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56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6
一种引流瓶,公开了一种医疗耗材,为圆柱瓶状,包括内外两层瓶体,外层瓶体包括串联在一起的四个封闭的腔体,依顺序分别为第一收集室、第二收集室、第三收集室和水封室,内层瓶体为上端开口,作为调压室,其中第一收集室和水封室分别设有外部接口,第一收集室的外部接口连接向引流管,水封室内和调压室内存有水分,第三收集室的出口连接到水封室的底部,水封室上部与调压室相连通;所述水封室的外部接口设置有空气流量阀,调压室的上部开口处设置有吸引流量控制阀,并连接至吸引器;引流瓶底部设置有可分离的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使用过程瓶体稳定不易倒伏,方便观察和记录,底座重复利用节约资源,效果显著。效果显著。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瓶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耗材
,具体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胸腔闭式引流瓶。

技术介绍

[0002]在胸外科疾病的治疗中,诸如气胸、血胸、脓胸及开胸术后等,需要将患者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排出,使得患者肺部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这对疾病的治疗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胸腔闭式引流瓶应用于上述境况中,引流管的一端置于患者胸腔内,另一端接入到引流瓶内,在负压的作用下,将患者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抽出,排入到引流瓶内进行收集,通过对引流瓶内液体的颜色和量来判断患者的状况。
[0003]现有的引流瓶大多有三种:引流袋适应于吸管引流,引流管直接接入到密封的塑料引流袋内,可以有效的引出胸内积液,但不适于肺内仍有漏气的病例;单瓶水封瓶可有效排出胸内积气、积液、积血及脓液,但负压微小且不可控;调压式引流瓶能够通过较大且可控的负压,适应于胸内各种强弱症状的病例。
[0004]现有的调压式引流瓶大多为串联的三个瓶,包括收集瓶、水封瓶和测压瓶,三个瓶体收容比较困难,不方便携带,又容易翻倒,使用很不方便。后来人们将其集成到一起,将三个瓶体并排设置于一体,形成多个容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相似的效果,但仍然存在设计的缺陷,如放置易倒伏、观测不明显、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
[0005]因此,人们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和创新,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调压的胸腔闭式引流瓶。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引流瓶,为圆柱瓶状,包括内外两层瓶体,外层瓶体包括串联在一起的四个封闭的腔体,依顺序分别为第一收集室、第二收集室、第三收集室和水封室,内层瓶体的上端开口,作为调压室,其中第一收集室和水封室分别设有外部接口,第一收集室的外部接口连接向引流管,水封室内存有水分,第三收集室的上部出口连接到水封室的底部,水封室上部与调压室相连通;所述水封室的外部接口设置有空气流量阀,水封室的外部接口通过进气管接入到水封室内液面下,调压室的上部开口处设置有吸引流量控制阀,并连接至吸引器;所述引流瓶底部设置有可分离的圆片状底座,底座沿引流瓶底部向上延伸有环状限位槽,引流瓶底部坐落在底座里,引流瓶外套设有柔性连接环,连接环向上设置有挂钩,连接环向下连接到限位槽上。
[0009]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收集室、第二收集室和第三收集室的顶部连通,之间通过隔板分隔,两处隔板高度一致。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室、第二收集室和第三收集室对应的内层瓶体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白色不透明显色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室、第二收集室和第三收集室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容量
标尺,或者所述显色层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容量标尺。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容量标尺的底部为始端,且容量标尺的高度与第一收集室、第二收集室和第三收集室之间的隔板高度一致。
[0013]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三收集室与水封室之间设置为中空狭缝,狭缝内置输气管,输气管的上端与第三收集室连通,输气管的下端与水封室底部连通。
[0014]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与第三收集室连通的开口高于第一收集室、第二收集室和第三收集室之间的隔板高度,输气管与水封室连通的开口低于水封室内的水面高度。
