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CSP技术公司专利>正文

容器及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970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1:55
一种防潮容器(100,300)包括容器本体(101,301)以及通过铰链(140,340)优选地链接至所述本体(101,301)的盖(101,120,320)。所述本体(101,301)和所述盖(101,120,320)至少包括串联的第一密封(462)和第二密封(464),以在所述本体(101,301)与所述盖(101,120,320)之间提供防潮密封(460)。所述第一密封(462)相应地包括所述本体(101,301)与盖(101,120,320)的热塑性塑料对热塑性塑料的密封表面相匹配。所述第二密封(464)相应地包括所述本体(101,301)与盖(101,120,320)、或者所述盖(101,120,320)与所述本体(101,301)的热塑性塑料对弹性体的密封表面相匹配。体的密封表面相匹配。体的密封表面相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容器及盖
[0001]本申请是专利技术名称为“容器及盖”、国际申请日为2017年3月6日、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7/021010、国家申请号为201780015062.1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用于易受潮气降级的产品的容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盖式防潮容器,所述容器易于反复打开和关闭,并且在盖与本体之间包括串联的两个或更多个密封,这使得在若干打开和关闭循环后可靠地提供防潮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容器可以用于例如药品、益生菌、营养保健品、诊断测试条、以及其他潮气敏感物品。

