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779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埋式除尘系统,包括集尘过滤模组和隐藏在地下并可升至地面以上的半密闭结构,所述半密闭结构具有用于覆盖打磨工位的集尘通道,该集尘通道设有进风端开口和负压端开口,所述负压端开口封闭,并与所述集尘过滤模组的负压进风口连通,通过集尘通道将打磨工位覆盖后,利用集尘过滤模组的负压将集尘通道内形成的粉尘空气进行负压抽吸捕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埋式除尘系统能够很好地适应风力叶片或者其他狭长工件的打磨除尘处理,具备有控制灵活、设备隐蔽且除尘效果明显、能耗低的优点,可广泛推广应用。可广泛推广应用。可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式除尘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特种除尘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地埋式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绿色环保能源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风力叶片是风力发电的核心部件,现在最大的风力叶片直径已经超过70米了,相当于一架波音飞机的翼展。风力叶片在制作的过程进行打磨、抛光会产生许多细小粉尘,这些粉尘难以重力沉降,长期漂浮于车间里,且吸入肺部后不容易排出,对作业人员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
[0003]目前有两种粉尘治理技术用于风力叶片打磨产生的粉尘治理。一是打磨机上装载高负压吸气除尘装置,在打磨片上均匀设置一定尺寸的气孔,这些气孔通过打磨机与高负压管路连接,打磨时产生的部分粉尘被高负压吸走,并经过滤单元过滤分离,这种方法只能捕捉部分粉尘,对打磨片圆周高速飞出逃逸的粉尘难以捕捉;另一种方式是对车间进行整体换气,并对空气中粉尘进行过滤拦截,这种方法虽然能有效控制车间整体粉尘含量,但因风力叶片作业车间空间狭长、局域打磨分散且需要恒温恒湿,导致系统运行成本非常高,企业难以承受,在行业中很难进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风力叶片打磨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捕捉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地埋式除尘系统。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地埋式除尘系统,包括集尘过滤模组和隐藏在地下并可升至地面以上的半密闭结构,所述半密闭结构具有用于覆盖打磨工位的集尘通道,该集尘通道设有进风端开口和负压端开口,所述负压端开口封闭,并与所述集尘过滤模组的负压进风口连通,通过集尘通道将打磨工位覆盖后,利用集尘过滤模组的负压将集尘通道内形成的粉尘空气进行负压抽吸捕集。
[0007]上述地埋式除尘系统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半密闭结构包括若干骨架以及敷设在骨架之间的膜结构,所述骨架和膜结构形成连续的拱形集尘通道,通过骨架结构和膜结构形成的拱形集尘通道整体结构更加轻便。
[0008]上述地埋式除尘系统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骨架包括地埋机座和升降拱架,所述地埋机座固定埋设在工位两侧的地面,所述升降拱架为圆弧形拱架,所述升降拱架在地面以上分别架设在工位两侧的地埋机座上,并相互抵接形成圆弧拱形骨架,所述地埋机座上设有将升降拱架导入地下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工位两侧的地埋机座在地面以下设有容纳升降拱架导入的导轨,升降拱架从工位的两侧进行升降合拢,不受到工位上工件的影响。
[0009]上述地埋式除尘系统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采用齿轮齿条
机构,包括安装在地埋机座上的主动齿轮以及沿升降拱架固定的弧形齿条,所述主动齿轮由地埋机座上的电机驱动,所述弧形齿条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由电机驱动,利用齿轮和齿条传递动力驱动升降拱架升降。
[0010]上述地埋式除尘系统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膜结构包括骨架上的卷轴和卷绕在卷轴上的伸缩膜,相邻骨架上的伸缩膜从卷轴上牵拉对接形成骨架之间集尘通道壁,膜结构在骨架升降过程中收回,避免因为骨架之间的升降不同步造成膜结构的拉扯损坏。
[0011]上述地埋式除尘系统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膜的对接端设有相互磁吸的凹凸密封结构,保证伸缩膜之间可靠对接。
[0012]上述地埋式除尘系统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膜上嵌设有提高膜结构支撑强度的内筋,提高整个通道拱壁的强度。
