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绞车的防油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878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绞车的防油槽装置。包括多个带有排油管口的接油盘、多个过滤器以及一个集油罐;过滤器包括扣盖和底部封口的过滤网筒,在过滤网筒的顶部设有外侧带有环形翼板的网口环,在扣盖的底部中心设有压持网口环的压持凸台,在扣盖的底部边缘设有套管,在扣盖的中心设有设有中心管;集油罐包括底部收缩的罐体,罐体采用支架支撑,在罐体的顶部设有法兰盘、底部设有排泄管,在排泄管上安装有球阀,还包括带有多个装载基座的上盖,上盖与法兰盘固定连接,各过滤器的过滤网筒插装在各装载基座内并采用扣盖扣合固定;各接油盘的排油管口通过软管分别连接至各过滤器的中心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布置、实现了对油污的回收利用。污的回收利用。污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绞车的防油槽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绞车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绞车的防油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各种船舶设施上通常都设有绞车设备,如绞吸挖泥船上设置的绞车设备用于桥架的提升和下放、铺排船设施上设置的绞车设备用于物料的提升和转移等,绞车设施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设施在现代工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0003]绞车设备通常采用液压方式进行驱动,结构上包括钢缆轮、液压泵、液压站以及相关液压管路,运行时在控制站的操作下,液压站向液压泵输送液压油,令钢缆轮正向或者反向转动,实现对钢缆的收放卷驱动。由于绞车设备通常工作在较高的功率下,因此其液压站、液压泵以及油路通常承压较大,这容易导致相关部件的接口位置出现漏油问题。另一方面,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液压管路及接头、密封圈等发生老化问题,也导致绞车设备容易出现漏油问题。对于工作在水上的船舶设施而言,上述漏油问题容易导致油污排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解决上述油污泄露进入水体导致的污染的问题。
[0004]现有的措施是在漏油的位置设置接油槽,油污从泄露的位置滴落到接油槽内,进行收集和处理。然而,上述处理方式存在以下缺陷:首先,通常漏油的位置为多处,现场需要在多个位置设置接油槽,而船机人员通常会疏于监视,在接油槽满后,油污仍然会产生泄露问题;其次,分散式的接油槽难以形成回收效应,由于油污在接油槽内放置时间久了就会吸潮并混入杂质,导致失去回收价值,最终导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布置、实现对油污的回收利用的用于绞车的防油槽装置。
[0006]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绞车的防油槽装置包括多个带有排油管口的接油盘、多个过滤器以及一个集油罐;过滤器包括扣盖和底部封口的过滤网筒,在过滤网筒的顶部设有外侧带有环形翼板的网口环,在扣盖的底部中心设有压持网口环的压持凸台,在扣盖的底部边缘设有套管,在扣盖的中心设有设有中心管;集油罐包括底部收缩的罐体,罐体采用支架支撑,在罐体的顶部设有法兰盘、底部设有排泄管,在排泄管上安装有球阀,还包括带有多个装载基座的上盖,上盖与法兰盘固定连接,各过滤器的过滤网筒插装在各装载基座内并采用扣盖扣合固定;各接油盘的排油管口通过软管分别连接至各过滤器的中心管。
[0007]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用于绞车的防油槽装置,与现有的接油槽装置相比,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多个带有排油管口的接油盘,实现了对多个漏油位置的油污接收处理。通过设置过滤器,实现了对接收的油污进行过滤处理,将含有的颗粒杂质过滤截留,保证了油污的洁净度,便于后续处理使用。
通过设置集油罐,实现了对多处油污的接收和汇集处理,便于对油污进行回收利用,避免材料的浪费。本防油槽装置的接油盘在接收油污后及时过滤并收集处理,避免了油污在接油盘上的停留,这样既能够在船机人员监视不到位的情况下避免油污满溢泄露,又避免了油污吸潮和混入杂物,避免油污变质,因此有利于后续的油污回收利用。整个防油槽装置实现了对绞车设备漏油点的防油处理,有效避免了油污泄露到施工水域,满足了船舶施工时对环保的要求。
