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净化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872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废气净化用处理装置,包括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的顶部固定有净化塔,且净化塔的一侧通过一体成型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净化塔的内部中端位置固定有第一填料层,且第一填料层的底部正下方位置安装有第二填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控制阀、透视管、刻度线、环水箱、密封接头和筛网,结合该装置通过转动控制阀将管路接通时,在密封接头和筛网的连接作用下,循环液将会流入透视管的内部,随后在由循环水箱、密封接头和透视管三者连接构成的“U”型结构的组合下,工作人员只需以刻度线上的具体数值为参考值,即可快速得到循环机构内部的具体液位,后期进行的液体补充操作将会更加便捷。后期进行的液体补充操作将会更加便捷。后期进行的液体补充操作将会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净化用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
,具体为一种废气净化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当监测系统监测到有害废气的产生时,系统将会借助风机等设备,来将所需处理的有害废气带入净化处理装置的内部,来实现对应的净化处理。
[0003]市面上的净化处理装置在实现对有害废气的处理时,部分喷淋液将会因高温因素发生蒸发,密封的环境使得无法快速监测到喷淋液体的具体液体,并且拆卸处理筛分层时,高层作业具有的危险将会增加进行拆卸操作时的困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净化用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废气净化用处理装置,包括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的顶部固定有净化塔,且净化塔的一侧通过一体成型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净化塔的内部中端位置固定有第一填料层,且第一填料层的底部正下方位置安装有第二填料层,所述净化塔的另一侧位置密封接通有循环水管,且循环水管的中部一侧接通有第一喷淋管,所述循环水管的顶部一侧接通有第二喷淋管,且第二喷淋管和第一喷淋管的底部均固定有喷淋头,所述净化塔的内部中上端位置固定有支撑顶框,且支撑顶框的内部安装有活性炭吸附网板,所述活性炭吸附网板的左右两侧通过契合插接紧贴有定位支架,且定位支架的中上端位置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侧固定有右支架,且右支架远离插杆的一侧设置有左支架,所述左支架通过连杆插接和右支架相连接,所述净化塔的顶部位置密封连接有封头,且净化塔的中上端一侧位置接通有出气管,所述循环水箱的底部一侧安装有透视管,且透视管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透视管通过密封接头和循环水箱的底部密封连接,且透视管的底部位置固定有控制阀,所述密封接头的内部固定有筛网,所述插杆的上下两端位置均焊接有弹簧,且插杆的另一侧外端位置固定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侧和净化塔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箱通过内部设有的水泵和循环水管的进液端相接通,且循环水管的内部通过第二喷淋管和喷淋头的内部相互接通。
[0008]优选的,所述净化塔通过支撑顶框和活性炭吸附网板内嵌连接,且净化塔的内部和循环水箱的内部相互接通。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支架沿着活性炭吸附网板的竖向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且定位支架的中上端位置插接有外形呈“T”型结构的插杆,所述插杆和弹簧的连接构成弹性结构,且弹簧的一侧和定位支架的一侧焊接固定,所述插杆的一侧端和套管的内端之间形状相吻合,且插杆的横向中轴线和右支架的横向中轴线之间相互重合,所述右支架、左支架
均通过中空槽体和连杆插接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透视管的外形呈“L”型结构设置于循环水箱的底部一侧,且循环水箱通过密封接头和透视管的连接构成一“U”型结构,所述密封接头的内部设置有表面呈网格状结构的筛网,所述透视管通过一次性烫印和刻度线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控制阀、透视管、刻度线、环水箱、密封接头和筛网,结合该装置通过转动控制阀将管路接通时,在密封接头和筛网的连接作用下,循环液将会流入透视管的内部,随后在由循环水箱、密封接头和透视管三者连接构成的“U”型结构的组合下,工作人员只需以刻度线上的具体数值为参考值,即可快速得到循环机构内部的具体液位,后期进行的液体补充操作将会更加便捷;
