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保伸专利>正文

用于背光组件的发光体和导光板的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921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背光组件的发光体置中及组合式导光板,包括具有二端且呈片状的导光板及发光体;发光体设置在导光板约中段处,导光板借助发光体将其分为第一面及第二面;导光板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具有特定角度的相互弯折的潜力;在导光板与发光体对应位置的上方置有减光遮蔽物,使所述部位的导光板接受光源后可形成与导光板其它部位亮度接近的基础;所述组合式导光板包括数个平行方式安置的双楔形导光板;所述发光体由颗粒状发光二极管构成,所述颗粒状发光二极管放置在导光板约中心处,而所述导光板以发光二极管为中心,其径向剖面呈楔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作用于更大面积并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电子屏幕的背光组件,具体说涉及一种携带型电子产品的液晶显示电子屏幕的背光组件。
技术介绍
一般具有液晶显示电子屏幕的携带型电子产品,其中消费者均会对其屏幕的规格大小及厚薄或是否省电非常计较,而供应厂商同时也以能提供,超薄型且较大屏幕并且省电为同业相互竞争的条件以及增加利润的筹码。但影响液晶显示电子屏幕规格大小及厚薄的原因,主要有部分来自于背光组件。请查照图1,如图所示一般侧光式背光组件,其主要发光媒介是由一导光板A、一圆筒形冷阴极管B、及反射板C所构成其中冷阴极管B是设置在导光A板A一侧A1;因此可由图上了解,所述圆筒形冷阴极管B一侧B1光源是投在导光板A一侧A1,圆筒形冷阴极管B另一侧B2光源是投射在反射板C,所述一般侧光式背光组件是借助反射板C,将圆筒形冷阴极管B另一侧B2光源反射回导光板A一侧A1上,但是依然会受到发光源所述圆筒形冷阴极管B本身的阻隔,而不能将所述圆筒形冷阴极管B所有的光源全部投射在导光板A一侧A1上;另外,冷阴极管B的光源也会因导光板A的距离〔L〕而递减,因此,请查照图2所示,较大屏幕的携带型电脑通常使用较长的冷阴极管C,放置在导光板A较长的一侧A11,进而争取缩短导光板A从冷阴极管C光源的投射端至导光板末端距离L1,配合反射板C及反射点D的投射光源的辉度,因此也浪费宝贵的电源;请再查照图1,由于为了较为大的面积,以及确保有投射光源的辉度,因此所述导光板A制造上将会在所述一侧A1上受到厚度的限制因为较长的L距离使导光板A楔形角度因而增大,此外,制造平整且较大面积的导光板A,也是一种生产及后续加工的困难,因此制造上的不良率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组件的发光体置中及组合式导光板,以便可省电、具有较大面积、反映较好的光源辉度、且超薄、好生产加工、降低大面积导光板生产的不良率并能增大电子屏幕面积。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背光组件的发光体置中及组合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二端且呈片状的导光板及发光体;所述发光体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约中段处;所述导光板借助发光体将其分为第一面及第二面,且所述发光体的光源是从导光板第一面及第二面的一侧将光源投入;因此可以在相同尺寸导光板的条件下,缩短发光体投射光源在导光板一侧至直线的另一侧的距离,因此,将可配合设置于导光板一面的反光网点及反光板借以增加导光板光源亮度外,更能将发光体的光源毫不损失的全部应用于导光板上,此外,所述导光板更借助发光体将其分为第一面及第二面,因此可制造成如圆形、椭圆形、扇形、菱形等各种几何形状。在导光板与发光体对应位置的上方另设置有减光遮蔽物,使所述部位的导光板接受光源后形成与导光板其它部位亮度接近的基础。其中导光板第一面及第二面约与发光体部位处,可被切割形成呈分离状,如此将有利因长度太长的导光板不易生产及被加工的情况得到改善外,更是具备再加大导光板面积的条件;此外由于一般导光板为了较为大的面积,以及确保有投射光源的辉度,所述一般导光板制造上将会在所述一侧上受到厚度的限制〔因为较长的距离使导光板楔形角度因而增大,因此厚度也加厚〕,而所述缺点,也将因本专利技术将发光体置于导光板中段处,而缩短发光体光源投射至导光板一侧的距离,而得到较大屏幕且超薄的特色。为使本专利技术作用于更大面积,特别再设计一种组合式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与先前设计一致,主要是将呈一个双楔形导光板,以数个平行方式安置,这样的设计将有利每一所述双楔形导光板的制造,以及利用组合模式产生大面积导光板。为使本专利技术应用上更为广泛,特别将发光体以颗粒状发光二极管〔LED〕来构成,其中导光板约中心处设有一凹槽,其中所述导光板以发光二极管〔LED〕为中心,其径向剖面呈楔形,如此将有利反射光源至特定方向,此外与先前设计目的相同,特别在导光板与颗粒状发光二极管〔LED〕对应处,另再加设一减光遮蔽层,所述减光遮蔽层可借助涂装、电镀、印刷或片状物构成;因此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小型屏幕〔如彩色屏幕,移动电话、有小型屏幕的电动游戏玩具、掌上型电脑、翻译机等〕,这样将使小型屏幕因为本专利技术可将发光二极管〔LED〕的光源完全应用于所述导光板上,而使得所述导光板不必使用较多的发光二极管〔LED〕,而达成省电及降低成本的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背光组件的发光体置中及组合式导光板可以省电、可制作出较大面积、反映较好的光源辉度、且超薄、好生产加工、可制造成如圆形椭圆形等各种几何形状、降低大面积导光板生产的不良率外,又能增大电子屏幕面积,此外更可应用于台式液晶电脑、液晶电视,及小型屏幕〔如彩色屏幕移动电话、有小型屏幕的电动游戏玩具、掌上型电脑、翻译机〕等及各种液晶屏幕优点的。