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旁路保护装置及变频器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748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频器旁路保护装置及变频器系统。所述变频器旁路保护装置包括:第一主触头、第二主触头、第三主触头以及旁路控制电路。所述第一主触头的输出端用于与变频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主触头的输入端用于与变频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主触头的输入端和第一主触头的输入端均用于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三主触头的输出端和第二主触头的输出端均用于与电机电连接。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分别与第一主触头、第二主触头和第三主触头电连接。当所述变频器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时,所述旁路控制电路控制第一主触头断开,并在第一延时时间内控制第二主触头断开。当所述第二主触头断开后,所述旁路控制电路控制第三主触头闭合。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频器旁路保护装置及变频器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
,特别是涉及变频器旁路保护装置及变频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动机控制中,变频器通过调整其输出电压和频率,对电动机进行调速控制,以实现节能的目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变频器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对电动机进行维护保养及检修需要人工手动控制时,需切换至旁路接触器对电动机供电,采用人工手动控制启停。
[0003]传统的接触器旁路连接方式,仅是利用一个接触器与变频器并联使用。这种连接方式在通过手动控制接触器接通或断开来控制电动机启停时,由于接触器带负荷接通或断开时会产生电弧(其电压突变大约为额定电压3至4倍),使与之并联的变频器相当于接入了反向电压,此时变频器输出端电压高于输入端,会对变频器内部的IGBT冲击很大,容易造成变频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变频器采用接触器进行旁路转换时,由于接触器带负荷接通或断开时会产生电弧,容易造成变频器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变频器旁路保护装置及变频器系统。
[0005]一种变频器旁路保护装置,包括:
[0006]第一主触头,所述第一主触头的输出端用于与变频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0007]第二主触头,所述第二主触头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0008]第三主触头,所述第三主触头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主触头的输入端均用于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三主触头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主触头的输出端均用于与电机电连接;以及
[0009]旁路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触头、所述第二主触头和所述第三主触头电连接;
[0010]当所述变频器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时,所述旁路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主触头断开,并在第一延时时间内控制所述第二主触头断开,当所述第二主触头断开后,所述旁路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三主触头闭合。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变频器由停止工作状态切换为正常工作状态时,所述旁路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三主触头断开,并在第二延时时间内控制所述第二主触头闭合,当所述第二主触头闭合后,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在第三延时时间内控制所述第一主触头闭合。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包括:转换开关、第一常闭辅助触点、第二常闭辅助触点、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一时间继电器线圈、第一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和第三线圈;
[0013]所述转换开关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的第一端均用于与所述
电源电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一输出端依次与所述第一常闭辅助触点、所述第二常闭辅助触点和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共接,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的第二端共接,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线圈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二端共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旁路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时间继电器线圈、第二时间继电器常闭触点、第三时间继电器线圈和第三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
[0015]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常闭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三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常闭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时间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三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与所述转换开关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共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旁路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常开辅助触点、第二常开辅助触点和第一指示灯;
[0017]所述第一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依次与所述第二常开辅助触点和所述第一指示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
[0018]当所述第二线圈上电并控制所述第一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所述第三线圈上电并控制所述第二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时,点亮所述第一指示灯。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旁路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常开辅助触点;
[0020]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常闭辅助触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共接。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旁路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常开辅助触点;
[0022]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常闭辅助触点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共接。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旁路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线圈、常开触点和第二指示灯;
[0024]所述第四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共接,所述常开触点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指示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指示灯的第二端与所的第二端共接;
[0025]当所述第一线圈上电时,所述第四线圈上电并控制所述常开触点闭合,此时点亮所述第二指示灯。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变频器旁路保护装置还包括:
[0027]过载保护电路,所述过载保护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主触头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过载保护电路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0028]一种变频器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变频器旁路保护装置;以及
[0029]变频器,所述变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主触头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主触头的输入端电连接。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变频器旁路保护装置及变频器系统,通过所述第一主触头、所述第二主触头、所述第三主触头以及所述旁路控制电路配合,当所述变频器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时,所述旁路控制电路首先控制所述第一主触头断开,然后在第一延时时间内控制所述第二主触头断开。当所述第二主触头断开后,所述旁路控制电路进一步控制所述第三主触头闭合,从而确保所述变频器在转换过程中避免因电弧产生的反向电压而造成损坏,实现对变频器有效的保护,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旁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触头(110),所述第一主触头(110)的输出端用于与变频器(101)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主触头(120),所述第二主触头(120)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变频器(10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主触头(130),所述第三主触头(130)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主触头(110)的输入端均用于与电源(102)电连接,所述第三主触头(130)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主触头(120)的输出端均用于与电机(103)电连接;以及旁路控制电路(200),分别与所述第一主触头(110)、所述第二主触头(120)和所述第三主触头(130)电连接;当所述变频器(101)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时,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0)控制所述第一主触头(110)断开,并在第一延时时间内控制所述第二主触头(120)断开,当所述第二主触头(120)断开后,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0)控制所述第三主触头(130)闭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旁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0)包括:转换开关(210)、第一常闭辅助触点(220)、第二常闭辅助触点(230)、第一线圈(240)、第二线圈(250)、第一时间继电器线圈(251)、第一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252)和第三线圈(260);所述转换开关(210)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252)的第一端均用于与所述电源(102)电连接,所述转换开关(210)的第一输出端依次与所述第一常闭辅助触点(220)、所述第二常闭辅助触点(230)和所述第一线圈(240)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转换开关(210)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线圈(250)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线圈(251)的第一端共接,所述转换开关(210)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线圈(260)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252)的第二端共接,所述第一线圈(240)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线圈(250)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线圈(251)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线圈(260)的第二端共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旁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0)还包括:第二时间继电器线圈(241)、第二时间继电器常闭触点(242)、第三时间继电器线圈(261)和第三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262);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线圈(24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240)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常闭触点(242)的第一端与所述转换开关(210)的第三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常闭触点(24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260)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25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时间继电器线圈(261)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三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262)的第一端与所述转换开关(210)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26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线圈(250)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线圈(251)的第一端共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器旁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0)还包括:第一常开辅助触点(221)、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志昆周名嘉郑永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