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弹簧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955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弹簧圈,包括一级弹簧结构及至少一显影标记,所述一级弹簧结构包括轴向连接的至少一段第一弹簧和至少一段第二弹簧,其中,所述至少一段第一弹簧包括至少一可吸收弹簧,所述至少一段第二弹簧包括至少一不可吸收弹簧。其中可吸收弹簧具有吸收周期短、吸收比例高的特点,利于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减小甚至是消除占位效应。所述第二弹簧主要在瘤颈处堆集,为瘤颈内皮化提供附着条件。为瘤颈内皮化提供附着条件。为瘤颈内皮化提供附着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弹簧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用于动脉瘤栓塞的医用弹簧圈。

技术介绍

[0002]颅内动脉瘤患者常表现为头疼、眼球运动障碍、肢体肿胀等,这是由于动脉瘤的占位效应,导致瘤体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及器官等产生的相应症状。目前血管内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技术已经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使用弹簧圈治疗动脉瘤,能够抑制瘤内血液流动,快速促进瘤内血栓化,并且可以促进瘤颈处的内皮化形成,是有效治疗动脉瘤,防止术后动脉瘤再出血或复发的保证。而临床上使用的弹簧圈一般不具有可降解性,填塞后虽可以导致瘤内血栓及机化,但瘤体会保持固有大小,会持续对瘤外神经、血管及器官产生压迫,占位效应导致的临床症状无法消除。
[0003]目前临床及专利中虽然有提到具有可降解/可吸收性的弹簧圈结构设计,例如在金属弹簧圈上涂覆可吸收聚合物,或者通过化学接枝反应或共混,将可吸收聚合物与可显影物质相结合,从而设计出具备全显影功能的可吸收弹簧圈,在植入瘤内后可以通过生物作用被人体吸收,进而促使动脉瘤占位效应消除。但这类可降解/可吸收弹簧圈的结构,其与血液接触的部分结构均为具有可吸收性,植入瘤内后伴随材料的降解吸收,内皮细胞很难继续附着在弹簧圈表面,从而延缓瘤颈内皮化的进程,增加动脉瘤复发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弹簧圈。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植入瘤内促进血栓形成,且在瘤颈处促进内皮化,并且可消除占位效应导致的临床症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医用弹簧圈,包括一级弹簧结构及至少一显影标记,所述一级弹簧结构包括轴向连接的至少一段第一弹簧和至少一段第二弹簧,其中,所述至少一段第一弹簧包括至少一可吸收弹簧,所述至少一段第二弹簧包括至少一不可吸收弹簧。
[0007]其进一步技术特征在于:
[0008]优选的,所述至少一段第一弹簧包括位于所述一级弹簧结构远端的至少一可吸收弹簧,所述至少一段第二弹簧包括位于所述一级弹簧结构近端的至少一不可吸收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至少一显影标记设置于至少一段第一弹簧和至少一段第二弹簧的连接处。
[0010]优选的,所述至少一段第二弹簧还包括至少一可吸收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至少一段第二弹簧为位于所述一级弹簧结构近端的至少一可吸收弹簧和至少一不可吸收弹簧构成的多层结构,其中,所述多层结构为沿所述一级弹簧结构中心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套设的内外层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至少一段第二弹簧包括外层的至少一不可吸收弹簧和内层的至少一
可吸收弹簧,其中,所述至少一可吸收弹簧为至少一段第一弹簧的延伸部分。
[0013]优选的,所述可吸收弹簧丝径的范围为0.001~0.006英寸。
[0014]优选的,所述可吸收弹簧内径的范围为0.004~0.007英寸。
[0015]优选的,所述可吸收弹簧的材料为聚合物材料或可吸收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聚合物材料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氨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6]优选的,所述多层结构中可吸收弹簧丝径的范围为0.001~0.002英寸。
[0017]优选的,所述多层结构中可吸收弹簧内径的范围为0.001~0.002英寸。
[0018]优选的,所述不可吸收弹簧丝径的范围为0.001~0.004英寸。
[0019]优选的,所述不可吸收弹簧内径的范围为0.004~0.007英寸。
[0020]优选的,所述不可吸收弹簧的材料为X射线不可穿透材料,其中,所述X射线不可穿透材料为不锈钢、铂金、铂金、铑、铼、钯、钨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组合。
[0021]优选的,所述至少一段第一弹簧与至少一段第二弹簧沿轴向长度的比例范围为2:1~5:1。
[0022]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显影丝,所述显影丝位于所述一级弹簧结构远端。
[0023]优选的,所述显影丝为至少一段第二弹簧的延伸部分。
[0024]优选的,所述显影丝丝径的范围为0.004~0.007英寸。
[0025]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抗解旋构件,所述至少一抗解旋构件位于所述一级弹簧结构内部。
[0026]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一级弹簧结构两端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将所述一级弹簧结构的两端、抗解旋构件的两端及显影丝的一端固定。
