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循环空气去雾气医用护目镜的空气循环装置,它由空气循环筒1、电源控制筒2组成;所述空气循环筒1由供氧循环桶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循环空气去雾气医用护目镜的空气循环装置
[0001]
: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循环空气去雾气医用护目镜的空气循环装置。
[0003]
技术介绍
:
[0004]医用护目镜可有效防止抵抗细菌保护眼睛,抗疫战争的医护人员都采用了护目镜对眼睛部位进行保护;由于医用护目镜防护密封,人体内会排出汗液,引起护目镜内温度偏高和潮湿,使用时间过长后容易产生雾气,到时护目镜镜片起雾,严重妨碍了医务人员在手术、血管注射等精细工作,同时也给医护人员带来了身体难受的感觉;结合上述情况给护目镜内的空气进行循环流通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式。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
[0006]本技术为了克服以上困难,提供一种内循环空气去雾气医用护目镜的空气循环装置。
[0007]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了专利技术目的:一种内循环空气去雾气医用护目镜的空气循环装置,它由空气循环筒1、电源控制筒2组成;所述空气循环筒1由供氧循环桶1-1、循环风机1-2组成;所述供氧循环桶1-1内自上至下设有锥形出风口1-1-1、循环供氧仓1-1-2、循环供氧负压室1-1-3、电控桶安装孔1-1-4;所述电源控制筒2安装在电控桶安装孔1-1-4内;所述锥形出风口1-1-1、循环供氧仓1-1-2、循环供氧负压室1-1-3、电控桶安装孔1-1-4相连通;所述锥形出风口1-1-1的上方设有循环装置出风口1-1-1-1;所述锥形出风口1-1-1的上方设有循环装置出风口1-1-1-1相连通;所述循环供氧负压室1-1-3的左侧壁设有循环装置进气孔1-1-3-1;所述循环供氧负压室1-1-3和循环装置进气孔1-1-3-1相连通;所述循环装置进气孔1-1-3-1的上方设有补氧隔离孔1-1-3-2,补氧隔离孔1-1-3-2里设有病毒隔离膜1-1-3-3,病毒隔离膜1-1-3-3的外面设有隔离膜固定盖1-1-3-4;所述病毒隔离膜1-1-3-3安装在补氧隔离孔1-1-3-2后隔离膜固定盖1-1-3-4对其进行密封;
[0008]所述电源控制筒2由电源安装桶2-1、电源桶盖2-3和电池2-2组成;所述电源安装桶2-1分为电池安装孔2-1-1和电源桶盖安装孔2-1-2两个部分,两个部分相连通;所述电源桶盖2-3分为安装外丝块2-3-1、环形限位块2-3-2两个部分,并在环形限位块2-3-2的下方设有风机开关2-3-3;所述电池2-2安装在电池安装孔2-1-1;电源桶盖2-3的安装外丝块2-3-1拧紧安装在源桶盖安装孔2-1-2内。
[0009]本技术为了防止产生负压时病毒隔离膜1-1-3-3变形;在补氧隔离孔1-1-3-2的内侧旁边设有补氧通气孔1-1-3-2-1和补氧隔离膜支撑筋1-1-3-2-2;所述补氧通气孔1-1-3-2-1和补氧隔离膜支撑筋1-1-3-2-2平行设计。
[0010]本技术为了保护病毒隔离膜1-1-3-3,在补氧隔离孔1-1-3-2外侧的隔离膜固定盖1-1-3-4上设有固定膜盖通气孔1-1-3-4-1和固定膜盖支撑筋1-1-3-4-2;所述固定膜盖通气孔1-1-3-4-1和固定膜盖支撑筋1-1-3-4-2为平行设计。
[0011]本技术空气的循环工作方式:开启风机开关2-3-3启动循环风机1-2,开始通过循环供氧仓1-1-2、锥形出风口1-1-1、循环装置出风口1-1-1-1并通过软管向护目镜排气,从护目镜内通过软管向循环装置进气孔1-1-3-1内的排入循环供氧负压室1-1-3排入;
同时使循环供氧负压室1-1-3产生负压,负压将从来护目镜出气管内吸收部分空气,不够的空气将从补氧隔离孔1-1-3-2处补充新鲜空气实现循环。
[0012]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空气循环装置可以较好的对护目镜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利用循环空气对镜片进行散雾,设置的循环风机1-2使循环供氧负压室1-1-3产生负压实现护目镜的空气空气内循环,设置的补氧隔离孔1-1-3-2处可以较好补充新鲜空气,改善护目镜的空气质量;较好的解决了了医务人员在手术、血管注射等精细工作使用医用护目镜时产生雾气的难题,同时也较好的解决了医护人员使用护目镜时身体上难受的感觉。
