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爱春专利>正文

一种沉香叶古法制茶工艺及沉香拼配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939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香叶古法制茶工艺及沉香拼配茶,沉香叶经“三分茶七分功”清场微发酵,使沉香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茶黄素;风干晾青处理,使茶叶失去表层水分;杀青撞青,使沉香叶快速去除水分;手工揉捻沉香叶片成条索状;太阳下晾晒;木炭手工烘焙,使沉香叶变软;手工定形后石磨压制成茶饼;摊晾制得沉香叶茶。采用“三分茶七分功”的清场微发酵、高温蒸压和石磨压制等古法手工制茶工艺,制得的沉香叶茶具有高含量的茶黄素、营养成份转化更充分,口感、香气与滋味均可达到最佳水平。沉香拼配茶采用上述沉香叶古法制茶工艺制得,沉香拼配茶为沉香茶与其他其他茶压制拼配而成,拼配后茶味更足,更强烈,回津时间更长久。回津时间更长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香叶古法制茶工艺及沉香拼配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的制备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沉香叶古法制茶工艺及沉香拼配茶。

技术介绍

[0002]沉香叶可以通过饮茶的方式吸收沉香独特的药性,历来也是民间传统的最天然极致的保健妙方,经常反复检测试验证明由沉香叶所制成的沉香茶,是一种绿色健康的茶类饮品。
[0003]沉香茶制茶工艺考究,选用人工种植的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沉香叶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经过十几道工序精心制作,从总体效果,色、香、味等方面反复调试而成。沉香茶含有人体必需的生命元素量极丰富,如钙、锌、铁、锰等和维生素,是人体很好的特殊营养物的补充剂,也是保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并对体内多种不利因子的消除大有益处。
[0004]目前,市场上的沉香茶制备工艺一般采用现代加工方式,在追求产量的同时,也破坏了茶叶本身的结构与成份,茶叶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均未能发挥至最佳水平。沉香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纯沉香茶,这种沉香茶的由单一的沉香叶加工而成,可以使沉香叶中的各种营养及功能成分冲泡出来,冲泡的茶水具有理胃气、润肠道通便、安神助眠、益气益精等保健功效,但香叶不够醇厚,不持久,缺少茶香茶韵。另一种是拼配沉香茶,这种沉香茶由沉香叶与其他茶叶混合而成,由于添加了其他茶叶,冲泡出的茶水增加了茶叶的清香香味,其色、香、味较佳,功效也随之增加,但简单的混合无法使沉香叶与其他茶叶充分融合,难以充分发挥沉香叶与其他茶叶间的互补作用,且不耐冲泡,口感也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沉香茶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沉香叶古法制茶工艺及沉香拼配茶,采用“三分茶七分功”的清场微发酵、高温蒸压和石磨压制等古法手工制茶工艺,使沉香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茶黄素、营养成份转化更充分,口感、香气与滋味均达到最佳水平。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沉香叶古法制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三分茶七分功”清场微发酵:
[0008]S11.先将沉香叶用开水泡7分钟,所述沉香叶与开水的重量比为3:7,再将泡茶水与沉香叶分开待用;
[0009]S12.用清水将水泥地面清洗干净,待水泥地面收水3分钟后,将S11步骤的泡茶水倒在水泥地面上,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水泥地面;
[0010]S13.7小时后,用激光对水泥地面进行杀菌;
[0011]S14.将S11步骤的沉香叶倒在经S13步骤处理的水泥地面上摊放7小时,并在这期
间将沉香叶翻动三遍,使沉香叶进行微发酵,产生茶黄素;
[0012]S2.晾青:将经步骤S1的沉香叶置于阴凉通风处,进行风干晾青处理,使茶叶失去表层水分;
[0013]S3.杀青撞青:将经步骤S2的沉香叶倒进锅里翻炒,使沉香叶的新梢顶端弯曲伸延,整片沉香叶弯曲,沉香叶快速去除水分;
[0014]S4.揉捻:将经步骤S3的沉香叶放在编织大盘中手工反复揉捻,使沉香叶片揉成条索状;
[0015]S5.晒青:将经步骤S4的沉香叶置于太阳下晾晒;
[0016]S6.烘焙:将经步骤S5的沉香叶采用木炭手工烘焙;
[0017]S7.蒸茶:将经步骤S6的沉香叶倒入铁圆筒用蒸汽高温蒸8-10秒,使沉香叶变软;
[0018]S8.定形压饼:先将经步骤S7的沉香叶倒进口袋,用双手左右开弓,顺时针方向定形,定形时间为3-5分钟,再置于石磨中压制成形,制得沉香叶茶饼;
[0019]S9.晾干:将经步骤S8制得的沉香叶茶饼摊晾干,制得沉香叶茶。