技术介绍

[0003]药物的功效可能受到潮气的影响。当药物吸收潮气时,药物对其预期目的可能变得不太有效。诊断测试条、例如用于糖尿病护理的血糖测试条,也可能由于暴露于潮气而受到不利地影响。
[0004]药物和/或测试条典型地储存在容器中。这样的容器可以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限定了用于容纳产品的内部、以及通向所述内部的开口。还可以包括可选地通过铰链连接到本体的帽或盖。通过关闭本体上的盖以覆盖开口并将其密封,容器被关闭并且内容物可以安全地储存在其中。
[0005]例如诊断测试条等产品依赖于某些环境条件以在使用时提供准确的读数。如果受到一定的潮气或相对湿度,这些产品可能会提供有上偏差或下偏差的错误读数。因此,潮气可能显著地降低这些产品的保质期。需要诊断测试条进行测试的消费者、例如糖尿病市场,通常在24小时内测试多次,并且依赖于他们获得的读数的准确性。
[0006]药物和诊断测试条在其生命周期中可能多次遇到潮气。这样的相遇可能发生在制造阶段、运输期间,在产品在销售之前被储存时,和在产品在销售之后被储存时,以及每次打开包含产品的容器使得所述产品可以使用时。甚至在将产品储存在防潮容器中之后,仍然存在少量潮气穿透密封进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可能对内部的潮气敏感内容物造成损害。为此原因,典型地在容器中提供干燥剂材料(例如,处于夹带干燥剂的聚合物的形式)以吸收潮气。然而,干燥剂材料增大了制造成本。改进的密封意味着针对实现计算的潮气预算减少干燥剂体积,从而实现制造成本较低的容器。
[0007]另一方面,密封本身不应显著地增大制造容器的成本,或者可以通过减少使用干燥剂来节省成本。此外,密封本身必须仔细地设计,使得不需要显著的力来打开,同时不太过容易打开而使得容器可能例如由于在运输期间可能发生的压力变化而无意地弹开。在药品和诊断包装业务中,重要的是要平衡产品改进与制造效率和成本现实。
[0008]因此,需要一种用于药品或诊断测试条的改进的翻盖容器,其制造成本低并且在几次打开和关闭循环之后提供可靠的防潮密封效果,且不需要大的打开力来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9]相应地,提供了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防潮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具有基部以及从所述基部延伸的侧壁。所述本体限定了被配置成用于容纳产品、例如像诊断测试条的内部。所述本体进一步具有通向所述内部的开口。盖通过铰链连接至所述本体、并且是围绕所述铰链相对于所述容器本体可枢转的,以使所述容器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盖覆盖所述开口以与所述本体产生防潮密封,并且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开口被暴露。所述防潮密封是在当所述盖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由所述本体与所述盖之间串联的多个接合的匹配密封提供的。所述多个接合的匹配密封至少包括第一密封和第二密封。所述第一密封是由所述本体的热塑性塑料的密封表面与所述盖的热塑性塑料的密封表面相匹配形成的。所述第二密封是由所述本体的热塑性塑料的密封表面与所述盖的弹性体的密封表面相匹配形成的。所述弹性体的密封表面包括弹性体环,所述弹性体环被配置成在所述盖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被环绕所述开口的边沿的上表面压缩。所述弹性体环的竖直压缩致使所述环的一部分弹性地径向地扩展到在所述本体与所述盖之间提供的空隙中。
[0010]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防潮容器包括本体和盖。所述本体限定了用于容纳产品的内部、以及通向所述内部的开口。所述盖通过铰链连接至所述本体。所述盖是相对于所述本体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的,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盖覆盖所述开口并且与所述本体相匹配,并且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开口被暴露。所述本体与所述盖之间定位了多个密封。这些密封在所述盖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是串联的。所述多个密封包括:第一密封,所述第一密封需要打开力来从所述关闭位置转换到所述打开位置;以及第二密封,所述第二密封与所述第一密封相组合不需要比所述打开力更多的力来从所述关闭位置转换到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第一密封是由热塑性塑料对热塑性塑料的密封表面相匹配形成的,并且所述第一密封包括相对于所述本体的中央轴线的所述本体的底切部。所述第二密封是由弹性体对热塑性塑料的密封表面相匹配形成的,并且所述弹性体对热塑性塑料的密封表面包括在所述盖中或所述本体上、可选地经由多次喷射的注射模制形成的弹性体。所述热塑性塑料是不可压缩的,并且所述弹性体是可压缩的并且优选地是弹性的。
附图说明
[0011]本专利技术将结合以下附图进行描述,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并且其中:
[0012]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容器处于打开位置时的透视图。
[0013]图2是放大截面视图,展示了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变体。
[0014]图3是放大截面视图,展示了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0015]图4是截面视图,展示了图2的特征、并且进一步示出了根据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变体的容器的额外部分。
[0016]图5是截面视图,展示了图3的特征、并且进一步示出了根据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变体的容器的额外部分。
[0017]图6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容器处于关闭位置时的透视图。
[0018]图7是图6的容器处于打开位置时的透视图。
[0019]图8是沿着图7的容器的截面线8
--
8截取的放大截面视图,展示了盖中的密封表面。
[0020]图9是沿着图6的容器的截面线9
--
9截取的放大截面视图,展示了第一和第二密封件串联地接合以产生防潮密封。
[0021]图10A和10B是示意性展示,示出了就在与本体的热塑性塑料的密封表面接合之前的盖的弹性体环(图10A)、然后是盖的弹性体环与本体的热塑性塑料的密封表面的密封接合(图10B)。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总体上,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容器用于减少在容器本体与密封所述本体的盖之间进入容器中的潮气量。在一方面,所披露的实施例被配置成通过提供至少两个串联的密封来减少可以在本体与盖之间流动的潮气量,其中一个这样的密封是由弹性体对热塑性塑料的界面形成的,这独特地不会增大为了打开容器而需要的力。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弹性体”应从广义上理解。特别优选的弹性体是以下热塑性弹性体(TPE):可选地具有20至50、优选20至40、更优选20至35的肖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潮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具有基部和从所述基部延伸的侧壁,所述容器本体限定了被配置成用于容纳产品的内部,所述容器本体进一步具有通向所述内部的开口;以及盖,所述盖能够相对于所述容器本体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盖覆盖所述开口以与所述容器本体产生防潮密封,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开口被暴露,所述防潮密封包括当所述盖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在所述容器本体与所述盖之间的多个密封,所述多个密封至少包括第一密封和第二密封,所述第一密封是由所述容器本体的热塑性密封表面与所述盖的热塑性密封表面相匹配而形成的,所述第二密封是由所述容器本体的热塑性密封表面与所述盖的弹性体密封表面相匹配而形成的,所述弹性体密封表面被配置成在所述盖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被围绕所述开口的边沿压缩,其中所述弹性体密封表面的竖直压缩致使密封表面的一部分弹性地且径向地扩展到在所述容器本体与所述盖之间提供的空隙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容器,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需要打开力来从所述关闭位置转换到所述打开位置,并且所述第二密封与所述第一密封相组合不需要比所述打开力更多的力来从所述关闭位置转换到所述打开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潮容器,其中所述打开力为3至7lbf(磅力)。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容器,其中所述弹性体密封表面是由热塑性弹性体(TPE)制成的弹性体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潮容器,其中所述弹性体环是在多次喷射的注射模制工艺中与所述容器本体和盖一起注射模制而成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容器,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包括相对于所述容器本体的中央轴线的所述容器本体的底切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潮容器,其中所述底切部被提供在从所述侧壁向上延伸并且围绕所述开口的唇缘中。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潮容器,其中所述盖包括悬垂裙部,并且所述底切部所具有的表面与所述裙部的对应表面相匹配,从而形成所述第一密封。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容器,其中所述弹性体密封表面包括弹性体环,所述弹性体环具有20至50的肖氏A硬度。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容器,其中所述防潮容器在所述盖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在30℃和80%RH下具有小于400μg/天的潮湿蒸气透过率(MVTR)。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容器,其中与提供所述第一密封而不提供所述第二密封相比,所述第一密封和所述第二密封相组合在所述盖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为所述防潮容器提供了更小的潮湿蒸气透过率(MVTR)。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容器,还包括储存在其中的多个测试条。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容器,还包括所述第一密封需要打开力来从所述关闭位置转换到所述打开位置,并且所述第二密封与所述第一密封相组合不需要比所述打开力更多的力来从所述关闭位置转换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CSP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