[0013]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活性炭吸附网板、插杆、套管、弹簧、右支架、左支架、净化塔和连杆,当需要拆卸更换活性炭吸附网板且工作人员攀爬到净化塔的顶部时,在连杆的嵌套配合下,受牵引作用后的右支架和左支架在分别通过插杆克服弹簧的回弹效果后,插杆将会与套管实现相分离,后期工作人员只需向上快速牵引的方式,即可实现对活性炭吸附网板的快速拆卸操作,从而有效地降低高空作业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密封接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循环水箱、2-净化塔、3-进气管、4-第一填料层、5-第二填料层、6-第一喷淋管、7-循环水管、8-第二喷淋管、9-喷淋头、10-支撑顶框、11-活性炭吸附网板、12-定位支架、13-插杆、14-右支架、15-左支架、16-连杆、17-封头、18-出气管、19-透视管、20-刻度线、21-密封接头、22-控制阀、23-筛网、24-弹簧、25-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0]一种废气净化用处理装置,包括循环水箱1,循环水箱1的顶部固定有净化塔2,且净化塔2的一侧通过一体成型设置有进气管3,净化塔2的内部中端位置固定有第一填料层4,且第一填料层4的底部正下方位置安装有第二填料层5,净化塔2的另一侧位置密封接通有循环水管7,且循环水管7的中部一侧接通有第一喷淋管6,循环水管7的顶部一侧接通有第二喷淋管8,且第二喷淋管8和第一喷淋管6的底部均固定有喷淋头9,净化塔2的内部中上端位置固定有支撑顶框10,且支撑顶框10的内部安装有活性炭吸附网板11,活性炭吸附网板11的左右两侧通过契合插接紧贴有定位支架12,且定位支架12的中上端位置插接有插杆13,插杆13的一侧固定有右支架14,且右支架14远离插杆13的一侧设置有左支架15,左支架
15通过连杆16插接和右支架14相连接,净化塔2的顶部位置密封连接有封头17,且净化塔2的中上端一侧位置接通有出气管18,循环水箱1的底部一侧安装有透视管19,且透视管19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20,透视管19通过密封接头21和循环水箱1的底部密封连接,且透视管19的底部位置固定有控制阀22,密封接头21的内部固定有筛网23,插杆13的上下两端位置均焊接有弹簧24,且插杆13的另一侧外端位置固定有套管25,套管25的一侧和净化塔2的内壁固定连接。
[0021]循环水箱1通过内部设有的水泵和循环水管7的进液端相接通,且循环水管7的内部通过第二喷淋管8和喷淋头9的内部相互接通,伴随着所需处理后的有害废气被持续送入净化塔2的内部,得到对应的净化处理,当相互接通的配合下,持续下落到循环水箱1的液体,将会在循环水箱1内部设有的水泵设备的驱动下,通过循环水管7被分别送入第二喷淋管8和第一喷淋管6的内部,直至循环的液体再次通过喷淋头9被喷淋带出,从而实现整个循环喷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净化用处理装置,包括循环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1)的顶部固定有净化塔(2),且净化塔(2)的一侧通过一体成型设置有进气管(3),所述净化塔(2)的内部中端位置固定有第一填料层(4),且第一填料层(4)的底部正下方位置安装有第二填料层(5),所述净化塔(2)的另一侧位置密封接通有循环水管(7),且循环水管(7)的中部一侧接通有第一喷淋管(6),所述循环水管(7)的顶部一侧接通有第二喷淋管(8),且第二喷淋管(8)和第一喷淋管(6)的底部均固定有喷淋头(9),所述净化塔(2)的内部中上端位置固定有支撑顶框(10),且支撑顶框(10)的内部安装有活性炭吸附网板(11),所述活性炭吸附网板(11)的左右两侧通过契合插接紧贴有定位支架(12),且定位支架(12)的中上端位置插接有插杆(13),所述插杆(13)的一侧固定有右支架(14),且右支架(14)远离插杆(13)的一侧设置有左支架(15),所述左支架(15)通过连杆(16)插接和右支架(14)相连接,所述净化塔(2)的顶部位置密封连接有封头(17),且净化塔(2)的中上端一侧位置接通有出气管(18),所述循环水箱(1)的底部一侧安装有透视管(19),且透视管(19)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20),所述透视管(19)通过密封接头(21)和循环水箱(1)的底部密封连接,且透视管(19)的底部位置固定有控制阀(22),所述密封接头(21)的内部固定有筛网(23),所述插杆(13)的上下两端位置均焊接有弹簧(24),且插杆(13)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钦富孙艳彭湃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派森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