为更清楚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一般背光组件的侧视图;图2为一般背光组件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比较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部分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分段部分正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侧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侧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背面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部分剖面侧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部分剖面侧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部分侧视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侧视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立体视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部分剖面侧视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例部分侧视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一实施例分段部分正视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一实施例侧视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二实施例正视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二实施例部分立体剖视图;图23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二实施例部分剖视图;图24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三实施例正视图25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四实施例正视图;图26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五实施例立体视图;图27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四实施例侧剖视图;图28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五实施例侧视图;图29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六实施例正视图;图30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六实施例剖面侧视图;图31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七实施例正视图;图32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七实施例侧视剖视图;图33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八实施例正视图;图34为本专利技术第十八实施例部分剖视立体图;图35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九实施例正视图;图36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九实施例部分剖视图;图37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九实施例部分示意立体图;图38为本专利技术第十九实施例部分示意立体图;图3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十实施例正视图;图4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十实施例部分剖视立体图;图4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十一实施例正视图;图4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十一实施例第一侧视图;图4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十一实施例第二侧视图;图4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十一实施例背面视图;图4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十二实施例图。具体实施方式请查照图3及图4,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是由;具有二端且呈片状的导光板10及发光体20所构成;请查照图4,其中具有二端且呈片状的导光板10,侧视呈往两侧延展成一双楔形101及102,且所述导光板10约中段处设有一沟槽103;发光体20是由细条状的发光冷阴极管201所构成,并设计在所述导光板10中段处的沟槽103内,如此将使发光冷阴极管20的光源从沟槽103的两边投进,因此可以在相同尺寸导光板的条件下,缩短发光体投射光源在导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组件的发光体置中及组合式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二端且呈片状的导光板及发光体;所述发光体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约中段处;所述导光板借助发光体将其分为第一面及第二面,且所述发光体的光源是从导光板第一面及第二面的一侧将光源投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保伸
申请(专利权)人:刘保伸刘宥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