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2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码相框。该数码相框包括一主体显示部分、一用于支撑该主体显示部分的支架及一用于向该主体显示部分供电的电池。该电池设置在该支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数码相框将电池设置在其支架内,更换电池时拆卸方便。另外,充分利用该支架的空间,从而有效减小该数码相框的主体显示部分的厚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码相框
技术介绍
通常,数码相片储存在存储卡、只读光盘或个人电脑中,而无法被直接观看。因此,业界开发出一种数码相框,使用者可以通过数码相框来储存、展示及分享数码照片。请参阅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数码相框的立体示意图。该数码相框10包括一主体显示部分17及一支架16,该支架16支撑该主体显示部分17。请参阅图2,是图1所示数码相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主体显示部分17包括一前框11、一液晶面板12、一电池13、一驱动电路板14及一后壳体15。该前框11及该后壳体15相互配合收容该液晶面板12、该电池13及该驱动电路板14。该电池13设置在该液晶面板12及该驱动电路板14之间。该电池13通过多个连接线(图未示)或软性电路板(图未示)与该驱动电路板14相连接。该后壳体15包括一卡合孔151,该卡合孔151由一圆形通孔152及两个矩形通孔153组成,该两个矩形通孔153对称设置在该圆形通孔152的两侧,并与该圆形通孔152相连通。该支架16包括一弧形挡板161、由该弧形挡板161延伸出的一弯折的支撑部162及一卡合部163。该卡合部163设置在该弧形挡板161的一侧,且与该卡合孔151的形状对应。该卡合部163包括一圆形凸体165及两个矩形凸体164。该两个矩形凸体164对称设置在该圆形凸体165的两侧。该两个矩形凸体164与该圆形凸体165为一体结构。该数码相框10的组装过程如下:-->首先,该前框11及该后壳体15相互配合收容该液晶面板12、该电池13及该驱动电路板14。接着,将该支架16的卡合部163插入该卡合孔151,并旋转至该矩形凸体164与该矩形通孔153的位置不对应即可。此时,该卡合部163卡在该卡合孔151内。然而,该电池13设置在该主体显示部分17的内部,该电池13充电或更换时需将该主体显示部分17拆开,更换电池的过程较为繁琐。且拆卸过程中极易触碰到该液晶面板12及该驱动电路板14,而导致该数码相框10损坏。另外,该电池13设置在该主体显示部分17中,占据该主体显示部分17的内部空间,从而增加该数码相框10的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数码相框的电池更换过程繁琐,且电池占据数码相框的主体显示部分较大空间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更换电池方便且主体显示部分较薄的数码相框。一种数码相框,其包括一主体显示部分、一用于支撑该主体显示部分的支架及一用于向该主体显示部分供电的电池。该电池设置在该支架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数码相框将电池设置在其支架内,更换电池时,仅需拆卸支架取出电池即可,且可避免触碰到主体显示部分内的其它元件。另,本技术将电池设置在支架内,而没有设置在显示主体内部,充分利用支架的空间,从而有效减小数码相框的主体显示部分的厚度。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数码相框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数码相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数码相框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第一导电片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支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第二导电片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支架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3所示数码相框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是本技术数码相框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数码相框20包括一主体显示部分27、一支架26及一电池263。该支架26用于支撑该主体显示部分27,该电池263设置在该支架26内,用于向该主体显示部分27供电。该主体显示部分27包括一前框21、一液晶面板22、一驱动电路板23、两个第一导电片24及一后壳体25。该前框21及该后壳体25相互配合收容该液晶面板22及该驱动电路板23。该支架26为一中空结构。该第一导电片24是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该后壳体25包括一卡合孔251及两个卡合口252。该卡合孔251由一圆形通孔254及两个矩形通孔255组成,该两个矩形通孔255对称设置在该圆形通孔254的两侧。该两个矩形通孔255与该圆形通孔254相连通。该两个卡合口252对称设置在该圆形通孔254的两侧。该第一导电片24通过该两个卡合口252与外界相通。请参阅图4,是图3所示第一导电片24的立体放大示意图。该第一导电片24包括两个导电基部241、两个突起242及由该两个导电基部241分别延伸出的一第一弯折部244及一第二弯折部245。该两个突起242设置在该两个导电基部241之间,且该两个突起242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243。该突起242的截面形状是一矩形。请参阅图5,是图3所示支架26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支架26包括一前盖261、一后盖262、一电池263及两个第二导电片264。该第二导电片264是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该前盖261及该后盖262形状相对应,且相互配合收容该电池263。该前盖261包括一弧形挡板265、一卡合部267及由该弧形挡板265延伸出的一支撑部260。该卡合部267设置在该弧形挡板265的一侧,且与该卡合孔251的形状相对应。该弧形挡板265包括与该后壳体25的两个卡合口252相对应的两个矩形开口266。-->该卡合部267包括一圆形凸体2671及两个矩形凸体2672。该两个矩形凸体2672对称设置在该圆形凸体2671的两侧。该两个矩形凸体2672与该圆形凸体2671为一体结构。该后盖262是一具有收容结构的框体,其包括一弧形框体(未标示)及由该弧形框体延伸出的一弯折的支撑框体(未标示)。该弧形框体与该前盖261的弧形挡板265相对应,该支撑框体与该前盖261的支撑部260相对应。该后盖262包括设置在该弧形框体内的两个凸体268及设置在该支撑框体内的多个卡柱269。该两个凸体268与该支架前框261的两个矩形开口266相对应,且其高度略小于该后盖262的厚度。该两个凸体268上分别设置一螺孔。该卡柱269用于固定该电池263。请参阅图6,是图5所示第二导电片264的立体放大示意图。该第二导电片264包括一导电基部2641、一突起2642及由该导电基部2641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的一第一弯折部2643及一第二弯折部2644。该突起2642的截面形状是一矩形,且该突起2642与该第一导电片24的收容空间243相对应。该突起2642将该导电基部2641分成两部分,其中较长的部分包括一螺孔(未标示),该螺孔与该后盖262的凸体268的螺孔相对应。该数码相框20的后壳体25与该支架26的组装过程如下:首先,每一第一导电片24的两个突起242插入该后壳体25的一卡合口252内。然后,通过螺丝将该两个第一导电片24固定在该后壳体25上(图未示)。接着,该第一导电片24通过导线与该驱动电路板23连接。至此,完成该后壳体25与该第一导电片24的组装。该两个第二导电片264通过螺丝固定于该支架26的后盖262的两个凸体268。该电池263设置在该后盖262的框体内,通过多个卡柱269定位。该电池263的正负极分别通过导线与该第二导电片264连接。该第二导电片264的突起2642插入该前盖261的矩形开口266,贯穿该矩形开口266后,该突起2642的部分位于该前盖216的弧形挡板265的外侧,即与该卡合部267在同一侧。该前盖261与该后盖262通过螺丝锁固。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码相框,其包括一主体显示部分、一用于支撑该主体显示部分的支架和一用于向该主体显示部分供电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电池设置在该支架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码相框,其包括一主体显示部分、一用于支撑该主体显示部分的支架和一用于向该主体显示部分供电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电池设置在该支架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框,其特征在于:该主体显示部分包括一壳体及至少一第一导电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相框,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片包括两个突起,该两个突起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码相框,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至少一卡合口,该第一导电片的两个突起插入该卡合口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码相框,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括至少一第二导电片,该第二导电片与该电池通过导线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码相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