[0013]上述地埋式除尘系统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内筋通过若干电磁铁拼接而成,所有相邻的电磁铁通电相互吸引,形成具有刚性的条状支撑结构。
[0014]上述地埋式除尘系统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卷轴与电机传动连接,实现伸缩膜和内筋自动收卷,膜结构和骨架结构均能够进行自动操作。
[0015]在本技术的地埋式除尘系统中,所述集尘过滤模组设置在集尘通道的负压端开口,并采用地埋升降结构隐藏在地下,随半密闭结构一同升降至地面以上将半密闭结构的负压端开口封闭,集尘过滤模组同样采用地埋结构可降低对地面的占用,提高车间内部空间利用率。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采用的地埋式除尘系统,在不使用时降至地面以下,在不工作时不占车间面积,不影响工件和设备搬运,不会对车间地面其他作业造成影响;
[0018]2、本技术地埋式除尘系统采用全面覆盖打磨工位的半密闭集尘通道,升至地面以上后形成完全覆盖工位上对工件打磨区域的集尘通道,打磨作业时,不仅粉尘得到有效控制,打磨产生的噪音也被隔绝,不会对非打磨工位造成造影响;
[0019]3、本技术地埋式除尘系统中的半密闭集尘通道能够将风力叶片等打磨工件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除尘系统能耗可降低至车间整体换气的1%以下;
[0020]4、本技术地埋式除尘系统的半密闭集尘通道长度可以通过控制升降的骨架数量来进行调整,进而适应不同大小的工件控制,有效提高车间场地利用效率;
[0021]5、本技术仅仅针对打磨工位进行覆盖,对车间整体的恒温恒湿不产生影响。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地埋式除尘系统能够很好地适应风力叶片或者其他狭长工件的打磨除尘处理,具备有控制灵活、设备隐蔽且除尘效果明显、能耗低的优点,可广泛推广应用。
[002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实施例的地埋式除尘系统俯视图。
[0025]图2为实施例的地埋式除尘系统其中一组骨架升至地面以上的侧视图。
[0026]图3为实施例的地埋式除尘系统其中一组骨架降至地面以下的侧视图。
[0027]图4为实施例的地埋式除尘系统的伸缩膜在卷轴上的卷绕示意图。
[0028]图5为实施例的地埋式除尘系统中相邻骨架之间的伸缩膜对接示意图。
[0029]图6为实施例中的伸缩膜端部对接结构侧视图,主要展示伸缩膜上的凹凸密封结构示意。
[0030]图7为实施例中的伸缩膜端部对接结构俯视图。
[0031]图8为实施例中的内筋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标号:1-风力叶片,100-集尘通道,101-进风端开口,102-负压端开口,2-骨架,21-地埋机座,22-升降拱架,23-导轨,3-伸缩膜,31-凹凸密封结构,32-卷轴,33-内筋,34-电磁铁,4-地埋式集尘过滤模组,5-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
[0034]参见图1和图2,图示中的地埋式除尘系统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案,某企业风力叶片生产制造车间长450m、宽38.5m、高14m,车间分成等距无阻隔的3段:成型、打磨、喷漆。其中,打磨段完全暴露于车间中,由工人手持打磨设备按需打磨,打磨产生的粉尘四处逸散。本实施例针对该车间的打磨工位在对风力叶片1打磨过程进行除尘,风力叶片1的打磨主要是围绕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尘过滤模组和隐藏在地下并可升至地面以上的半密闭结构,所述半密闭结构具有用于覆盖打磨工位的集尘通道,该集尘通道设有进风端开口和负压端开口,所述负压端开口封闭,并与所述集尘过滤模组的负压进风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除尘系统,所述半密闭结构包括若干组沿打磨工位长度方向布置的骨架以及敷设在骨架之间的膜结构,所述骨架和膜结构形成连续的拱形集尘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埋式除尘系统,所述骨架包括地埋机座和升降拱架,所述地埋机座固定埋设在工位两侧的地面,所述升降拱架为圆弧形拱架,所述升降拱架在地面以上分别架设在工位两侧的地埋机座上,并相互抵接形成圆弧拱形骨架,所述地埋机座上设有将升降拱架导入地下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工位两侧的地埋机座在地面以下设有容纳升降拱架导入的导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埋式除尘系统,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采用齿轮齿条机构,包括安装在地埋机座上的主动齿轮以及沿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曦吴卫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