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书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592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笔记本书皮,包括外封皮、内封皮和中部压条;所述内封皮与外封皮层叠设置;所述中部压条设于内封皮的中线上,并且通过与内封皮和外封皮通过缝合固定;所述外封皮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一插袋部和第二插袋部;所述内封皮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插袋部和第四插袋部;所述第一插袋部与第三插袋部之间、第三插袋部与第四插袋部之间和第四插袋部与第二插袋部之间均构成放置笔记本的包装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通过内封皮的第三插袋部和第四插袋部增加书皮包装笔记本的数量,使得书皮能够多多种不同记事内容以及主题的笔记本进行包装,使用更为方便。使用更为方便。使用更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笔记本书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笔记本书皮。

技术介绍

[0002]笔记本作为一种记录文字图案用的记录物品,在学习工作中是必不可少,可通过笔记本记录知识、问题以及计算,由于笔记本的使用较为频繁,就会导致笔记本损坏的现象,影响笔记本的记录、翻阅以及保存,传统的书皮只能够起到对笔记本封面进行保护的作用,而目前,由于笔记本记事内容以及主题不同,比如线框本、英文本、汉字本、以及空白本,这些不同内容以及主题的笔记本在工作学习中均会需要,但是数量较多,记录、翻阅以及保存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多个笔记本的笔记本书皮。
[0004]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笔记本书皮,包括外封皮、内封皮和中部压条;所述内封皮与外封皮层叠设置;所述中部压条设于内封皮的中线上,并且通过与内封皮和外封皮通过缝合固定;所述外封皮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一插袋部和第二插袋部;所述内封皮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插袋部和第四插袋部;所述第一插袋部与第三插袋部之间、第三插袋部与第四插袋部之间和第四插袋部与第二插袋部之间均构成放置笔记本的包装区域。
[0005]所述外封皮的第一插袋部和内封皮的第三插袋部分别供笔记本两侧页边插入;所述第三插袋部和第四插袋部分别供笔记本两侧页边插入;所述第四插袋部和第二插袋部分别供笔记本两侧页边插入。
[0006]所述内封皮的第三插袋部包括设于内封皮一侧的第一包覆片;所述第一包覆片的中部与内封皮的侧边对齐,两侧分别贴合内封皮两端面,前后端与内封皮缝合固定,第一包覆片与内封皮的两端面之间均形成有插口。
[0007]所述内封皮的第四插袋部包括设于内封皮另一侧的第二包覆片;所述第二包覆片的中部与内封皮的侧边对齐,两侧分别贴合内封皮两端面,第二包覆片前后端与内封皮缝合固定,第二包覆片与内封皮的两端面之间均形成有插口。
[0008]所述外封皮的第一插袋部包括第一插接片;所述第一插接片设于外封皮端面的一侧上,第一插接片外侧与外封皮缝合固定,第一插接片与外封皮之间形成有朝向外封皮内侧的插口。
[0009]所述外封皮的第二插袋部包括第二插接片;所述第二插接片设于外封皮端面的一侧上,第二插接片外侧与外封皮缝合固定,第二插接片与外封皮之间形成有朝向外封皮内侧的插口。
[0010]所述外封皮内设有加强片;所述加强片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于中部压条的两侧。
[0011]所述外封皮的一侧设有绑带,另一侧上设有母扣;所述绑带上设有与母扣配合的子扣。
[00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巧妙,通过内封皮的第三插袋部和第四插袋部增加书皮包装笔记本的数量,使得书皮能够多多种不同记事内容以及主题的笔记本进行包装,使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3]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另一视角示意图。
[0016]附图标号为:外封皮1、第一插袋部1-1、第一插接片1-1-1、第二插袋部1-2、第二插接片1-2-1、绑带1-3、母扣1-4、子扣1-5、内封皮2、第三插袋部2-1、第一包覆片2-1-1、第四插袋部2-2、第二包覆片2-2-1、中部压条3。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一
[0018]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笔记本书皮,包括外封皮1、内封皮2和中部压条3。
