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977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方法,包括根据第一筛选条件从远程监控数据中筛选待分析数据,建立待分析数据集;根据第二筛选条件从待分析数据集中筛选有效数据点,建立有效数据集;根据网格权重定义将有效数据集的数据网格标签化,形成待网格标签的数据集;根据网格权重随机抽样相对应数量的数据,共计100个数据,将这些数据作为待计算数据;计算移动源排放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应用于和企业对于移动源排放监管当中,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运行中的重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放进行合格性进行判定,减少环保检测人员的工作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以用于高校和科研单位,用于研究移动源排放量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作为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数据支撑。和交通规划的数据支撑。和交通规划的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排放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国家统计数据,目前城市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是移动源。根据北京市2018年的空气污染源解析数据,北京市空气污染中的氮氧化物有45%来自于移动源的排放。移动源当中重型柴油机为动力源的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氮氧化物排放最多。其中重型柴油车的氮氧化物排放量约占整个车辆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60%,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整体排放量与车辆的氮氧化物排放量相当。
[0003]移动源排放具有流动性大、排放地点分散、单一排放少的特点,使用传统的排放检查设备到现场一一监管十分困难。为了有效管控移动源的氮氧化物排放,国家和地方纷纷上马远程监控技术,使用微型传感器采集移动源的排放信号并上传。目前在市场上使用的远程监控技术和国家法规要求的远程监控技术所使用的氮氧化物采集工具为氮氧传感器,氮氧传感器的采集的氮氧化物浓度信号单位是ppm(百万分之一的体积分数)。与目前国家和地方法规中规定氮氧化物排放控制要求中的限值单位不一致,因此无法直接评价移动源氮氧化物排放是否超标。但基于远程监控系统采集发动机运行数据通过算法的处理,我们可以计算符合法规要求的排放因子,实现远程排放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方法,实现使用远程数据对车辆的排放进行评价。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0006]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S1:根据第一筛选条件从远程监控数据中筛选待分析数据,建立待分析数据集;
[0008]步骤S2:根据第二筛选条件从待分析数据集中筛选有效数据点,建立有效数据集;
[0009]步骤S3:根据网格权重定义将有效数据集的数据网格标签化,形成待网格标签的数据集;
[0010]步骤S4:根据网格权重随机抽样相对应数量的数据,共计100个数据,将这些数据作为待计算数据;
[0011]步骤S5:按照下列算式计算移动源排放结果
[0012][0013][0014][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根据移动源所属排放法规的限值对排放结果进行判定,判定移动源的排放是否达标。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远程监控数据包括车速、大气压力、发动机净输出扭矩、摩擦扭矩、发动机转速、发动机燃料流量、SCR上游氮氧化物(NOx)传感器输出值、SCR下游氮氧化物(NOx)传感器输出值、反应剂余量、进气量、SCR 入口温度、SCR出口温度、DPF压差、发动机冷却液温度、邮箱液位、定位状态、经度、纬度、累计里程、车型循环功、车辆装用发动机额定功率。
[0017]进一步的,第一筛选条件包括以自然日为单位,将发动机运行时间超过 5小时的单日远程数据,被称作待分析数据。
[0018]进一步的,第二筛选条件包括实时(时刻)气温高于-3℃、发动机冷却液温度高于70℃、以及无故障信息。
[0019]进一步的,所述网格权重定义为将发动机从怠速到额定转速的线性变化定义为发动机从0%转速到100%转速的转速比例,将发动机某一转速下的从无负荷到满负荷的线性变化扭矩定义为0%负荷到100%负荷,以10%为步长为例划分整个“转速-扭矩”笛卡尔坐标系,共划分100个网格,根据不同移动源的分类所对应的发动机台架循环计算每个网格的权重。
[0020]进一步的,权重计算方法为:计算不同循环的每个网格内落入的工况点的个数,每个网格的权重为:
[0021][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系统,包括
[0023]第一筛选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筛选条件从远程监控数据中筛选待分析数据,建立待分析数据集;
[0024]第二筛选单元,用于根据第二筛选条件从待分析数据集中筛选有效数据点,建立有效数据集;
[0025]网格标签化单元,用于根据网格权重定义将有效数据集的数据网格标签化,形成待网格标签的数据集;
[0026]网络随机抽取单元,用于从所有网格中根据网格权重随机抽样相对应数量的数据,共计100个数据,将这些数据作为待计算数据;
[0027]计算单元,用于按照下列算式计算移动源排放结果
[0028][0029][0030][003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程序,所述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程序配置有实现上述的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方法的步骤。
[003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程序,所述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方法的步骤。
[003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0034](1)本专利技术可以应用于和企业对于移动源排放监管当中,利用本专利技术对运行中的重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放进行合格性进行判定,减少环保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0035](2)本专利技术还可以用于高校和科研单位,用于研究移动源排放量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作为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0036]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流程图;
[003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提及基于发动机台架WHTC循环的网格权重划分方法示意;
[0039]图3是网格标签化的数据集示意图;
[0040]图4是原始数据示意图;
[0041]图5是根据对应“转速-负荷”区间数据条数随机选数据条示意图;
[0042]图6是拼接数据条成为计算用数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4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根据第一筛选条件从远程监控数据中筛选待分析数据,建立待分析数据集;步骤S2:根据第二筛选条件从待分析数据集中筛选有效数据点,建立有效数据集;步骤S3:根据网格权重定义将有效数据集的数据网格标签化,形成待网格标签的数据集;步骤S4:根据网格权重随机抽样相对应数量的数据,共计100个数据,将这些数据作为待计算数据;步骤S5:按照下列算式计算移动源排放结果按照下列算式计算移动源排放结果按照下列算式计算移动源排放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移动源所属排放法规的限值对排放结果进行判定,判定移动源的排放是否达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监控数据包括车速、大气压力、发动机净输出扭矩、摩擦扭矩、发动机转速、发动机燃料流量、SCR上游氮氧化物(NOx)传感器输出值、SCR下游氮氧化物(NOx)传感器输出值、反应剂余量、进气量、SCR入口温度、SCR出口温度、DPF压差、发动机冷却液温度、邮箱液位、定位状态、经度、纬度、累计里程、车型循环功、车辆装用发动机额定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筛选条件包括以自然日为单位,将发动机运行时间超过5小时的单日远程数据,被称作待分析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筛选条件包括实时(时刻)气温高于-3℃、发动机冷却液温度高于70℃、以及无故障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程监控数据的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权重定义为将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菁元李勇付铁强凌健胡熙吕赫于全顺高东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