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防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910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顶防雷系统,包括围栏、避雷带和连接装置,所述的围栏沿着所述屋顶的周边设置,所述的围栏内部具有空腔,且所述的空腔内间隔设有若干个与建筑物内的钢筋分别相连的第一导电体,且所述的第一导电体在所述空腔内竖直延伸;所述的避雷带沿着所述的围栏设置,且所述的避雷带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的围栏上;所述的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的空腔内,且所述的连接装置与所述的第一导电体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的第一导电体分别通过一个所述的连接装置与所述的避雷带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防雷系统防雷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技术效果。术效果。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防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防雷
,尤其涉及一种屋顶防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建筑物的屋顶上都会安装避雷针,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会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避雷针的顶端会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0003]现有的建筑内都设有钢筋骨架,在屋顶设置吸引雷电的避雷带,再将避雷带与建筑物内的钢筋连接,即可将雷电引入地下,利用建筑物内的钢筋防雷,不仅经济、方便、省事,效果也好。
[0004]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5]现有技术中由于避雷带与建筑物内的钢筋直接焊接或者绑扎连接且连接处外露,时间一长,连接处因生锈或者松动容易出现接触不良,从而影响防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屋顶防雷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避雷带与建筑物内的钢筋直接焊接或者绑扎连接且连接处外露,时间一长,连接处因生锈或者松动容易出现接触不良,从而影响防雷效果的技术问题,通过设置位于围栏空腔内的连接装置来连接避雷带和建筑物内的钢筋,连接装置使得避雷带和建筑物内的钢筋连接更加紧密牢靠,且连接装置位于围栏空腔内,使得连接装置受到保护,使用寿命更长,效果更好,实现了防雷系统防雷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技术效果。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屋顶防雷系统,所述的防雷系统包括:
[0008]围栏,所述的围栏沿着所述屋顶的周边设置,所述的围栏内部具有空腔,且所述的空腔内间隔设有若干个与建筑物内的钢筋分别相连的第一导电体,且所述的第一导电体在所述空腔内竖直延伸;
[0009]避雷带,所述的避雷带沿着所述的围栏设置,且所述的避雷带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的围栏上;
[0010]连接装置,所述的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的空腔内,且所述的连接装置与所述的第一导电体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的第一导电体分别通过一个所述的连接装置与所述的避雷带导电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避雷带通过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支架固定在所述的围栏的顶面上,所述的支架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的围栏内,所述的支架的顶端位于所述的围栏的顶面之上,且所述的支架的顶端上开设有供所述的避雷带水平贯穿的穿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
[0013]第二导电体,所述的第二导电体的顶端与所述的避雷带固定相连;
[0014]第三导电体,所述的第三导电体的顶端与所述的第二导电体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导电体内具有允许所述的第一导电体的顶端插入并移动的滑腔;
[0015]固定装置,所述的第一导电体通过所述的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的第三导电体内,且所述的第一导电体110与所述的第三导电体610接触。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导电体的顶端与所述的避雷带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包括供所述的避雷带贯穿的水平连通孔和供所述的第二导电体竖直插入的竖直连通孔,所述的水平连通孔和所述的竖直连通孔垂直相交并连通,所述的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的避雷带在所述的水平连通孔和所述的竖直连通孔的连通处固定连接,且所述的连接件绝缘。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导电体紧贴所述的第三导电体的内壁,所述的固定装置导电,所述的第三导电体呈空心圆柱体状,所述的第三导电体的侧面间隔开设有若干个径向孔,所述的固定装置是若干个螺钉,所述的螺钉贯穿所述的径向孔,并将所述的第一导电体抵紧在所述的第三导电体的内壁上。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导电体的底端具有延伸至所述的第三导电体顶端端面内的延长段,且所述的延长段与所述的第三导电体螺纹连接,所述的延长段导电。
[0019]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导电体的周边还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固定在所述的防水单元上。
[0020]进一步的,所述的防雷系统还包括:
[0021]防水单元,所述的防水单元水平铺设在所述的第三导电体的上端面上,且所述的防水单元覆盖所述的第三导电体的上端面,所述的防水单元上表面的中间与所述的第二导电体的底端固定相连,所述的防水单元导电,且所述的防水单元的下表面与所述的第三导电体的上端面紧密相连;
[0022]所述的防水单元的两侧具有紧密抵触在所述的围栏侧壁的内表面上的一对凸耳,所述的凸耳的外端抵紧在所述的围栏侧壁的内表面上。
[0023]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耳向所述的防水单元的上方卷曲延伸,所述的凸耳的下表面抵紧在所述的围栏侧壁的内表面上,以使所述的防水单元卡设固定在所述的围栏内。
[0024]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水单元向下凹陷,以形成可以承接水的凹坑。
[002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6]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位于围栏空腔内的连接装置来连接避雷带和建筑物内的钢筋,连接装置使得避雷带和建筑物内的钢筋连接更加紧密牢靠,且连接装置位于围栏空腔内,使得连接装置受到保护,使用寿命更长,效果更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避雷带与建筑物内的钢筋直接焊接或者绑扎连接且连接处外露,时间一长,连接处因生锈或者松动容易出现接触不良,从而影响防雷效果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防雷系统防雷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技术效果。
[0027]2、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支架的底端浇筑在所述的围栏内,所述的支架向上托起并固定所述的避雷带,使得所述的避雷带稳固的固定在所述的围栏上,避雷带安装位置的确定性,使得避雷带能与建筑物内的钢筋保持稳定的连接,从而保证防雷效果的有效性。
[0028]3、安装时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导电体的长度是预先固定的,由于第一导电体
可在第三导电体的滑腔内滑动,使得第一导电体和第三导电体的连接后的长度可调,从而适配具体的安装环境,方便好用。
[0029]4、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固定装置自身导电,并将所述的第一导电体抵紧在所述的第三导电体的内壁上,使得所述的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的第三导电体导电连通,且螺钉可拆卸连接,可以调换相配合的径向孔,以调节所述的第一导电体在所述的第三导电体内的安装位置,从而调节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的第三导电体的整体连接长度,以满足具体的安装环境。
[0030]5、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避雷带和所述的避雷带通过所述的连接件相连,所述的避雷带贯穿在所述的水平连通孔内,所述的第二导电体竖直插设在所述的竖直连通孔内,且连接牢固,使得所述的避雷带和所述的第二导电体不会滑脱,且所述的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的避雷带在所述的水平连通孔和所述的竖直连通孔的连通处固定连接,所述的避雷带和所述的避雷带在所述的连接件内部连接,受到连接件的保护,遮风挡雨,不会滑脱,连接更加稳定可靠,使用寿命更加长久。
[0031]6、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竖直连通孔的顶部绝缘密封,可防止漏电。
[0032]7、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延长段延伸至所述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雷系统包括:围栏,所述的围栏沿着所述屋顶的周边设置,所述的围栏内部具有空腔,且所述的空腔内间隔设有若干个与建筑物内的钢筋分别相连的第一导电体,且所述的第一导电体在所述空腔内竖直延伸;避雷带,所述的避雷带沿着所述的围栏设置,且所述的避雷带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的围栏上;连接装置,所述的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的空腔内,且所述的连接装置与所述的第一导电体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的第一导电体分别通过一个所述的连接装置与所述的避雷带导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避雷带通过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支架固定在所述的围栏的顶面上,所述的支架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的围栏内,所述的支架的顶端位于所述的围栏的顶面之上,且所述的支架的顶端上开设有供所述的避雷带水平贯穿的穿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二导电体,所述的第二导电体的顶端与所述的避雷带固定相连;第三导电体,所述的第三导电体的顶端与所述的第二导电体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导电体内具有允许所述的第一导电体的顶端插入并移动的滑腔;固定装置,所述的第一导电体通过所述的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的第三导电体内,且所述的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的第三导电体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屋顶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电体的顶端与所述的避雷带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包括供所述的避雷带贯穿的水平连通孔和供所述的第二导电体竖直插入的竖直连通孔,所述的水平连通孔和所述的竖直连通孔垂直相交并连通,所述的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的避雷带在所述的水平连通孔和所述的竖直连通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毅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