[0013]附图说明:
[0014]附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是本技术标记1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3是本技术标记1-1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4是本技术标记1-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5是本技术标记2的结构详细示意图。
[0019]附图6是本技术的结构位置示意剖面图。
[0020]附图7是本技术标记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空气循环筒1;供氧循环桶1-1;锥形出风口1-1-1;循环装置出风口1-1-1-1;循环供氧仓1-1-2;循环供氧负压室1-1-3;循环装置进气孔1-1-3-1;补氧隔离孔1-1-3-2;补氧通气孔1-1-3-2-1;补氧隔离膜支撑筋1-1-3-2-2;病毒隔离膜1-1-3-3;隔离膜固定盖1-1-3-4;固定膜盖通气孔1-1-3-4-1;固定膜盖支撑筋1-1-3-4-2;电控桶安装孔1-1-4;循环风机1-2;电源控制筒2;电源安装桶2-1;电池安装孔2-1-1;风机线孔2-1-1-1;电源桶盖安装孔2-1-2;电池2-2;电源桶盖2-3;安装外丝块2-3-1;环形限位块2-3-2;风机开关2-3-3。
[0022]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由
技术实现思路
可知,一种内循环空气去雾气医用护目镜的空气循环装置,它由空气循环筒1、电源控制筒2组成;所述空气循环筒1由供氧循环桶1-1、循环风机1-2组成;所述供氧循环桶1-1内自上至下设有锥形出风口1-1-1、循环供氧仓1-1-2、循环供氧负压室1-1-3、电控桶安装孔1-1-4;所述电源控制筒2安装在电控桶安装孔1-1-4内;所述锥形出风口1-1-1、循环供氧仓1-1-2、循环供氧负压室1-1-3、电控桶安装孔1-1-4相连通;所述锥形出风口1-1-1的上方设有循环装置出风口1-1-1-1;所述锥形出风口1-1-1的上方设有循环装置出风口1-1-1-1相连通;所述循环供氧负压室1-1-3的左侧壁设有循环装置进气孔1-1-3-1;所述循环供氧负压室1-1-3和循环装置进气孔1-1-3-1相连通;所述循环装置进气孔1-1-3-1的上方设有补氧隔离孔1-1-3-2,补氧隔离孔1-1-3-2里设有病毒隔离膜1-1-3-3,病毒隔离膜1-1-3-3的外面设有隔离膜固定盖1-1-3-4;所述病毒隔离膜1-1-3-3安装在补氧隔离孔1-1-3-2后隔离膜固定盖1-1-3-4对其进行密封;
[0026]所述电源控制筒2由电源安装桶2-1、电源桶盖2-3和电池2-2组成;所述电源安装桶2-1分为电池安装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空气去雾气医用护目镜的空气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它由空气循环筒(1)、电源控制筒(2)组成;所述空气循环筒(1)由供氧循环桶(1-1)、循环风机(1-2)组成;所述供氧循环桶(1-1)内自上至下设有锥形出风口(1-1-1)、循环供氧仓(1-1-2)、循环供氧负压室(1-1-3)、电控桶安装孔(1-1-4);所述锥形出风口(1-1-1)、循环供氧仓(1-1-2)、循环供氧负压室(1-1-3)、电控桶安装孔(1-1-4)相连通;所述电源控制筒(2)安装在电控桶安装孔(1-1-4)内;所述锥形出风口(1-1-1)的上方设有循环装置出风口(1-1-1-1);所述锥形出风口(1-1-1)的上方设有循环装置出风口(1-1-1-1)相连通;所述循环供氧负压室(1-1-3)的左侧壁设有循环装置进气孔(1-1-3-1);所述循环供氧负压室(1-1-3)和循环装置进气孔(1-1-3-1)相连通;所述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娟,殷明媛,
申请(专利权)人:殷明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