[0027]优选的,所述至少一显影标记与至少一段第一弹簧、至少一段第二弹簧之间通过胶水固接。
[0028]优选的,所述显影标记为环状或管状结构,其中,所述显影标记外径的范围为0.006~0.0165英寸。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30](一)本专利技术的医用弹簧圈,包括一级弹簧结构及至少一显影标记,一级弹簧圈结构包括轴向连接的至少一段第一弹簧和至少一段第二弹簧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一段第一弹簧包括至少一可吸收弹簧,所述至少一段第二弹簧包括至少一不可吸收弹簧。其中可吸收弹簧具有吸收周期短、吸收比例高的特点,利于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减小甚至是消除占位效应。所述第二弹簧主要在瘤颈处堆集,为瘤颈内皮化提供附着条件。
[0031](二)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医用弹簧圈中,瘤腔内的可吸收弹簧在植入血管后可安全有效的栓塞颅内动脉瘤,使动脉瘤内血栓迅速纤维化,随着可吸收弹簧的被吸收,瘤内纤维组织不断收缩,使动脉瘤不断缩小,从而可极大程度上减小占位效应。不可吸收弹簧的机械阻隔作用可快速促进血栓形成,抑制载瘤动脉血流入瘤腔内部。
[0032](三)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医用弹簧圈中,在一级弹簧结构近端的第二弹簧采用多层结构设计,在不可吸收弹簧的内层设置可吸收弹簧,
[0033]一方面增加了瘤颈处的栓塞体积和密度,对血液的机械阻隔作用更强,使可吸收弹簧在被吸收的过程中促进瘤颈处血栓的形成;另一方面可吸收材料通过生物降解,会增
加瘤颈位置处的炎症,也会促进血栓形成,弹簧圈周围的血栓越多,因此可以促进瘤颈附近弹簧圈的稳定性。
[0034](四)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医用弹簧圈中,显影标记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提高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与显影标记连接处的稳定性及一级弹簧结构外层的一致性,同时可利于X射线观察(造影检查)下栓塞过程中,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的位置,以形成“瘤内吸收、瘤颈封堵”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5]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医用弹簧圈的一级结构示意图。
[0036]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医用弹簧圈的二级结构示意图。
[0037]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医用弹簧圈的一级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中标记:1、第一弹簧;2、第二弹簧;3、显影丝;4、抗解旋构件;5、固定结构;6、显影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弹簧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弹簧结构及至少一显影标记,所述一级弹簧结构包括轴向连接的至少一段第一弹簧和至少一段第二弹簧,其中,所述至少一段第一弹簧包括至少一可吸收弹簧,所述至少一段第二弹簧包括至少一不可吸收弹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段第一弹簧包括位于所述一级弹簧结构远端的至少一可吸收弹簧,所述至少一段第二弹簧包括位于所述一级弹簧结构近端的至少一不可吸收弹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显影标记设置于至少一段第一弹簧和至少一段第二弹簧的连接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段第二弹簧还包括至少一可吸收弹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段第二弹簧为位于所述一级弹簧结构近端的至少一可吸收弹簧和至少一不可吸收弹簧构成的多层结构,其中,所述多层结构为沿所述一级弹簧结构中心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套设的内外层结构。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段第二弹簧包括外层的至少一不可吸收弹簧和内层的至少一可吸收弹簧,其中,所述至少一可吸收弹簧为至少一段第一弹簧的延伸部分。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弹簧丝径的范围为0.001~0.006英寸。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弹簧内径的范围为0.004~0.007英寸。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弹簧的材料为聚合物材料或可吸收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聚合物材料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氨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结构中可吸收弹簧丝径的范围为0.001~0.002英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亮钱少君余画刘建民赵瑞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