[0020]进一步的,在杀青撞青工艺中,沉香叶的失水率为15-25%。
[0021]进一步的,在晒青工艺中,沉香叶的晾晒时间为1-2天,失水率为12-14%。
[0022]进一步的,在烘焙工艺中,沉香叶的烘焙温度为75-95℃,烘焙时间为5-6分钟。
[0023]进一步的,在晾干工艺中,沉香叶茶饼的摊晾时间为3-5天。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沉香拼配茶,所述沉香拼配茶采用上述沉香叶古法制茶工艺制得,所述沉香拼配茶为沉香茶与其他茶拼配压制而成。
[0025]作为优选的,所述其他茶为大红袍、云南古树红茶、普洱茶、英德红茶、黄花梨茶、小叶种红茶中的任一种。
[0026]进一步的,所述沉香茶与大红袍、沉香茶与普洱茶的拼配重量均比为4:3。
[0027]进一步的,所述沉香茶与云南古树红茶的拼配重量比为3:4。
[0028]进一步的,所述沉香茶与英德红茶的拼配重量比为1:1。
[002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30]采用“三分茶七分功”的清场微发酵,使茶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高含量的茶黄素,茶黄素不仅可对茶叶的汤色滋味起到重要作用,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预防心脏血管疾病、抗菌、抗病毒、改善血脂、抗炎、抗肿瘤等医药保健功能。
[0031]采用高温蒸软和石磨压饼成形,由于沉香叶采摘时一叶开片,硬度高,很难融合及软化,通过高温软化茶性也变得更温和,晾干使水分蒸发后,香气提升;通过石磨压饼使沉香茶细胞破壁浸出,滋味醇厚,韵味更强烈。因此,高温蒸软和石磨压饼工序相结合,可使沉香叶充分软化,口感由苦涩转甘甜,香气摄人,苦尽甘来。
[0032]沉香拼配茶为沉香茶与其他其他茶压制拼配而成,拼配后茶味更足,更强烈,回津时间更长久,同时,沉香拼配茶可以使不同茶叶所含矿物质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沉香叶与其他茶叶充分地互相渗透、融合,制出的拼配茶品质与营养更充足,香味醇厚持久。
[0033]采用“三分茶七分功”的清场微发酵、高温蒸压和石磨压制等古法手工制茶工艺制备的沉香叶茶,冲泡后的条索形状肥壮圆结或曲条,沉重匀整,色泽油润,汤色金黄明亮。入口润滑,无明显苦涩,生津持久,口齿留香,舌底鸣泉,回甘显,回味足,香气摄入,苦尽甘来,口味醇厚,香气浓郁,具有"厚、醇、润、软、活、甘、清"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这些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
[0035]本专利技术的沉香叶古法制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36]S1.“三分茶七分功”清场微发酵:
[0037]S11.先将沉香叶用开水泡7分钟,所述沉香叶与开水的重量比为3:7,再将泡茶水与沉香叶分开待用;
[0038]S12.用清水将水泥地面清洗干净,待水泥地面收水3分钟后,将S11步骤的泡茶水倒在水泥地面上,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水泥地面;
[0039]S13.7小时后,用激光对水泥地面进行杀菌;
[0040]S14.将S11步骤的沉香叶倒在经S13步骤处理的水泥地面上摊放7小时,并在这期间将沉香叶翻动三遍,使沉香叶进行微发酵,产生茶黄素。
[0041]“三分茶七分功”清场微发酵的制茶工艺分为清场和发酵两个阶段,可使茶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高含量的茶黄素,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香叶古法制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三分茶七分功”清场微发酵:S11.先将沉香叶用开水泡7分钟,所述沉香叶与开水的重量比为3:7,再将泡茶水与沉香叶分开待用;S12.用清水将水泥地面清洗干净,待水泥地面收水3分钟后,将S11步骤的泡茶水倒在水泥地面上,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水泥地面;S13.7小时后,用激光对水泥地面进行杀菌;S14.将S11步骤的沉香叶倒在经S13步骤处理的水泥地面上摊放7小时,并在这期间将沉香叶翻动三遍,使沉香叶进行微发酵,产生茶黄素;S2.晾青:将经步骤S1的沉香叶置于阴凉通风处,进行风干晾青处理,使茶叶失去表层水分;S3.杀青撞青:将经步骤S2的沉香叶倒进锅里翻炒,使沉香叶的新梢顶端弯曲伸延,整片沉香叶弯曲,沉香叶快速去除水分;S4.揉捻:将经步骤S3的沉香叶放在编织大盘中手工反复揉捻,使沉香叶片揉成条索状;S5.晒青:将经步骤S4的沉香叶置于太阳下晾晒;S6.烘焙:将经步骤S5的沉香叶采用木炭手工烘焙;S7.蒸茶:将经步骤S6的沉香叶倒入铁圆筒用蒸汽高温蒸8-10秒,使沉香叶变软;S8.定形压饼:先将经步骤S7的沉香叶倒进口袋,用双手左右开弓,顺时针方向定形,定形时间为3-5分钟,再置于石磨中压制成形,制得沉香叶茶饼;S9.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爱春
申请(专利权)人:廖爱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