追求健康舒适的潮流。
[0003]虽然竹纤维布尤其优点,但也有其一些缺点,这种植物面料要比其它普通面料更为纤弱,损坏率要更高,缩水率也较难控制。
[0004]为了克服这些缺陷,竹纤维通常和一些普通纤维混纺。竹纤维与其他种类的纤维进行特定比例的混纺,既能体现其他纤维的性能又能充分发挥竹纤维的特性,给纺织物带来新的特色。然而,混纺工艺步骤复杂,如何能有更加简便的提高竹纤维的力学性能,并其更加便于使用,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纤维布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得到的纤维布能够克服常规纤维布力学性能差,损坏率高的缺点。并使其缩水率控制在了可接受的范围内。
[0006]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纤维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丙烯腈纤维制成毡,然后用萘磺酸钠和甲醛缩合物的水溶液处理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处理,处理10~15min后,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聚丙烯腈纤维毡在环氧树脂的固化体系中充分浸渍,所述的固化体系为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充分浸渍后,将聚丙烯腈纤维毡与竹纤维布层叠,层叠厚度1~5mm,通过压辊轧压,得到预浸渍布;将预浸渍布放入真空灌注设备,然后抽真空,通入水蒸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控制温度大于300度,时间60~80min,再灌入所述的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在350~400℃的温度下,保持3~4h,最后,脱模,得到所述的环保纤维布。
[0007]具体的,所述的萘磺酸钠和甲醛缩合物的萘核数为13~18。所述萘磺酸钠和甲醛缩合物的水溶液的浓度为1~1.5%,pH值为6~7。
[0008]具体的,所述的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在室温条件下可以相对长期稳定,在温度145~165℃时,且湿度大于65%的情况下,可以体现出活性。更具体的,所述的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包括固环氧树脂、三氮化硼乙胺络合物、双氰胺、碳酸钠和水。所述的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的具体组成为:环氧树脂20~30份、三氮化硼乙胺络合物1~5份、双氰
胺1~5份、碳酸钠2~4份和水50份。优选的,所述的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的具体组成为:环氧树脂20份、三氮化硼乙胺络合物3份、双氰胺2份、碳酸钠3份和水50份。
[000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包括固环氧树脂、三氮化硼乙胺络合物、双氰胺、碳酸氢铵和水。具体的,所述的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的具体组成为:环氧树脂20~30份、三氮化硼乙胺络合物1~5份、双氰胺1~5份、碳酸氢铵2~4份和水50份。优选的,所述的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的具体组成为:环氧树脂20份、三氮化硼乙胺络合物3份、双氰胺2份、碳酸氢铵4份和水50份。
[001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预浸的方式,使得聚丙烯纤维毡的孔隙中充满固化体系,同时并未产生固化反应,固化体系可以逐步浸润至纤维的孔隙深处。再与竹纤维布进行层叠,通过压辊轧压,使得竹纤维的单侧与固化体系充分接触。再通过调节温度和湿度激发其活性,同时,继续注入固化体系,可以使得竹纤维布的另一侧也能充分接触固化体系。进而,完成全部的固化过程。
[001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竹纤维布的力学性能,克服其力学性能差,较脆的弱点。此外,在这过程中发现了影响缩水率的关键因素,通过更改进一步的改进,降低其缩水率,使其更加便于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13]实施例1
[0014]将聚丙烯腈纤维制成毡,然后用质量浓度为1%的萘磺酸钠和甲醛缩合物的水溶液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处理,处理10min后,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聚丙烯腈纤维毡在环氧树脂的固化体系中充分浸渍,所述的固化体系为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组成为环氧树脂20份、三氮化硼乙胺络合物1份、双氰胺1份、碳酸钠2份和水50份),充分浸渍后,将聚丙烯腈纤维毡与竹纤维布层叠,层叠厚度1mm,通过压辊轧压,得到预浸渍布;
[0015]将预浸渍布放入真空灌注设备,然后抽真空,通入水蒸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水蒸气70%;氢气1%),升高温度,控制温度大于300度,时间60min,再注入所述的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在350℃的温度下,保持3h,最后,脱模,得到所述的环保纤维布。
[0016]实施例2
[0017]将聚丙烯腈纤维制成毡,然后用质量浓度为1.5%的萘磺酸钠和甲醛缩合物的水溶液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处理,处理15min后,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聚丙烯腈纤维毡在环氧树脂的固化体系中充分浸渍,所述的固化体系为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组成为环氧树脂30份、三氮化硼乙胺络合物5份、双氰胺5份、碳酸钠4份和水50份),充分浸渍后,将聚丙烯腈纤维毡与竹纤维布层叠,层叠厚度5mm,通过压辊轧压,得到预浸渍布;
[0018]将预浸渍布放入真空灌注设备,然后抽真空,通入水蒸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水蒸气80%;氢气5%),升高温度,控制温度大于300度,时间80min,再注入所述的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在400℃的温度下,保持4h,最后,脱模,得到所述的环保纤维布。
[0019]实施例3
[0020]将聚丙烯腈纤维制成毡,然后用质量浓度为1.5%的萘磺酸钠和甲醛缩合物的水
溶液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处理,处理15min后,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聚丙烯腈纤维毡在环氧树脂的固化体系中充分浸渍,所述的固化体系为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组成为环氧树脂20份、三氮化硼乙胺络合物3份、双氰胺2份、碳酸钠3份和水50份),充分浸渍后,将聚丙烯腈纤维毡与竹纤维布层叠,层叠厚度2mm,通过压辊轧压,得到预浸渍布;
[0021]将预浸渍布放入真空灌注设备,然后抽真空,通入水蒸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水蒸气180%;氢气2%),升高温度,控制温度大于300度,时间80min,再注入所述的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在350℃的温度下,保持4h,最后,脱模,得到所述的环保纤维布。
[0022]对实施例1~实施例3所得产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同时,已未经处理的竹纤维布为对比例,所得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
[0023][0024][0025]实施例4
[0026]以实施例3的反应条件为基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纤维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聚丙烯腈纤维制成毡,然后用萘磺酸钠和甲醛缩合物的水溶液处理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处理,处理10~15min后,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聚丙烯腈纤维毡在环氧树脂的固化体系中充分浸渍,所述的固化体系为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充分浸渍后,将聚丙烯腈纤维毡与竹纤维布层叠,层叠厚度1~5mm,通过压辊轧压,得到预浸渍布;将预浸渍布放入真空灌注设备,然后抽真空,通入水蒸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控制温度大于300度,时间60~80min,再灌入所述的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在350~400℃的温度下,保持3~4h,最后,脱模,得到所述的环保纤维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纤维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萘磺酸钠和甲醛缩合物的萘核数为13~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纤维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萘磺酸钠和甲醛缩合物的水溶液的浓度为1~1.5%,pH值为6~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纤维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理封闭活性的固化体系,在室温条件下可以相对长期稳定,在温度145~165℃时,且湿度大于65%的情况下,可以体现出活性。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环生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