[0015]在本技术中,所述连接环有两条,分为环绕在引流瓶的上部和下部,两条连接环之间通过竖直的柔性的连接筋连接,上部的连接环的侧边设置有挂钩,下部的连接环通过连接筋连接到限位槽上。
[0016]在本技术中,所述引流瓶的外层瓶体外壁上部设置有凹槽,凹槽位于第一收集室和水封室上部,所述第一收集室的外部接口和水封室的外部接口均设置在凹槽内。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通过将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几个腔室折叠到一个瓶体内,充分的利用空间,不易倒伏,显色层更容易凸显出引流瓶内液体的状态,方便观察和记录,瓶体与底座的可分离式结构使得瓶体作为一次性用品可随时替换,底座重复使用以节省资源,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0018]图1 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 为本技术的瓶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 为图2中的A向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 为图2中的B向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 为图2中的C向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 为图2中的D向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第一收集室1、第二收集室2、第三收集室3、水封室4、调压室5、隔板6、输气管7、凹槽8、外部接口9、吸引流量控制阀10、容量标尺11、进气管12、底座13、限位槽14、连接环15、连接筋16、挂钩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一种引流瓶,如图1-6所示,为圆柱瓶状,包括内外两层瓶体,外层瓶体包括串联在一起的四个封闭腔体,依顺序分别为第一收集室1、第二收集室2、第三收集室3和水封室4,内层瓶体的上端开口,作为调压室5,第一收集室1、第二收集室2和第三收集室3的顶部连通,之间通过隔板6分隔,两处隔板6高度一致;第一收集室1和水封室4分别设有外部接口9,第一收集室1的外部接口9连接向引流管,水封室4内存有水分,第三收集室3与水封室4之间设置为中空狭缝,狭缝内置输气管7,输气管7的上端与第三收集室3连通,输气管7的下端与水封室4底部连通,输气管7与第三收集室3连通的开口高于第一收集室1、第二收集室2和第三收集室3之间的隔板6高度,输气管7与水封室4连通的开口低于水封室4内的水面高度,水
封室4上部与调压室5相连通。
[0027]所述水封室4的外部接口设置有空气流量阀,水封室4的外部接口9通过进气管12接入到水封室4内液面下,调压室5的上部开口处设置有吸引流量控制阀10,并连接至吸引器。
[0028]所述第一收集室1、第二收集室2和第三收集室3对应的内层瓶体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白色不透明显色层,第一收集室1、第二收集室2和第三收集室3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容量标尺11,或者所述显色层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容量标尺11,所述容量标尺11的底部为始端,且容量标尺11的高度与第一收集室1、第二收集室2和第三收集室3之间的隔板高度一致。
[0029]所述引流瓶底部设置有可分离的圆片状底座13,底座13沿引流瓶底部向上延伸有环状限位槽14,引流瓶底部坐落在底座13里,引流瓶外套设有两条柔性连接环15,分为环绕在引流瓶的上部和下部,两条连接环15之间通过竖直的柔性的连接筋16连接,上部的连接环15的侧边设置有挂钩17,下部的连接环15通过连接筋16连接到限位槽14上。
[0030]所述引流瓶的外层瓶体外壁上部设置有凹槽8,凹槽8位于第一收集室1和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瓶,其特征在于:为圆柱瓶状,包括内外两层瓶体,外层瓶体包括串联在一起的四个封闭的腔体,依顺序分别为第一收集室、第二收集室、第三收集室和水封室,内层瓶体的上端开口,作为调压室,其中第一收集室和水封室分别设有外部接口,第一收集室的外部接口连接向引流管,水封室内存有水分,第三收集室的出口连接到水封室的底部,水封室上部与调压室相连通;所述水封室的外部接口设置有空气流量阀,调压室的上部开口处设置有吸引流量控制阀,并连接至吸引器;所述引流瓶底部设置有可分离的圆片状底座,底座沿引流瓶底部向上延伸有环状限位槽,引流瓶底部坐落在底座里,引流瓶外套设有柔性连接环,连接环向上设置有挂钩,连接环向下连接到限位槽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室、第二收集室和第三收集室的顶部连通,之间通过隔板分隔,两处隔板高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室、第二收集室和第三收集室对应的内层瓶体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白色不透明显色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层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容量标尺。5.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儒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