[0019]内封皮2与外封皮1层叠设置。中部压条3设于内封皮2的中线上,并且通过与内封皮2和外封皮1通过缝合固定。外封皮1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一插袋部1-1和第二插袋部1-2。内封皮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插袋部2-1和第四插袋部2-2。第一插袋部1-1与第三插袋部 2-1之间、第三插袋部2-1与第四插袋部2-2之间和第四插袋部2-2 与第二插袋部1-2之间均构成放置笔记本的包装区域。
[0020]在本实施例中,外封皮1的第一插袋部1-1和内封皮2的第三插袋部2-1分别供笔记本两侧页边插入。第三插袋部2-1和第四插袋部 2-2分别供笔记本两侧页边插入。第四插袋部2-2和第二插袋部1-2 分别供笔记本两侧页边插入。
[0021]在本实施例中,内封皮2的第三插袋部2-1包括设于内封皮2一侧的第一包覆片2-1-1。第一包覆片2-1-1的中部与内封皮2的侧边对齐,两侧分别贴合内封皮2两端面,前后端与内封皮2缝合固定,第一包覆片2-1-1与内封皮2的两端面之间均形成有插口。内封皮2的第四插袋部2-2包括设于内封皮2另一侧的第二包覆片2-2-1。第二包覆片2-2-1的中部与内封皮2的侧边对齐,两侧分别贴合内封皮2 两端面,第二包覆片2-2-1前后端与内封皮2缝合固定,第二包覆片2-2-1与内封皮2的两端面之间均形成有插口。
[0022]在本实施例中,外封皮1的第一插袋部1-1包括第一插接片1-1-1。第一插接片1-1-1设于外封皮1端面的一侧上,第一插接片1-1-1外侧与外封皮1缝合固定,第一插接片1-1-1与外封皮1之间形成有朝向外封皮1内侧的插口。外封皮1的第二插袋部1-2包括第二插接片 1-2-1。第二插接片1-2-1设于外封皮1端面的一侧上,第二插接片1-2-1 外侧与外封皮1缝合固定,第二插接片1-2-1与外封皮1之间形成有朝向外封皮1内侧的插口。
[002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便于书皮两侧沿中线进行盖和,外封皮1 内设有加强片。加强片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于中部压条3的两侧。
[0024]在本实施例中,外封皮1的一侧设有绑带1-3,另一侧上设有母扣1-4。绑带1-3上设有与母扣1-4配合的子扣1-5。
[0025]具体实施时,在第一插袋部1-1与第三插袋部2-1之间放置一个笔记本,并将该笔记本两侧页边分别沿第一插接片1-1-1与外封皮1 之间形成的插口和第一包覆片2-1-1与内封皮2的朝向第一插接片 1-1-1的一端面之间形成的插口插入。在第三插袋部2-1与第四插袋部2-2之间放置一个笔记本,将该笔记本两侧页边分别沿第一包覆片 2-1-1与内封皮2的朝向第四插袋部2-2的一端面之间形成的插口和第二包覆片2-2-1与内封皮2的朝向第三插袋部2-1的一端面之间形成的插口插入。在第四插袋部2-2与第二插袋部1-2之间放置一个笔记本,将该笔记本两侧页边分别沿四插袋部2-2与内封皮2的朝向第二插袋部1-2第四插袋部2-2的一端面之间形成的插口和第二插接片 1-2-1与外封皮1之间形成的插口插入。
[0026]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记本书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封皮(1)、内封皮(2)和中部压条(3);所述内封皮(2)与外封皮(1)层叠设置;所述中部压条(3)设于内封皮(2)的中线上,并且通过与内封皮(2)和外封皮(1)通过缝合固定;所述外封皮(1)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一插袋部(1-1)和第二插袋部(1-2);所述内封皮(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插袋部(2-1)和第四插袋部(2-2);所述第一插袋部(1-1)与第三插袋部(2-1)之间、第三插袋部(2-1)与第四插袋部(2-2)之间和第四插袋部(2-2)与第二插袋部(1-2)之间均构成放置笔记本的包装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书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封皮(1)的第一插袋部(1-1)和内封皮(2)的第三插袋部(2-1)分别供笔记本两侧页边插入;所述第三插袋部(2-1)和第四插袋部(2-2)分别供笔记本两侧页边插入;所述第四插袋部(2-2)和第二插袋部(1-2)分别供笔记本两侧页边插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书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封皮(2)的第三插袋部(2-1)包括设于内封皮(2)一侧的第一包覆片(2-1-1);所述第一包覆片(2-1-1)的中部与内封皮(2)的侧边对齐,两侧分别贴合内封皮(2)两端面,前后端与内封皮(2)缝合固定,第一包覆片(2-1-1)与内封皮(2)的两端面之间均形成有插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书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封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炜皓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玺宸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