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756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修复设备技术领域,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其特征是,所述修复方舟上设有检测系统(1)、净化系统(2)、供电装置(3);供电装置(3)向检测系统(1)、净化系统(2)提供电能;所述检测系统(1)包括水体溶解氧检测装置(10)、氨氮检测装置(11)、总磷检测装置(12)、透明度检测装置(13);所述净化系统(2)包括曝气增氧装置(20)、加药装置(21)、底泥削减处理装置(22)、除藻装置(23)、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2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组装,功能齐全,运行维护方便,净化修复效果好。净化修复效果好。净化修复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


[0001]本技术属于生态修复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生态浮床、生态浮岛、生态净化箱等,基本以水生植物吸收、附着微生物净化原理为主。使用植物、微生物净化效果较好,兼具一定的景观效果;但是同时存在以下缺点:第一,不耐污染负荷冲击;第二,受季节、温度影响大;第三,维护成本高;第四,不利于重新构建水生生态系统。
[0003]公告号为CN208883581U、公开日为2019年5月21日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治理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壳体、设置于曝气壳体的底部的曝气管以及设置于曝气壳体内并位于曝气管上方的旋转装置,曝气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切割片,切割片用于切割曝气管喷出的气泡。曝气壳体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曝气部、过渡部和切割部,切割部的孔径小于曝气部的孔径,过渡部用于连接曝气部和切割部,曝气管装设于曝气部,切割片设置于切割部,旋转装置穿过曝气部的内腔,并穿伸至过渡部的内部。曝气管包括支撑管以及包覆于支撑管外壁的橡胶膜,支撑管设有用于曝气的孔隙,橡胶膜设有闭合孔隙的膜片。曝气管还包括用于将橡胶膜与支撑管固定一起的螺丝圈,螺丝圈设置于支撑管的两端。切割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
。采用上述结构的曝气装置,存在以下缺陷:第一,需要在曝气壳体内额外增加旋转装置,成本高,不便于推广;此外,还要考虑转轴与切割片的之前的位置布置。第二,切割片斜向上设置,与气泡运动方向一致,使得很多气泡顺着切割板上升,体积并未减小;且鉴于选装装置的布置,切割片长度不能太小,使得切割片只能对壳体四周的气泡进行切割;旋转装置中心的气泡体积并未较小,并未有效增加氧气与水体的接触面积和时间。
[0004]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本技术易于组装,功能齐全,运行维护方便,净化修复效果好。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其特征是,所述方舟上设有检测系统、净化系统、供电装置;供电装置向检测系统、净化系统提供电能;
[0007]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水体溶解氧检测装置、氨氮检测装置、总磷检测装置、透明度检测装置;所述净化系统包括曝气增氧装置、加药装置、底泥削减处理装置、除藻装置、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0008]所述曝气增氧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为变径结构,包括上壳体、中间壳体、下壳体,中间壳体为圆台结构;下壳体底板上设有固定轴,固定轴内设有进气通道,曝气盘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轴上,曝气盘外圆周面上设有切向设置的出气管,出气管喷嘴上设置曝气孔;曝气
盘的上下表面设有曝气孔。
[0009]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内壁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增氧板、第二增氧板,第一增氧板、第二增氧板均向下倾斜设置,第一增氧板、第二增氧板上下交错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增氧板、第二增氧板为格栅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增氧板、第二增氧板为圆缺结构,圆缺的面积大于上壳体横截面积的一半。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增氧板、第二增氧板与上壳体之间的夹角为40-50
°

[0013]优选的,所述供电装置为太阳能发电装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第一,本技术采用多模块设计,易于组装,可重复使用;功能齐全,不仅有生物生态修复净化功能、还有物理化学除藻除磷、底泥内源削减功能;抗水质负荷冲击能力强,可以通调整曝气装置、加药装置来实现;运行维护方便,不仅净化水质,同时也修复水生态系统,真正意义做到黑臭水体长治久清;
[0016]第二,本技术对曝气增氧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在壳体底部设置固定轴,固定轴内形成进气通道,曝气盘与固定轴转动连接,两者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曝气盘设有周向布置的出气管,出气管与曝气盘之间外切设置。采用上述结构进行曝气时,周向布置的出气管出气嘴的气泡形成旋流,对水体和气泡进行搅拌混合,增加氧气与水体的接触时间。
[0017]第三,本技术对曝气增氧装置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在上壳内壁布置增氧板,增氧板为格栅结构,上升的气泡至向下倾斜的增氧板发生碰撞,被增氧板分成更小的气泡,从而增加氧气与水体接触的面积,提高氧的传递效率,进一步提高黑臭水体修复效率。在上壳内壁两侧布置上下交错设置的第一增氧板、第二增氧板,上升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经过多层增氧板的分离,每经过一层增氧板,气泡就会变小,多层增氧板的设计,使得气泡的体积不断减小,提高氧的传递效率。
[0018]第四,本技术对曝气增氧装置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将壳体设计为变径结构,自上至下逐渐变大,底部设置曝气盘,气泡自下壳体进入上壳体时,由于壳体口径缩小,相互靠拢聚集,便于增氧板对气泡进行分离,形成更小的气泡。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的曝气增氧装置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的曝气增氧装置的曝气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的曝气增氧装置的增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24]如图1-4所示,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包括方舟,方舟为现有结构,可以采用公开号为CN108298032A、公布日为2018年7月20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的方舟结构。
[0025]方舟上设有检测系统1、净化系统2、供电装置3。供电装置3向检测系统1、净化系统 2提供电能。
[0026]检测系统1包括水体溶解氧检测装置10、氨氮检测装置11、总磷检测装置12、透明度检测装置13,均为现有检测设备。
[0027]净化系统2包括曝气增氧装置20、加药装置21、底泥削减处理装置22、除藻装置23、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24。加药装置21、底泥削减处理装置22、除藻装置23、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24均为现有设备。
[0028]曝气增氧装置包括壳体201,壳体201为变径结构,包括上壳体2011、中间壳体2012、下壳体2013,中间壳体2012为圆台结构;下壳体2013底板14上设有固定轴15,固定轴15 内设有进气通道,曝气盘16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轴15上,曝气盘16外圆周面上设有切向设置的出气管17,出气管17喷嘴上设置曝气孔18;曝气盘16的上下表面设有曝气孔18。
[0029]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臭水体生态原位修复方舟,其特征是,方舟上设有检测系统(1)、净化系统(2)、供电装置(3);供电装置(3)向检测系统(1)、净化系统(2)提供电能;所述检测系统(1)包括水体溶解氧检测装置(10)、氨氮检测装置(11)、总磷检测装置(12)、透明度检测装置(13);所述净化系统(2)包括曝气增氧装置(20)、加药装置(21)、底泥削减处理装置(22)、除藻装置(23)、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24);所述曝气增氧装置包括壳体(201),壳体(201)为变径结构,包括上壳体(2011)、中间壳体(2012)、下壳体(2013),中间壳体(2012)为圆台结构;下壳体(2013)底板(14)上设有固定轴(15),固定轴(15)内设有进气通道,曝气盘(16)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轴(15)上,曝气盘(16)外圆周面上设有切向设置的出气管(17),出气管(17)喷嘴上设置曝气孔(18);曝气盘(16)的上下表面设有曝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俊杰于林堂胡敏宋玉君刘进葛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景时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