[0008]优选地:在罐体的侧壁上部设有上液位座、侧壁的下部设有下液位座,在两个液位座之间安装有液位管。
[0009]优选地:扣盖、压持凸台和套管三者一体注塑成型得到;中心管一体注塑成型在扣盖上。
[0010]优选地:在套管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在装载基座上设有外螺纹,扣盖与装载基座之间螺纹连接。
[0011]优选地:各接油盘的底壁为锥形,排油管口位于低位位置。
[0012]优选地:在各接油盘的侧部均设有带有连接孔的安装耳板,接油盘采用螺栓安装固定在绞车设备漏油点的下方。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过滤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中集油罐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1、接油盘;2、过滤器;2-1、扣盖;2-2、中心管;2-3、套管;2-4、压持凸台;2-5、网口环;2-6、过滤网筒;3、集油罐;3-1、装载基座;3-2、上盖;3-3、法兰盘;3-4、罐体;3-5、上液位座;3-6、下液位座;3-7、排泄管;3-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0019]请参见图1,本技术的用于绞车的防油槽装置包括多个带有排油管口的接油盘1、多个过滤器2以及一个集油罐3,其中各接油盘1设置在绞车设备的漏油点处用于持续接收滴落的油污,各过滤器2用于对接收的油污进行持续过滤,集油罐3用于对过滤后的油污进行储存,便于后续回收利用。
[0020]本实施例中,各接油盘1的底壁为锥形,排油管口位于低位位置,这样由接油盘1接收的油污自行向排油管口流动,不会在盘上停留。
[0021]本实施例中,在各接油盘1的侧部均设有带有连接孔的安装耳板,接油盘1采用螺栓安装固定在绞车设备漏油点的下方。具体地,可以采用螺栓将接油盘1安装固定在绞车设备的机壳上、液压管路的分油阀壳体上等常见的漏油位置,从漏油位置滴落的油污进入接油盘1。
[0022]请参见图2,可以看出:
[0023]过滤器2包括扣盖2-1和底部封口的过滤网筒2-6,在过滤网筒2-6的顶部设有外侧
带有环形翼板的网口环2-5,在扣盖2-1的底部中心设有压持网口环2-5的压持凸台2-4,在扣盖2-1的底部边缘设有套管2-3,在扣盖2-1的中心设有设有中心管2-2,油污从中心管2-2进入过滤网筒2-6内,得到过滤,颗粒物杂质被截留,洁净的油污进入集油罐3储存。
[0024]本实施例中,扣盖2-1、压持凸台2-4和套管2-3三者一体注塑成型得到;中心管2-2一体注塑成型在扣盖2-1上。
[0025]请参见图3,可以看出:
[0026]集油罐3包括底部收缩的罐体3-4,罐体3-4采用支架3-8进行支撑,支架3-8的下端与船舶设施的甲板进行固定,值得注意的是,集油罐3应安装固定在低位位置,这样便于油污向集油罐3内流动。
[0027]在罐体3-4的顶部设有法兰盘3-3、底部设有排泄管3-7,在排泄管3-7上安装有球阀,定期开启球阀将内部收集的油污排出进行处理。还包括带有多个装载基座3-1的上盖3-2,上盖3-2与法兰盘3-3固定连接,为了保证密封性,可以在上盖3-2与法兰盘3-3之间设置密封垫圈。
[0028]各过滤器2的过滤网筒2-6插装在各装载基座3-1内并采用扣盖2-1扣合固定,由于扣盖2-1的底部外侧设有套管2-3,因此向下按压扣盖2-1时,套管2-3能够与装载基座3-1通过形变卡合固定,本实施例中,为了令过滤器2便于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绞车的防油槽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多个带有排油管口的接油盘(1)、多个过滤器(2)以及一个集油罐(3);过滤器(2)包括扣盖(2-1)和底部封口的过滤网筒(2-6),在过滤网筒(2-6)的顶部设有外侧带有环形翼板的网口环(2-5),在扣盖(2-1)的底部中心设有压持网口环(2-5)的压持凸台(2-4),在扣盖(2-1)的底部边缘设有套管(2-3),在扣盖(2-1)的中心设有设有中心管(2-2);集油罐(3)包括底部收缩的罐体(3-4),罐体(3-4)采用支架(3-8)支撑,在罐体(3-4)的顶部设有法兰盘(3-3)、底部设有排泄管(3-7),在排泄管(3-7)上安装有球阀,还包括带有多个装载基座(3-1)的上盖(3-2),上盖(3-2)与法兰盘(3-3)固定连接,各过滤器(2)的过滤网筒(2-6)插装在各装载基座(3-1)内并采用扣盖(2-1)扣合固定;各接油盘(1)的排油管口通过软管分别连接至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潮李连庆陈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